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卡波糖对合并糖耐量减低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2011-07-16袁会玲晓华杨洪霞

河北医药 2011年13期
关键词:糖耐量波糖阿卡

袁会玲 张 晓华 赵 刚 来 静 杨洪霞

WHO将空腹血糖 <5.6 mmol/L,餐后 2 h血糖7.8~11.1 mmol/L的代谢状态在临床上定义为糖耐量减低。研究显示此阶段患者非常容易出现心肌缺血从而影响舒张功能,如持续作用更易发生舒张功能障碍[1]。但是糖耐量减低阶段为可逆性阶段,应充分了解和研究该阶段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及时干预其进展,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本文旨在探讨合并糖耐量减低的冠心病患者,在应用阿卡波糖辅助治疗后,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糖耐量减低患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卡波糖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29例。2组性别比、年龄、基础心脏功能、血脂、血压、血糖、肝功能等一般资料有均衡性。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50%)。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1)入选标准:糖耐量减低诊断依据美国糖尿病协会和WHO诊断标准: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2 h 血糖 7.8 ~11.1 mmol/L[2]。(2)排除标准:①肥厚型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各种不明原因的原发性心肌病;②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肿瘤;③1个月内服用过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断剂、噻嗪类利尿剂、烟酸类药物,以及服用过影响肠蠕动的药物及影响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药物;④3个月内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肝肾功能不全。

1.3 仪器与方法

1.3.1 仪器:超声诊断系统,探头频率3.5 MHz,大型 C臂数字减影X线机。

1.3.2 方法:2组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培哚普利、美托洛尔、螺内酯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阿卡波糖(商品名:拜糖平,50 mg,口服,3次/d),连续服用12个月,服药前及12个月后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时被检查者左侧卧位,平静呼吸,连接心电图,测量计算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左心室心房收缩期充盈峰速度(A),计算E/A比值,等容舒张时间(IVRT),并进行超声应变率成像检查,测量计算指标:舒张早期左心室平均峰值应变量(msRe)与舒张晚期平均峰值应变量(meRa),并计算两者比值msRe/meRa。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每位受检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予导管室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多体位投照,观察血管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1.3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各因素间关系采用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用药前后左心舒张功能参数比较 2组服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 A、E、E/A、msRe、meRa、msRe/meRa、IVRT 常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 A、E、E/A、msRe、meRa、msRe/meRa、IVRT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或 <0.01),2 组治疗后 A、E、E/A、msRe、meRa、msRe/meRa、IVR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 <0.01)。见表 1。

表1 2组用药前后左心舒张功能参数比较±s

表1 2组用药前后左心舒张功能参数比较±s

注:与用药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5 ,☆P <0.01

组别 时间 A E E/A msRa(s) msRe(s) msRe/msRa IVRT(ms)治疗组(n=56) 用药前 68 ±17 57 ±11 0.71 ±0.20 1.31 ±0.50 1.20 ±0.34 0.92 ±0.38 72 ±5用药后 61±13*△ 60±14*☆ 1.10±0.31# 1.22±0.61 1.31±0.60*# 1.31±0.50#△ 67±5#△对照组(n=54) 用药前 65 ±13 54 ±13 0.74 ±0.13 1.44 ±0.12 1.32 ±0.20 0.98 ±0.28 73 ±5用药后 57 ±15# 51 ±10 0.71 ±0.20* 1.20 ±0.21# 1.24 ±0.61 1.12 ±0.22* 70 ±5*

2.2 随访情况 试验结束后失访8例,死亡2例(脑血管疾病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最后完成110例,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

3 讨论

糖耐量减低是处于糖耐量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特殊代谢状态,属于糖尿病的前期病变。糖耐量减低患者不但可导致糖尿病患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且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及发生率也显著增加[3]。在未进行控制的糖耐量减低患者中,由于胰岛素相对缺乏,可导致脂肪组织及脂肪细胞的分解明显,导致心肌细胞脂肪酸的摄取及利用增加[4],从而加速脂质在心肌细胞内沉积,长期作用于心肌可损害其结构和功能;心肌细胞糖代谢功能低下,受蛋白糖基化作用的影响,使心肌细胞的蛋白质和胶原发生变性,从而导致心肌细胞胶原与心肌纤维交联增加,使心肌纤维化增加,降低心室顺应性,使心肌舒张功能发生改变。鉴于糖耐量减低存在的危害性,因此为防止和延缓心功能受损害,对存在心血管疾病的人群,糖耐量减低阶段的药物治疗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研究选择药物阿卡波糖,阿卡波糖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逆性地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使糖分在肠道内的吸收减少,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及观察,已有充分的临床证据表明在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减低患者中有较好的疗效、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5]。研究表明,阿卡波糖可致心血管意外发生的相对危险性降低 49%(危险率 0.51,95%CI 0.28 ~ 0.95,P=0.03)。心血管意外发生的相对及绝对危险性降低2.5%[6]。

本研究显示随访12个月后,2组用药前、后比较,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A、msRe/msRa均升高,IVR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阿卡波糖治疗12个月,E/A、msRe/msRa明显上升,IVRT缩短,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合并糖耐量减低的冠心病患者经过阿卡波糖的治疗能有效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样本量相对较少,有待在临床中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随机研究,为合并糖耐量减低的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治疗依据。

1 胡立平,欧阳旋.尿微量蛋白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6,7:31-33.

2 杨文英.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诊断.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4-8.

3 Fajishima M,Kiyohara Y,Kalo J,et al.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rospectivepopalation surrey in Japan the Hisayam at study Diabetes.Diabetes,1996,45:14.

4 Young ME,McNulty P,Taegtmeyer H.Adap tation and maladap2tation of the heat in diabetes:part Ⅱ potential mechanisms.Circulation,2002,105:1861-1870.

5 Chiasson JL,Josse RG,Hunt JA,et al.The efficacy of acarbos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a multicenter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Ann Intern Med,1994,121:928.

6 李春元.阿卡波糖耐量减低与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的危险.国外医药学分册,2004,31:59-60.

猜你喜欢

糖耐量波糖阿卡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阿卡波糖用药的五个注意事项
冬天来了!
大自然的一年四季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
益气养阴和祛瘀化浊法治疗糖耐量异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