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诵教学技巧与情感分析

2011-06-22李慧敏

活力 2011年8期
关键词:真心朗诵教学

李慧敏

[关键词]朗诵;教学;真心

为什么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会多次在朗诵教学中被引用?为什么虽然无奈还必须不厌其烦地讲呢?这要从讲堂上面对学员们使用一切可能被利用的摄录设备(摄像机、录音机、手机)“录”课说起。

近几年,常乐于收到邀请为大学、主持人提高集训、全国朗诵考级、高考前培训、企业文化培训等机构讲授文艺作品演播、朗诵、语言表达艺术相关内容。学员们对语言艺术的热爱,对教师的信任和热情,每一次我都很享受教学相长的过程,大家越是信任,就越是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然而,有一种尴尬却怎么也无法躲避,而且必须要面对,那就是上面提到的“录”课。记得有一次也是较夸张的一次,一进讲堂就感到现场热的气氛超出以往,当走上讲台,除了学员们热情洋溢的目光,扑面而来的还有那许多先我一步占据了讲台的录音机、手机等“录课”设备,它们早已整装待发;再抬头看,最后面两排摄像机隆重的专业化的支在了三脚架上对着讲台……我笑了,向大家说:“今天改新闻发布会啦?”一时无语,面面相觑,忽然有人反映过来,大家随之而笑。请大家落座后,无奈之下我又一次不厌其烦讲了那故事,仍语重心长:“大家可能记得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朝飞将军李广出猎,大队人马夜路行进,飞将军忽然发现路边草树晃动,他判断是只猛虎,说时迟,那时快,飞将军迅速举箭、箭出、命中,拦腰穿透了大兽,箭也牢牢地叉在老虎身上,飞将军欲拔箭抬虎,却大惊:这怎么不是虎,竟是一块虎型巨石?!飞将军诧异:‘我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再射,可出去的箭被巨石弹得杳无踪影……”故事讲完了,我请大家解悟其中的含义,又是面面相觑,少时,有学员试探着理解说:第二次射箭没成功是因为有杂念了,不专心了。大家附和,我说,我更愿意理解第一次是一念真心。一念,是指只有一个目的,没有别的念头或想法,形容专心只做一件事。“真”字在词典中的解释是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真诚,真心。我接着说真心是人的本能,是人本来具足的能力及能量,只是我们对它没有足够的认识。飞将军本能的一念真心可使竹箭穿顽石,可见这一念真心的能量,大得不可思议,它属于每个人。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倾力研究这样的课题—— 宇宙的形成,也就是研究宇宙是怎样产生的,美国科学家经多年用数学演算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宇宙是爆炸产生的,是一个叫做原点的东西爆炸形成了宇宙,还特别告诉大家原点有多大——一个头发丝的横断面能装一百万亿、亿、亿个原点。这样的体积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爆炸不知从何时开始, 也不知何时结束,如果非要给这个原点一个直观的定义那可视为它是一种能量。若依照传统文化经典的解释会对原点说的更清楚更明了——它“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是心念,是起心动念。我们不难理解原点就是念头。科学为我们证明了这种心念的能量大得能形成宇宙,那么反观李广射石给我们的启示那是很深的,毫无疑问,一念真心蕴涵无尽的能量,虽不可思议却是自然规律、客观事实。科学为我们建立了信心,求证了方法,我希望大家不要期待课后三心二意地反复听录音、看录像,放下各种摄录设备,也就是放下不专的二心,用一念真心倾听,用一念真心领悟, 就在课上解决问题,相信自己,你会看到一念真心化腐朽为神奇,你会相信,一念真心会帮你敲开朗诵艺术之门。

那次课上和学员们研习的作品是当代著名诗人、评论家余光中的诗《乡愁》。

余光中,祖籍福建,1928年生于南京,曾就读于金陵大学、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湾,曾赴美进修,后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一生围绕思乡著有许多诗文,被称为“乡愁诗人”。这首家喻户晓的《乡愁》情深深意切切,淋漓尽致地道出了一个游子梦牵魂绕归故里的思乡情和中国情。诗中一枚邮票、一张船票、一方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浓缩了诗人漫长的望乡之悲旅;我们仿佛听得见他那绵绵的低诉,我们看得到他满含泪水望穿了的双眼; 随时间的脚步从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他一路走来,把对母亲、妻子的思念与对祖国的巨大之爱浓浓地融在了一起。所以,我们在朗诵这篇作品时要真切体会他曾说的“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的肺腑之言,从中体会炎黄子孙对母亲、对祖国的孝道。

语言表达艺术是个实践的活动,在完成了对作品体裁、背景、结构、写作手法的理解分析,特别是思想情感的挖掘之后,我要求学员们根据案头工作开始实践。一位来自福建40多岁的学员率先为大家朗诵这个作品,当他进入第三段“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时,用了更加高亢洪亮的声音,呐喊一般。朗诵结束他回到座位我问他:“你感动了吗?”他答:“感动了”。我问大家:“你们感动了吗?”大家犹豫,答:“没有。”于是我带着大家一起做点评。艺术创作是情感活动,是内心世界真情实感的记录和表达;首先要肯定这位学员的自信,感谢他与大家示范分享,也看得出他在努力表达着他的理解和感受,但是他的朗诵中除了技巧方面的问题,还存在着最重要的、最致命的问题,那就是行走于诗文的字面,似乎感动、似乎深情,不缺抑扬顿挫、不少启承转合,但他用的的确不是真心,是“伪”深情、“伪”感动,追求外在的所谓技巧伪饰了对作品根的也就是内容的挖掘不足,所以不感人,行话称这为“花架子”。每个作品都是作者社会实践、生活感悟、心路历程的概括或总结,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淌,那我们在进行二度创造时,要依据理性分析进行感性表达。因“花架子”的表演方式它具有普遍性,又是根儿上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强调,要重视。有学员提问有没有解决的办法,答案是肯定的。记住一个创作原则:内容永远大于形式,形式永远服务内容,创作起始要贯穿真诚。

在现实中,我们每天面对高楼大厦钢筋水泥,高强度的工作,高压力的生活,我们的心不再柔软,变得刚强难化,距离本性的人之初渐行渐远,这种冷漠、麻木甚至自私,也阻碍了我们不能纯善纯真的体恤同事、朋友甚至父母亲人,同时也阻碍了我们真诚的体会并走进文学作品;刚刚我看到了大家的感动,听到了你们的抽泣,这是什么在起作用?真心啊!这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根,也是我们从事艺术创作的根。这个根决定你未来的艺术境界乃至艺术成就。所以《乡愁》中诗人从对自己母亲的思念进而升华为对祖国母亲的大爱,这种慈悲的流淌怎能不发自真心,一念真心!所以,希望大家常常有点感动、发点善心、怜悯心、同情心、宽容心,一定要呵护好我们的心,感恩父母给我们生命,给我们的一切。在前面我要求大家体会余光中这首诗里的孝道,他感念母亲,感念祖国,他是妈妈的孝子,也在为祖国母亲尽着大孝。中国的教育是孝的文化,从“教”的字面我们可直观它的含义,孝和文的融合。这是教育的根,通过孝行开启心智,焕发真心。从孝行入手焕发真心——爱心,仁心,以此引领我们达到朗诵艺术的最高境界。有了这样的学习经验和创作理念,我们后续朗诵技巧的训练才不会偏离追寻艺术真谛的轨迹,才能有的放矢,我们对朗诵艺术的研习才会有根可依。□

(编辑/穆杨)

猜你喜欢

真心朗诵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园大班散文渗透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享受快乐,感受真心
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