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国际商务英语谈判课程中的应用

2011-06-28范新民

关键词:导向教学法情境

范新民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广东佛山528041)

随着国际商务活动日趋频繁,英语作为首选语言载体正在发挥日益重要作用,掌握谈判策略和技巧成为提高商品国际竞争力、扩大成交额、维护商家利益的重要因素。适应社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学生创造创新和实践能力是每位教师考虑的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实现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需要高技能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对广东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国际商务英语谈判》是高职国贸或应用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各方面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熟谙国际贸易知识和惯例、用英语进行商务交际和沟通的业务能力。专业性和实用性强,学业完成后可以立即应用于商务工作中。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运用于教学,易于学生接受学科知识,促进其学会学习,提高其职业能力。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内涵及具体体现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学过程是学生的学习,不是教师的教导,其教学目标以追求学习最佳效果和以学生行为表现为标志;学习的成效在于学生行为的改变,即由内化而至外显的行为;每个单项学习的积累与各个部分的有机结合,组成一个行动整体;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学习能力,把具有模糊性的语言描述进行量化,采用模糊多级多元素综合评价方法。对评价标准的语言描述加以数量化,可更好地适用于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行动导向教学法(Handlungso rientierter Unterricht)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名行为导向教学法。在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建构主义已成为很多专业学科教改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涉及两个过程:“同化(assim ilation)”与“顺应(accommodation)”。同化是把外部环境中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整合到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顺应是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所提供信息引起个体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

行动导向实质是通过创设某种特定职业“情境”,让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制订与实施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行为模式,通过“动手”实践,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法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内核来组织教学内容,其教学内容具有跨学科特点。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理念的具体体现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能力本位教学法,由多种教学技术、手段、方法结合而成,不仅让学生“学知识”,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目前,遵循行动导向教学法理念而发展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项目教学。基本模式包括作为出发点的项目创意,教师提供资讯(设定目标/任务),即主题选定;为研究项目创意而产生方案,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在需要时教师提供建议;确定行为步骤及实施,学生以计划为核心,通过调查、实验及研究等行为,创造性地、独立地、自我承担责任地逐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项目结束、成果展示,检查、评价和讨论,对项目结果进行理论性深化,有意识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等。

2.模拟和表演。通常在一种创设的环境,如模拟办公室、模拟工厂里,学习职业所需知识。它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感觉,可以进行重复教学并随时进行学习评价和指导。表演是一种更高层次模拟,要求学生根据给定条件和模拟情境做出判定和选择。

3.案例研究。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更多责任,投入和参与更多。教师选择和组织讨论材料,选取适当案例。若没有现成的可覆盖所教内容案例,教师须动手撰写,并以一定程序来呈现之。学生对教师所提供事实和材料进行分析、讨论。教学中,学生可分组,同一案例分析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结论,案例教学不应有统一答案。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学生分析的逻辑性、反应能力、语言能力是否得到发挥。每一个个体都贡献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高洞察力,从教师及同学处获得反馈。教师创设近乎真实职业场景,缩短与实践差距。学生利用个人经验和知识习得,对案例分析研究进行学习,为实践做好准备。

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角色活动内涵,洞察对方角色心理,洞悉商务洽谈中角色的“为”和“位”,培养学生社交能力。角色扮演和案例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以“人”为中心,后者以“事件”或与人有关的“事实”为纽带。让学生通过对各种角色扮演和比较分析来学习,从而培养其社会能力、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5.头脑风暴。多人解决同一问题的练习。要确保有成果,最好先确定小组长,再明确解决何问题;解决流程和分工;练习多久;每人多久能完成何工作;由代表陈述小组讨论结果。

6.卡片式和闪光灯教学。前者是针对一些主观性问题或结论,学生将意见写在卡片上并钉在墙上;后者是学生围坐一圈,把问题精炼提出,每人表态语句不超过三句,不能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教学法对教学设计做相应调整。具体而言,教师教学设计更多表现为隐性,学生自主学习则表现为显性。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

本文以《国际商务英语谈判》课程项目四“参观产品展示室、商品交易会或商展”[2]为例来说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它的实施分为4个阶段:导入;实施;展示学习成果;学习评价。对应的行动分别是获取信息;制订与实施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4个行动构成一套完整的行为模式,学生在整个行动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个性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

(一)第一阶段 ——导入

教师创设职业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Before making buying decisions,our clients usually go to the show room s,commodity fairs o r exhibitions to look at the samp les,collect the catalogues of our p roducts.We need to comm unicate and sometimes even negotiate w ith the clients.So we have to learn some simp le exp ressions and sentences in this respect,such as:We have English descrip tions of the goods./We don’t have free samp les for this item./We shall send you the samp les and catalogues later.

