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X线透视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在弥漫性肺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2011-07-16王晓静艳慧高勇

河北医药 2011年13期
关键词:弥漫性肺纤维化支气管镜

王晓静 牛 艳慧 李 宁 高勇

肺弥漫病变临床多见,病因复杂,影像表现多不典型,可表现为双肺网格样阴影、磨玻璃影、弥漫分布的结节及粟粒样病变等,病变单独存在或多种影像表现混合存在,临床诊断困难。目前开胸肺活检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手段,但在国内不易被患者接受。我院2001年开展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肺活检术以来,肺弥漫病变的确诊率明显上升,现就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无X线透视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的60例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无X线透视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4.7岁;X线及胸部CT表现两肺弥漫分布的网格状、结节样、磨玻璃状、斑点状、索条状及混合型病灶,其中2例伴有空洞改变。气促39例,咳嗽25例,发热3例,痰血4例,肺部啰音30例,杵状指15例。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率CT(HRCT)检查以明确活检部位,术前量血压,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心电图、肺功能。禁食水4 h,术前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100 mg,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表面麻醉。

1.2.2 检查方法:采用OLY BF-P260F型支气管镜配套活检钳及检查,术中吸氧。先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重点检查病变叶段支气管,于相应部位给予1∶10 000的肾上腺素0.9%氯化钠溶液2 ml注入以减少出血,经钳道伸入活检钳至预先选择的亚段支气管,进入4~5 cm,有阻力或患者感到疼痛时将活检钳后撤1~2 cm,张开活检钳缓慢进至有阻力时,于呼气末嘱患者屏住呼吸,钳取组织,按同样方法在不同的亚段支气管取肺组织4~6块,然后进行刷检、灌洗,咬检组织固定后送病理检查。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常规透视。

2 结果

2.1 58 例取得病变组织,2例为支气管黏膜,取材成功率为96.6%,综合临床、实验室及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组织学检查结果及治疗随诊观察,最后明确诊断47例,确诊率为78.3%。见表 1。

表1 明确诊断疾病种类及其总体构成比

2.2 术中及术后感胸痛者4例,肺出血5例,经支气管注入稀释的肾上腺素0.9%氯化钠溶液后血止,气胸6例,1例肺压缩50%,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后好转,其余4例肺压缩均小于20%,经吸氧、卧床后好转。

3 讨论

影像表现肺弥漫病变的疾病病因多达200多种,除感染性肺疾病外,如肿瘤性、肉芽肿性、免疫性、胶原性等,常需病理学和细胞学的检查使能明确诊断。1977年,Smith等[1]将TBLB技术用于影像学,表现为肺内弥漫结节及间质病患者的诊断。近来,肺活检技术不断改进,目前已成为肺部病变的一项重要诊断方法。肺活检方法有经皮肺活检、开胸肺活检、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鉴于后者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小,检查费用相对少,临床广泛开展。

TBLB可获得邻近支气管周围的小块肺组织。本组中有2例临床及影像非常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经TBLB组织病理均可见干酪坏死组织,TB-DNA阳性。3例经组织确诊的真菌病。TBLB肺活检,尤其是肺癌、肺结核、结节病的病理学检查,具有特异病理改变,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本组病例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28例(46.7%),继发性肺纤维化2例(3.3%),从HRCT表现可看出,继发性肺纤维化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可呈相同表现,临床确诊仍需综合病史、相关化验检查。TBLB标本中可以看到病变分布弥漫,肺泡间隔增宽,纤维组织增生,胶原沉积及肺泡腔内巨噬细胞浸润。由于病变可能呈灶状分布,标本过小则不能反映病理学的全貌,TBLB取得的少量肺组织无论反映的是炎症还是纤维化,均只能作为非特异性病变。但TBLB可采用多部位活检,即可在病灶较密集、病变较陈旧的部位取材,又可在病变较稀疏、病变处于活动期的部位取材,相对于开胸肺活检,取材部位广泛,结合一些特殊的组织染色如肺组织的胶原分型、淋巴细胞亚群检查,可提高对弥漫病变的诊断率。

影响TBLB诊断率的因素包括:病变大小、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病变与肺门的距离、活检方式等,此外,与病理科医师的密切配合也是提高病理组织检查阳性率的关键因素。本组病例中发生气胸6例(10%),出血5例(8%),与陈茂森等[2]报道的气胸10%~19%、出血1% ~9%相当或偏低。行支气管镜肺活检后,需注意的是检查后2 h内禁食水,2 h后同平时;而开胸活检术需全麻,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消耗和感染机会。我们认为,对局限性周围型病变,原则上以在X线引导下操作为宜,一般说来对弥漫性病变活检,无需在X线引导下进行。另外,钳夹次数增加,并发症发生的机会亦增多,为提高诊断的正确性,以4~6次为宜。对局限性周围病变的准确定位是活检成功关键之一,术后留痰对肿瘤或结核能增加一定的阳性率。严格掌握操作适应证、禁忌证,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操作轻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弥漫性病变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与病理活检组织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TBLB尽管有自身的局限性,但相对于开胸活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经济,具有可重复性的优点,在弥漫性肺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1 Smith CW,murray GF,Wilcox BR,et al.The role of trasbronchil lung biopy in diffuse pulmonary disease.Ann Thorac Surg,1977,24:54-58.

2 陈茂森,李桂莲,王广发,等.无X线电视透视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84例分析.中国内镜杂志,1996,2:64-65.

猜你喜欢

弥漫性肺纤维化支气管镜
我国研究人员探索肺纤维化治疗新策略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依达拉奉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观察
沙利度胺治疗肺纤维化新进展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