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根特·班尼士当代建筑创作理念解析

2011-07-24祝家顺邹红娟马黎进

四川建筑 2011年6期
关键词:建筑创作中庭建筑设计

祝家顺,邹红娟,马黎进

(1.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31;2.广西工学院,广西柳州545000)

根特·班尼士(德)是当代最为活跃的建筑大师之一,其建筑创作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及崇尚非线性建筑表达的当代几个阶段,在几十年的创作过程中,其始终贯彻绿色(自然有机)与人性化的建筑设计理念。

1 根特·班尼士建筑创作理念发展历程

在建筑创作实践过程中,根特·班尼士与其他建筑师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完善和创新自己的建筑创作理念,使人们从他的建筑作品中既能阅读到他个人建筑创作理念也能领略到社会发展的轨迹。

1.1 现代有机建筑理论与根特·班尼士建筑创作理念

20世纪初,有机建筑理论诞生,班尼士受其影响较深,并设计了一系列预制装配体系的建筑作品。但在随后的实践中其发现“如果建筑沿着这种纯粹的建造方式发展,那么建筑将变成单一的形式,这很难满足建造不同类型建筑的愿望和需要,并很难对未来世界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出积极的反应[1]”。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其建筑创作脱离了模数式的设计方法,开始关注建筑场所与社会背景对建筑的影响,使建筑与周围环境有机共生。

1.2 解构主义建筑理论与根特·班尼士建筑创作理念

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各种建筑思想多元共存,建筑美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开始脱离传统和谐统一的审美法则,推崇建筑表达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解构主义。这时期根特·班尼士建筑创作开始凸显解构主义倾向,其建筑创作摆脱了规则的、模数化的表达形式,而是采用“嬉戏式”的建筑表达方式,建筑形体表达较自由随意;这一时期,他所创作的建筑作品都带有明显的解构主义特征,即建筑形态比较扭曲、散乱、残缺,趋于动态、突变,带给人一种不稳定、不完美、不和谐和未完成的感觉。

1.3 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非线性与非理性建筑创作理念

在当代信息社会,数字化技术充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物质与精神、现实与虚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已变得模糊,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地域性与国际性相容共生,建筑创作表达趋于非理性和非线性的表达方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根特·班尼士的建筑作品“呈现出非理性和直观的形式,强调随意性和偶然性,表现出一种具有未完成感的动态构图,充满冲突和片段的复杂造型,被视为反传统的另类形式游戏”。然而,在非理性的形式之下,其建筑创作仍具有理性的设计逻辑,即对建筑环境、文脉、结构、材料等现实问题的充分关注。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建筑创作理念日新月异,在根特·班尼士的建筑创作生涯中,自然、绿色和人性化理念贯彻始终,主要表现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有机共生、建筑中庭空间的生态化设计和绿色建筑构造技术三个方面。

2 根特·班尼士建筑创作理念解析

当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已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可以不必考虑建筑技术的限制,但是高度的技术化设计与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渐渐相去甚远,技术越高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就越大,利用高科技所建构的人居空间舒适度也越低。因此班尼士认为过度的技术性设计及不合理的技术运用都会给人们带来不舒适感,且容易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基于此,他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原则,以期达到“审美的生存”和“诗意的栖居”目的。在关注可持续建筑、生态与绿色建筑设计的同时,其还关注建筑设计的人性关怀,并在现实创作中将绿色建筑设计与人性关怀结合在一起。

2.1 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有机共生

建筑所处的环境是复杂的,环境对建筑设计有时是有利的有时又是不利的,同时这些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特征,在建筑创作中如何利用这些复杂的建筑环境,使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根特·班尼士有其独到的认识,他认为:“我们需要真实地反映我们的时代,我们知晓在面对城市的数量和复杂性时,建筑有必要依据现在努力反映现实的存在”。因此,班尼士的创作始终关注着环境中矛盾和复杂的因素,并力图使矛盾性和复杂性在自己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即使建筑与环境和谐有机共生。