The follow ing are the tips for Lead-in Questions.(引导问题)

Q1:Why should some peop le say that a showroom is the“face”of a company?

Q2:Is there any other functions of a showroom in addition to show ing your company and p roducts to your customers?

Q3:W hat are the some p laces other than show room s w here your companies can show your p roducts?

Q4:W hat w ill your clients usually do in the show room s of your companies,commodity fairs or exhibitions?

Q5:What can your do in return?

1.创设职业情境

Situational Information

卡特先生是英国XXX实业有限公司进口部经理。应广州XXX对外贸易公司邀请,前来参加广州交易会……前面的项目已交代,卡特先生应邀参加了专门为他安排的接风晚宴,拜访了广州 XXX对外贸易公司,并参观了公司的一个工厂。之后,作为他们日程表里的一项内容,卡特先生在白女士陪同下参观了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交易会上,他到处参观并认识一家中国电子产品生产商销售代表冯小姐。因为对一些电子产品感兴趣,第二天他打算去该生产商的展示室看更齐全的产品样品。

要求学生按每5人一组分组,每组分别模拟1个公司,4个出口商,4个进口商,以便组间进行业务往来。各公司分设名称、地址、电话、传真、网站等,另设经理1名,外贸业务员2名,跟单员2名。模拟公司贯穿整个课程学习,实行轮岗制。模拟公司法可让学生更快地融入职业角色和职业情境[3]。

Roles Sim ulation(Give some samp les,ask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s to illustrate&p ractice the Tasks.)职业情境设置:出口商邀请进口商参加交易会、商展或参观产品展示室(地域经济,一年两度的广交会和陶博会),想与对方进一步接洽业务。

Task 1:Suppose you are M s.Bai.You are going to show M r.Carter around at Guangzhou Fair.Try to comp lete the dialogue w ith some of the drills and exp ressions you have learned.(A t the entrance of the Guangzhou Fair)

Task 2:Suppose you are M iss Feng,the sales rep resentative of one of the Chinese electrical p roductsmanufacturers.You w ill meet M r.Carter at the Fair.Try to comp lete the dialogue w ith some of the drills and exp ressions you have learned.

Task 3:Suppose you are M r.Carter.You are at the show room of an electrical p roductsmanufacturer to see their comp lete line.Try to comp lete the dialogue w ith some of the drills and exp ressions you have learned.

2.明确任务

让学生明确工作任务和所处工作环境是职业情境设置的延伸。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总任务—“参观产品展示室、商品交易会或商展”;再根据总任务设置子任务:(1)注册公司和邮箱、制作和建设公司网页网站;(2)制作电子产品(佛山地域产品)的目录和报价单;(3)获取国外买家信息(每组找5家真实国外电子产品进口商信息);(4)撰写邀请函;(5)出口商给进口商发邀请函,致电确认参展事宜;(6)布置展示室和展厅;(7)在商展和展示室接待客人。

3.提供资料

教师把有用的必要信息提供给学生,例如子任务(2)是制作展品宣传资料——商品目录和报价单,教师可展示收集的真实展品宣传资料、光盘和包装袋等,让学生对其有直观认识。这样学生收集资料、制作展品宣传材料时就有了明确方向。导入阶段学生主要是获取信息,详细了解教师布置的任务和工作要求,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

(二)第二阶段——实施(工作计划和检查表格制定)

1.制定工作计划

要求学生根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和评价标准。工作计划包括小组长推选、人员分工、工作时间安排、任务完成方法和手段等。制定评价标准是为了控制工作质量。学生制定计划和评价标准时教师应该参与讨论并给予意见和建议。

2.实施工作计划

行动导向法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教师不再是课堂主角,而是协调组织课堂,充当咨询辅助角色。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其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按照计划在“模拟公司”展开工作,各司其责:注册公司和邮箱、制作公司网页或网站,上传产品,上网查找资料制作产品目录,查找客户资料,每个学生都有施展其个性能力的机会和舞台。随着对“贸易环境”的熟悉,学生逐渐培养起学习兴趣。工作过程中,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好奇、惊讶,他们就会提出问题,如邀请函应怎样写?如何布置展示室?如何准备参加商展和交易会素材及展品宣传资料?如何在展会上和展示室接待客人、与客人寒暄?学生提问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要学生学”变成了行动导向中的“学生要学”。

