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澂江县吸毒人群综合干预效果研究

2011-07-21刘彩琼孔祥生张俊雄侯文俊奚菊梅王建全

卫生软科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针具吸毒者知晓率

刘彩琼,孔祥生,张俊雄,侯文俊,苏 锦,奚菊梅,王建全

(云南省玉溪市澂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澂江 652500)

澂江县海洛因传入始于1993年,并在吸食者间迅速蔓延,1995年达到高峰。1996年首次在吸毒人群中检出8例艾滋病毒感染者[1],检出率高达53.33%,至2010年12月31日澂江县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414例。吸毒人员大都经济困难,文化程度低,对疾病预防的知识一知半解。2003年中澳项目基线调查结果显示:95.65%的吸毒者通过静脉注射海洛因;重复使用和共用针具注射毒品现象普遍存在,艾滋病病毒也因此在吸毒人群中传播,严重威胁着澂江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的健康。2004年澂江县引入了“中澳艾滋病亚洲区域项目”。(以下简称中澳项目),营造了由政府牵头、多部门协作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支持性环境,搭建了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治疗和转介服务平台,对吸毒人群开展针具交换、知识教育、行为指导等一系列降低危害的干预服务。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澂江县辖区内社区吸毒人员及戒毒所内强制戒毒人员。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使用静脉吸毒人员调查问卷(Ⅱ),对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一对一询问,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艾滋病基本知识、吸毒行为、性行为、接受预防艾滋病服务情况等。

1.2.2 血清学调查

用真空采血管对每名问卷调查对象现场采集静脉血3ml~5ml,进行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出HIV阳性样本送玉溪市疾控中心进行确认,确认阳性病例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1.2.3 资料收集和分析

收集中澳项目基线调查数据及 2010年综合干预数据、澂江县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数据,对吸毒人员行为学和血清学数据进行干预前后对比,对综合干预效果进行评价。采用Excel 2003、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基线调查时,吸毒人员仅能说出艾滋病感染三条途径,实施综合干预后,通过对吸毒人群进行反复的宣传、培训,并配合实例进行教育,吸毒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见表1。

2.2 关键行为的改变

根据《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中对吸毒人员的评估指标:注射吸毒者在最近1个月内未共用注射器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2007年达70%,2010年达80%。2009年澂江县综合监测结果显示:注射吸毒者在最近1个月内未共用注射器的比例达95.65%,超过了国家评估指标,但最近 1个月内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6.25%,未达到国家指标,见表2。

2.3 吸毒人群中HIV检出率明显下降

澂江县自1996年从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检出8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截止2010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414例,其中因注射吸毒传播243例,占报告总数的58.70%。实施中澳项目以后,每年坚持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血清学调查,吸毒人群中HIV检出人数逐年减少, 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无阴转阳病例检出,见图1。

表1 2007年~2009年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情况

表2 近3年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关键行为指标比较

图1 澂江县2005年~2010年IDU人群HIV阳性检出率变化情

图1显示,澂江县2005年~2010年在IDU人群中HIV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最高峰 2006年40.63%下降到2010年的11.96%,特别在实施综合干预后出现明显的下降。

3 讨论

艾滋病是我国的重点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目前,艾滋病在我国已进入广泛流行状态,发病水平不断升高,疫区面积不断扩大。因缺乏行之有效的干预药物和疫苗,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仍是当前艾滋病预防的重要策略,也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发生、流行的最有效手段[2~3]。

澂江县实施的各项干预措施切合当地的实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营造支持性环境、政策开发与能力建设,实施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治疗、转诊转介等综合行为干预措施,使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有了明显的提高、行为改变显著。

通过对吸毒人员血清学HIV检测的动态观测,可以看到:澂江县2005年以后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HIV检出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在实施综合行为干预2年后出现明显的下降,由2006年的40.63%下降到2010年的11.96%,说明综合干预措施是有效的。

支持性环境的有效建立,卫生和公安部门的密切配合,项目执行小组人员的尽职尽责,外展人员的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是综合干预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1]孔祥生,苏 锦.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J].卫生软科学,2004,(18):73-75.

[2]马志鑫,余文舟.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及高危行为调查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9(5):283-285.

[3]吴尊友.行为干预是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6:221-223.

猜你喜欢

针具吸毒者知晓率
云南省清洁针具交换在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效果及经济成本分析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拒绝“毒”侵要打持久战
吸毒者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
浅谈针具交换干预模式对预防HIV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传播的影响
国内外清洁针具交换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