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2011-07-16李文霞

河北医药 2011年12期
关键词:低密度高脂血症脂蛋白

李文霞

在我国心血管疾病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在某些地方正呈上升趋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其中高胆固醇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着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长期控制血胆固醇于合适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硬化,而降低胆固醇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轻冠心病事件。我们对30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了阿托伐他汀治疗,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的30例患者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男25例,女5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1±8)岁;病程2~15年。饮食控制2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5.98 mmol/L或三酰甘油(TG)≥2.2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男性≤1.04 mmol/L,女性≤1.17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4 mmol/L。

1.2 受试者的准备及取血方法 (1)空腹12 h(可少量饮水),取前臂静脉血。(2)近期内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3)取血前24 h内不饮酒、不作剧烈运动。(4)止血带使用不超过1 min,静脉穿刺成功后即松开止血带,让血液缓缓流入针管。

1.3 治疗方法 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患者保持用药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不用其他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患者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片10 mg。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和用药后第4、8周检测血脂。用双试剂酶法测 TC、TG、HDL-C、LDL-C。

1.5 调脂疗效判定标准[1](1)显效:达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10 mg/dl;TC-HDLC/HDL-C下降≥20%。(2)有效:TC下降10% ~20%;TG下降20% ~40%;HDL-C上升4~10 mg/dl;TC-HDL-C/HDL-C下降10% ~20%。(3)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4)恶化:达以下任一项者:TC上升≥10%;TG上升≥10%;HDL-C下降≥4 mg/dl;TC-HDL-C/HDL-C增高≥10%。

2 结果

经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显著下将(P <0.05),HDL-C显著升高(P <0.05)。治疗8周与4周时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n=30,mmol/L,±s

表1 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n=30,mmol/L,±s

时间TC TG HDL-C LDL-C治疗前5.2 ±0.8 1.8 ±1.1 1.12 ±0.25 3.5 ±1.4 6.9 ±1.0 3.1 ±1.2 0.93 ±0.23 4.8 ±0.5治疗4 周 5.3 ±0.9 1.9 ±1.0 1.18 ±0.26 4.1 ±0.7治疗8周

3 讨论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TC多数在5.0~6.5 mmol/L(192~250 mg/dl),血清TC水平越高,就越易发生冠心病,且发病年龄提早,血清TC每降低1%,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就减少2%[2]。

胆固醇在血中主要以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形式存在,LDL可促使胆固醇在动脉内膜上沉积,能促使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LDL在血中水平越高,就越容易得冠心病。而高密度脂蛋白(HDL)能防止胆固醇沉积在动脉内膜上,故有预防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血清中 HDL每增高0.4 mmol/L(15 mg/dl),就可使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2% ~3%[2]。

TG在肠道吸收后,主要以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在血中循环。其中乳糜微粒在血液中代谢很快,约在餐后12 h从血中消失,故其临床意义不大。极低密度脂蛋白可转变成低密度脂蛋白,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当TG高于1.70 mmol/L,并伴LDL增高时,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更高。因此对冠心病患者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积极治疗高脂血症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阿托伐他汀为HM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一方面可进入人体内水解成相应的活性酸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从而阻断HMG-CoA的转化,使内源性胆固醇在肝脏的生物合成减少,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LDL-C的水平。另一方面,对HMGCoA的抑制作用可刺激肝脏内LDL受体密度增加,加快血浆中LDL的清除,另外,LDL受体还可与VLDL结合,增加VLDL的降解,使VLDL水平下降,由于VLDL是肝内合成TG的主要载体,因此,又会引起TG水平降低。再者,还能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的合成,而VLDL-C除了是TG的载体外,还是LDL-C 的前体,故 TG、LDL-C、VLDL-C 水平亦降低[3]。

对多个前瞻性他汀类药物与安慰剂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证明其均可以降低约30%高胆固醇血症和(或)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的危险[4]。新近公布的Anglo Scandinan Cardiac Outcomes Trial(ASCOT)是迄今欧洲最大规模的前瞻性、随机、降血压联合降血脂的终点研究,该研究是第一个评价高血压患者降压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每日10 mg能进一步减少冠心病事件的试验,它具有重要意义,为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及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提供了新的对策[5]。本组30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其血TC、TG、LDL-C明显下降,HDLC则有所上升,且本组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耐受性好,疗效确切,是可供临床选用治疗高脂血症的理想药物。

血脂干预在冠心病药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有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调脂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一级与二级预防都有效。心脏保护研究(HPS)中,2万余例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使用他汀类药物平均5年,卒中危险下降25%[6]。他汀类治疗的益处不仅见于胆固醇升高患者,也见于胆固醇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不论性别、年龄(60岁以上)、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吸烟,患者使用他汀类治疗均受益,长期治疗观察安全有效。在冠心病的综合治疗中,阿托伐他汀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状动脉不良事件、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临床实践中,患者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且患者初始血脂水平也会对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建议患者定期测定血脂水平,及时调整用药,最终找到个体最适合的剂量,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1 高润霖主编.心血管病治疗指南和建议.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21,183.

2 张蔚.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新医学,2007,38:330-331.

3 李焰生.他汀类药物与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42-343.

4 李桂芝.阿托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0,17:64.

5 钟幼玉.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93-1594,1596.

6 袁伟,张尚杰.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对其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182-1183.

猜你喜欢

低密度高脂血症脂蛋白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