实施阶段主要是学生制定计划,做出决策,结合参加广交会(广州)和陶博会(佛山)等实习经历与体验,分析总结如何备展、参展,准备产品目录与报价单,然后实施工作计划。行动导向法中学生在执行计划时,教师在课堂巡视。教师适时提出问题,给予引导,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进行意义构建和创新。如学生在执行子任务(3)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如何获得国外客户信息”,然后组织学生做一个头脑风暴,让学生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当学生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时,教师给予指导。

(三)第三阶段——展示成果

工作完成后,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公司间交流总结、“经理”上台演讲、分析总结执行计划情况。各公司选派“业务员”上台模拟展会上和展示室接待客人情境。集体评价各公司模拟状况、找出优缺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等。教师参与点评,给出修改意见。展示成果也是在进行质量监控,可培养表达能力和工作能力,逐步把知识内化为能力。

(四)第四阶段——评价(评估总结)

学习评价即工作成绩评定。行动导向教学理论认为评价是多元性的,表现在:1.评价方式上,不仅用传统笔试、书面作业等方式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更强调运用完成工作任务方式,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评价标准上,对学习评价不仅局限于结果,对工作过程也进行评价,从而起到监督和控制质量作用,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整合而成的行动能力为标准评价学生是否达到职业要求;3.评价主体上,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

在《国际商务英语谈判》课程教学中,在学生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和课程知识框架后,要引导学生进行谈判方案和产品促销策划、制订策划案、出具策划书等,并且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对优缺点进行评判和补充,教师也要进行讲评和完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做对错判定,只对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述逻辑性等方面进行点评。这样做旨在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大胆尝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创新求变之基础。

根据以上原则,为便于教师对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价,也利于学生自我监督和评价,师生可以一起制定评分细则(见表1)。为了提高职业模拟程度,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增强成就感,还可以设置一些奖项,例如:最佳产品目录奖,最具创意公司名称奖等。获奖公司可以获得一笔奖金(分数)。这些可作为公司额外利润,经理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把这笔“钱”作为“奖金”合理分给员工。“单证员”负责记录公司收入和员工工资、奖金等。

表1 评分细则表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用导学提纲

每堂课结束后,教师要将下次的课堂内容以提纲形式先行发给学生。根据不同学时,项目可大可小。提纲中应有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处理。工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负责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通过项目实施,了解每一环节基本要求并把握整个过程。教师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点评,并融入知识点讲授。

(二)教师作用

行动导向法中教师是学习引导者、活动主持人。教师应抛弃旧的思维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把握好“度”,不要讲得太多,要把工作过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重新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充分信任、尊重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否则行动导向法只会流于表面。

(三)真实职业情境创设

行动导向法强调真实职业情境创设。这种“情境”不仅不与实际职业情境脱节,而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真实工作环节的再现。只有知道实际工作流程,掌握具体要求,教师才能根据职业要求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情境、布置任务、提出问题,也才可以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行动导向教学法对大多教师来说是个挑战,他们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做教师,缺乏企业实战经验,高职学校应给予教师更宽松条件,鼓励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

(四)课时和班级人数安排

在实施行动导向法中应注意以下两点:课时要充分;班级规模要小,最好不超过40人。行动导向法的关键是学生做,师生充分互动、讨论交流。而在传统教学法中,教师一节课就可以“灌”很多内容。只有课时充足,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做中学”。

(五)要分层次给学生下达行动导向

职业教育不是淘汰式教育,而是一种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式教育。教师下达的行动导向过于容易,学生会认为没有挑战性,失去学习兴趣;如果太难,又会产生自卑自弃心理,失去学习信心。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定不同层次的行动导向目标,从而所有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行动导向教学法克服了传统教学法不足,通过行为导向使学生在创设职业情境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建构知识体系,提高职业能力。在《国际商务英语谈判》教学过程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沟通能力和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业务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角色定位,注意创设真实职业情境和控制学生人数,以便充分发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 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32.

[2] 范新民.《国际商务英语谈判》课程实训教学设计——以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高等职业教育),2010,(3):51.

[3] 黄彦.国际商务专业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践[J].广东教育·教研,2007,(9):27-29.

猜你喜欢

导向教学法情境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不同情境中的水
“偏向”不是好导向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护患情境会话
犬只导向炮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