在建筑创作中,根特·班尼士在处理复杂的建筑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时,常采用和谐共生的方式,使建筑在满足其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与环境融合为一体。他设计的很多建筑作品都能够体现这种设计特点。在这些建筑中,斯图加特圣班诺中学(St.Benno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是典型的代表之一。在这个建筑中,建筑基地是一个南北向狭长形地形,周边是繁忙的交通,噪声干扰较大,因此班尼士在进行学校空间布局时,建筑顺应狭长形基地,并在靠近公路一侧设计了一条与道路平行的石墙以避免外部交通对学校内部环境的影响;而在建筑的另一侧是宁静的居住区,则采用了开敞式的建筑布局方式,使学校内部空间与居住空间相互交流与融合;在建筑设计上,也采用动态交叉的设计方式,使建筑形态富有层次感和动感,这也符合建筑自身功能和审美的需要。在这次建筑创作中,根特·班尼士将复杂的建筑环境考虑到设计之中,使建筑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出与基地的关系,这也是建筑与环境和谐有机共生性设计理念的典型体现(图1、图2)。

图1 圣班诺中学——临路一侧石墙

图2 圣班诺中学平面

2.2 建筑中庭空间的生态化设计

在根特·班尼士建筑创作中,中庭空间是一个主要的空间创作对象,因为中庭空间既是建筑内空间交通的枢纽,又是人们活动的中心,是多功能的空间综合体。在建筑创作实践过程中,其充分利用中庭内自然光源,并以此来体现他注重生态的建筑创作理念。具体表现为在中庭空间中采集自然光源,使阳光从屋顶、中庭吸收至建筑中来,以此提高整个建筑的亮度,同时也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这也是班尼士生态建筑设计观念的标志性特征。如美国麻省剑桥市Genzyme中心(Genzyme Centre,Cambridge,MA,USA),在建筑物的内部设计了一个贯穿12层楼高的气候绿洲——中庭空间,并以这个中庭空间为核心向建筑其他功能区延伸,通过中庭空间集聚阳光使中庭内植物能顺利进行光合作用,以此达到采光和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改善室内的气候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宜人的办公环境的目的(图3)。

图3 Genzyme中庭

2.3 绿色建筑构造技术

在班尼士的建筑中,大量运用了多样的“被动式能源利用系统”建筑构造技术,使建筑本身具有较强的地域适应性和可持续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3.1 可呼吸的双层玻璃幕墙的运用

双层玻璃幕墙技术作为新型建筑立面技术之一,是可持续建筑或绿色建筑设计的示范技术,运用双层玻璃幕墙技术能够为建筑提供多种节能和环保的途径。根特·班尼士所创作的建筑中,大量运用了双层玻璃幕墙技术,如德国汉诺威北方银行,在建筑内,班尼士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外部百叶遮阳系统和玻璃幕墙系统来调节不同室内外温度与时间周期条件下的建筑外墙阳光的直射面积,这既避免了正午时阳光直射使室内温度过高,又避免因为室内过暗而使用人工光源,以此达到建设生态、节能的绿色建筑的目标。

2.3.2 原生态建筑材料的运用

图4 森林及大自然研究学院原生态建筑材料——木材

原生态建材其“主要特征首先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其次是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温室效应与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第三是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3]”。在班尼士所创作的建筑中也大量使用了原生态的建筑材料,如荷兰瓦赫宁恩森林及大自然研究学院,在学院建筑中,其通过对生态材料——木材的使用,使整幢建筑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这也为建筑内的工作人员提供了自然舒适的工作环境(图4)。

3 结束语

根特·班尼士从上世纪初开始进行建筑创作,其各阶段的建筑作品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在当代建筑创作中,其从建筑、环境、空间与建筑构造几个方面入手,采用了大量的绿色建筑技术,这些生态技术的应用,不仅起到了节约能源建设绿色生态建筑的作用,同时也创造了很多丰富的建筑空间,这些设计方法也是根特·班尼士对人性的一种关注。

[1]Peter Blundell Jones.Gunter Behnisch.Publishers for Architecture[M].2000

[2]班尼士.班尼士及其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M].安纪国际有限公司,2004

[3]苏昕.根特·班尼士的建筑形态构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建筑创作中庭建筑设计
十五夜①望月
中庭形式及天窗面积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设计手稿在建筑设计创作中的运用探讨
浅论建筑创作思维的培养
浅析阿里巴巴总部办公楼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应用
建筑设计的困惑
废旧材料在建筑创作中的再利用研究
回廊式中庭建筑烟气控制方法研究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