APP下载

复方首乌藤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验证

2011-07-27郑绍忠刘全芳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31期
关键词:首乌藤合剂药典

张 婷,郑绍忠,刘全芳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药剂科,福建 漳州 363000

微生物限度检查是药品安全性检查的重要项目,目前在国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每版药典收载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复方首乌藤合剂是我院自制的中成药口服液,有滋阴清肝、清心安神作用,主要用于神经衰弱性失眠、眩晕及脑外伤性头痛、头昏等。《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对该方法进行验证,以确定该方法的可行性。笔者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1]对该品种进行了菌落计数和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2]。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DG-2B多功能恒温箱(上海医疗器械厂);HWS-400型恒温恒湿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LDZX-40SCI型立式自动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101-2A型数显式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阳光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1.2 药品

复方首乌藤合剂(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制剂室,40 ml/瓶,批号:100609、100623、100721)。

1.3 试验用菌株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2600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50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F)98003]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98001],以上菌种均购于厦门市药品检验所,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第三代,大肠埃希菌为第二代,其余菌均为第四代。

1.4 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MUG培养基,以上培养基均购于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 稀释液

pH 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购于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菌落计数方法的验证[3]

2.1.1 供试液的制备

用pH 7.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将复方首乌藤合剂稀释成为1∶10的供试液,充分混匀备用。

2.1.2 菌液制备

2.1.2.1 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用接种棒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5±1)℃培养 18~24 h。

2.1.2.2 取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接种棒接种至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于(25±1)℃培养 24~48 h;

上述培养物均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每毫升含菌数小于100 cfu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用。

2.1.2.3 取黑曲霉新鲜培养物接种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于(25±1)℃培养 5~7 d,使黑色的霉菌孢子大部分覆盖培养基斜面为宜,加入5 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灭菌生理盐水并轻轻振摇洗脱下霉菌孢子,过滤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灭菌生理盐水制成每毫升含菌数小于100 cfu的菌悬液,做活菌计数用。

2.1.3 菌落计数方法的验证操作

试验组:分别吸取上述制备好的1∶10供试液1 ml注入平皿中,再分别加入上述制备好的的5种菌的菌悬液各1 ml,每种菌平行制备2份,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供试品对照组:分别吸取上述制备好的1∶10供试液1 ml注入平皿中,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每种培养基平行制备2份,以测定供试品的本底菌数。

菌液组:取上述制备好的5种菌的菌悬液1 ml注入平皿内,每种菌平行制备2份,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并计算回收率。回收率公式为回收率(%)=(试验组菌落计数-供试品对照组菌落计数)/菌液组菌落计数×100%。

以上营养琼脂培养基置30~35℃培养48 h,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置23~28℃培养72 h,结果见表1。

表1 各试验菌株的回收率

由表1可见,笔者对复方首乌藤合剂采用平皿法,经过3次平行试验,5种菌的回收率均大于70%。故本品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数的测定可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直接取样采用常规法。

2.2 控制菌检验方法的验证[4]

2.2.1 阳性试验组

取上述1∶10供试液10 ml加至100 ml胆盐乳糖培养基中,再加入10~100 cfu的大肠埃希菌,依相应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检查。

2.2.2 阴性菌对照组

方法同试验组,阴性对照菌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依相应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检查。见表2。

表2 控制菌的方法验证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常规法检验复方首乌藤合剂的控制菌,阳性试验组呈阳性反应,阴性菌对照组呈阴性反应,故可用该法进行复方首乌藤合剂控制菌的检查。

3 讨论

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复方首乌藤合剂无抑菌作用,可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按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笔者发现,复方首乌藤合剂静置一段时间后会生成沉淀,在试验时,应充分摇匀,使其分散均匀,且本品虽进行了10倍稀释,但颜色依然较深,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进行菌落计数时不容易分辨菌落,因此应在光源充足的环境下进行菌落计数,对疑似菌须进行菌落培养,确定其是否为菌,以免发生漏数、少数现象,造成试验结果不准确。

菌落数的控制在小于100 cfu/ml是试验过程的一大难点,是一项较耗时的操作过程,通常需要多次实践才能够得到符合要求的菌落数。菌落的生长繁殖能力极其旺盛,呈指数级别递增,因此,在用接种棒接种至相应培养基进行增菌,并进行稀释这个过程的重现性很差,很难在同一个稀释级得到相同数目的菌落数,笔者通过多次试验,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可将细菌稀释至10-6(真菌稀释至10-5),并在其附近选取稀释至10-5~10-7(真菌选取10-4~10-6)的菌悬液,每个稀释级取1.0 ml与0.5 ml同步试验,可大大提高菌落数在100 cfu/ml的范围,减少一些繁琐且不必要的操作。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93.

[2]吕毅.麻杏止咳糖浆的微生物限度检查[J].华西药学杂志,2009,24(1):102-103.

[3]杨静,陈伟,马宁,等.抗脑衰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16-117.

[4]李智勤,路东旭,李金龙.消痛贴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2):464-465.

猜你喜欢

首乌藤合剂药典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还有多少“穿山甲”需从药典除名
首乌藤外治皮肤病妙方
首乌藤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编制完成
《中国药典》2010版毒性中药分析
宣痹祛风合剂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100例
国家药典委员会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增修订内容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