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基强的松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ITP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

2011-07-19沈小琴吴秋群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15期
关键词: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紫癜

沈小琴 吴秋群

(1.浙江省庆元县人民医院儿科,浙江 庆元 323800;2.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儿科,浙江丽水 323000)

甲基强的松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ITP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

沈小琴1吴秋群2

(1.浙江省庆元县人民医院儿科,浙江 庆元 323800;2.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儿科,浙江丽水 323000)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案。方法将100例确诊为ITP年龄在2月~13岁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治疗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出血症状控制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达正常值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ITP,能够迅速减轻出血症状、提高血小板计数、治疗效果明显。全面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治疗和病情的康复,并能减少并发症。

小儿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丙种球蛋白 甲基强的松龙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亦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血小板(PLT)自身抗体作用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大多为良性过程,但在急性期,由于血小板数目降低易出现出血症状,重度、极重度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常发生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短期内提高血小板数量,控制出血症状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2008年 6月~2010年11月,我们对100例ITP患儿分别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和单纯甲基强的松龙冲击两种方法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急性ITP均符合《儿科学》第6版的诊断标准,年龄2月~13岁,平均3.5岁,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有出血、瘀斑者43例,无出血者7例;对照组50例,有出血、瘀斑者 42例,无出血者 8例。两组患儿的性别构成和年龄分布分别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剂量为30 mg/(kg◦d),静脉滴注治疗,连续 3 d,之后改为口服强的松,剂量为60 mg/(kg◦d),清晨一次口服;观察组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剂量为400 mg/(kg◦d),静脉滴注,连续 5 d,同时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1.3 疗效标准 按照第二届全国血液学会议制定的标准[1]。显效:血小板>100×109/L,出血症状停止;有效:血小板 >50×109/L,出血症状停止;进步:血小板数上升,出血症状改善;无效:血小板及出血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临床出血及血小板变化情况(表2)

表2 两组患儿用药后的治疗反应(±s,d)

表2 两组患儿用药后的治疗反应(±s,d)

组别 出血症状控制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达正常值时间观察组 2.12±1.32 1.03±0.45 3.93±1.44对照组 4.90±2.08 3.60±1.48 6.33±1.44 P <0.05 <0.05 <0.05

3 护理

3.1 加强基础护理 卧床休息,在出血较严重时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婴幼儿过度哭闹。饮食上避免粗糙、硬质的食物,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于消化的食物。做好口腔的基本护理,指导患儿在晨起及进食后用朵贝尔溶液漱口,婴幼儿可用蘸溶液的棉签洗口,年龄较大的患儿刷牙时应用温水及软毛牙刷,以免损伤牙龈导致出血。

3.2 避免损伤 剪短患儿的指甲,避免因瘙痒而抓破皮肤。指导患儿不要挖鼻孔,不玩锐利玩具,限制剧烈的活动,防止碰伤、摔伤及撞伤。做好相关安全知识的宣教。静脉穿刺时尽量做到一次成功,避免反复穿刺造成出血,尽量使用留置套管针。避免肌肉注射,采血时避免股静脉取血,防止深部血肿的产生。

3.3 预防感染 患儿住院期间需与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开居住,保持病房的清洁,定时通风,每天1次紫外线消毒,每次40 min。减少探视,固定陪护人员。

3.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心率、血压、面色的变化,关心患儿的主诉,注意皮肤出血点、瘀点及瘀斑的数量及部位和血小板的数量。还应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和出血性休克等现象。一旦出现相应症状,应即刻报告临床医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抢救。

3.5 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1)丙种球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在静脉输注时要观察有无血清学反应。血清学反应常在输注开始后1 h发生,会出现发热、寒战、瘙痒、恶心、喉头水肿等症状,这与输注过快或过敏体质有关系。大剂量IVIG短时间内输入还可引起心力衰竭。输注丙种球蛋白时,最初30 min内应缓慢滴注,剂量为 0.6~1.2 ml/(kg◦h),若无不适,可增加到2.4 ml/(kg◦h),注意观察患儿反应。若连续输注,第二瓶起滴速可增加到4.8 ml/(kg◦h)。大剂量输注丙种球蛋白应一次输完,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输注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患儿在9个月内不宜做风疹、麻疹、腮腺炎等的预防接种[2];(2)甲基强的松龙水溶液不稳定,稀释时只能用其配备的特殊稀释液。其水溶液在荧光和紫外线下易被破坏,因此应避光,现配现用[3]。

4 讨论

ITP亦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亚型,其基本特点为皮肤、黏膜的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及血管脆性增加,骨髓涂片可见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有分化障碍。ITP是因为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破坏血小板,造成血小板减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机体在病毒感染后产生了相应的抗体,此类抗体可与血小板膜发生交叉反应,造成血小板损伤,进而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所吞噬,另外,病毒感染后机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附着于血小板的表面,使血小板易于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和吞噬。

甲基强的松龙属肾上腺皮质激素,它能够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被覆抗血小板抗体的血小板破坏作用,延长血小板的生存期,降低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减少出血[4]。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中含有丰富的抗IgFab段受体,能够封闭B淋巴细胞表面的IgFab段,抑制其对自身抗原刺激诱导所产生的活化、增殖和分化,同时能够抑制T细胞的功能,进而抑制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丙种球蛋白还能够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吞噬和破坏。由于丙种球蛋白在23~28 d后可还原至正常水平,作用消失,并且易在体内产生抗体,与甲基强的松龙的联合应用不仅能在药理作用上与丙种球蛋白相加,使血小板迅速升高,控制了出血症状,而且其使用还能减少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的副作用的产生。本研究中甲基强的松龙与丙种球蛋白的联合应用,使控制出血症状时间明显缩短,且使血小板上升速度明显增快,说明甲基强的松龙与丙种球蛋白的联合应用治疗ITP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1]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57.

[2]邓义方,彭显亮.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20例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265-266.

[3]黎荣芳.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10,31(10):1628-1629.

[4]王柏玲,何允兰.浅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糖皮质激素对重症小儿ITP的治疗[J].吉林医学,2006,89(7):825.

Children Acute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Gamma globulin Methylprednisolone

沈小琴(1970-),女,浙江庆元,本科,副主任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3.55,R473.5

B

1002-6975(2011)15-1381-02

2011-04-11)

猜你喜欢

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紫癜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皮损内注射强的松龙联合ALA—PDT治疗重度痤疮临床观察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低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预防下肢长骨骨折患者创伤后肺脂肪栓塞的临床研究△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ITP的临床观察
拉米夫定联合强的松龙治疗乙型慢性重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