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迷信输液要不得

2011-07-15沈雁英

今日文摘 2011年13期
关键词:肌肉注射输液口服

沈雁英

生了病,怎样才能好得最快?每当向身边的人提出这个问题时,得到的答案竟然惊人的一致:“输液”。近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透露,2009年一年中国医疗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值。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人如此“热爱”输液?“得病了就要马上输液,才能好得快”的观点为何又如此深入人心呢?

“迷信”输液原因很多

“只有输液才能见效,才能好得快”,这是患者们对输液最大的误区。虽然医生给药的方法加起来不下十几种,但是口服、肌肉注射和输液依旧是医生最常选用的。“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能口服就不用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用静脉输液,力求把药品使用的副作用和风险降至最低”。然而,在我国仍有很多人对于输液“情有独钟”,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

患者错误地认为输液见效快。输液就是通过静脉滴注将药物输入体内的给药方式,不少人认为这种方法是最快最有效的。有些病人吃两天药不见好,马上主动要求医生给他输液。家人和医生怎么劝都不听。还有很多年轻人,上班忙根本没时间记着吃药,一有问题就来医院输液,并且专挑高级的、贵的抗生素。有些人自认为非常懂药,连抗生素的名称都记得非常清楚,实际上是害了自己。临床上,主动要求输液的病人并不少见,甚至很多人认为“排了那么长时间的队,不输液不划算”。

由于医患关系紧张,医生为自保,部分医生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输液是三种常见的给药方式中最直接的,而且抗生素使用能让医生在“大范围”内不犯错误,所以有时医生为了保护自己,难免在一开始就给病人开抗生素,让病人“先输液再说”。

患者已经耐药,不得不输液。目前有很多对抗生素耐药的典型案例,他们有的从头孢一代开始用到头孢四代,现在已经用到“顶级抗生素”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使得这些抗生素的“常客”,一生病就必须输液,使用抗生素,才能使病情有所好转。

部分医务人员为了经济指标,过度使用抗生素。但是,医改提出的医药分家,药品的零差价等措施,使这方面的原因已逐渐减少。

输液过度危害大

我国著名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专家孙忠实教授指出:“输液过度的问题在我国一直存在,至少有一半的输液是不必要的。”据介绍,国际上公认的用药方针是,口服药应该占到50%以上,肌肉注射占到30%~40%,输液占10%左右。但在我们有些医院,输液的比例甚至超过了四成。

输液风险非常高。很多人认为输液方便安全,但实际上输液的风险比吃药、肌肉注射都要高很多。《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剂型分布以注射剂为主,占59%,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输液,可以说是最不安全的给药方式。比如,部分患者对药物会有强烈的过敏反应;药物在生产、消毒过程中,没有除尽污染物而引起品质恶化,都是常见的问题。一旦有不良反应,输液带来的后果比口服和皮下注射更严重。口服药如果有不良反应可以洗胃,皮下注射的药品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都能给急救制造一定的条件。

常输液会降低免疫力。输液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胃肠,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如果人们不管大病小病都首选输液的话,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人体自身免疫力。

抗生素的使用已经成为输液过度的强大推手。经常使用抗生素,也会导致身体耐药性的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抗生素最多的国家,也是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人们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正在不断升级,带来的后果不仅是自己的病越来越难治,更严重的后果是类似“超级细菌”的出现,会让人“无药可用”。而且90%的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根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实际上在西方的一些国家,医生一般不会轻易给患者输液,输液是“最后的给药方式”。只有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口服液疗效不明显的患者及不能进食的患者,才需要采用静脉注射这种风险相对较高的方式。要改变广大百姓迷信输液的想法,除了国家在对抗生素的控制上需要加大力度外,患者在用药时一定要知道用药方式,能口服的,尽量口服,选择是一口服,二肌肉注射,最后才输液,尤其要注意:不要随意选择抗生素,如需要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从最初级的开始,不要一开始就用最高级、最贵的。

(杨励康荐自《中国女性》)

责编:小侧

猜你喜欢

肌肉注射输液口服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