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口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2011-06-20王丹丹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上海200135

物流科技 2011年7期
关键词:吞吐量环境影响排放量

王丹丹 (上海海事大学 物流研究中心,上海 200135)

港口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王丹丹 (上海海事大学 物流研究中心,上海 200135)

在引入绿色理念的基础上,定量分析港口对经济贡献的同时加入对资源消耗的占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形成新的投入产出港口评价体系,对港口发展做出多维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港口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协调分析,为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数据支持。

港口;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港为城用,城以港兴”充分体现了港口对城市的重要性,但是港口的快速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资源占用、环境污染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学者在第四代港口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五代港口的概念。第五代港口在前面四代港口功能的基础上侧重于港口的生态功能和港口的可持续发展。第五代港口注重港口的效率和绿色效益,因此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提出并建立港口的绿色评级指标体系是指引港口向绿色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1 研究基础

1993年在联合国贸易开发会议 (UNCTAD)上提出了港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推动了港口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全面展开;Brooke首次提出应用绿色理念建立环境影响评估程序并对港口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因子进行总体分析[1];Georgison等人提出了应通过制度改革实施加拿大最大港口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2];Tamura等人指出了21世纪的港口发展战略应强调土地保护和环境友好的重要性[3];Goulielmos指出了港口运营时导致的交通运输和环境之间的冲突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4];郭保春,李玉如对纽约新泽西港的绿色建设进行了分析[5];卢勇、胡昊对澳大利亚悉尼港从七个方面建设绿色港口进行了分析[6];陈岩在 《论第五代港口》提出了第五代港口的定义,指出第五代港口在前四代港口功能的基础上,注重港口的效率、绿色和低碳[7];凌强以上海港为例对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中只对环境方面的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却没有涉及到港口的经济效益[8]。

总结以上关于港口绿色化的研究来看,有的是解释了绿色港口的定义,更多的关于如何打造绿色港口,还没有对绿色港口进行综合评估的研究,但是只有对绿色港口进行综合评估才能从数量上分析港口绿色发展的程度,从而能更好地为港口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的依据。

2 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1)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相结合的原则

港口的绿色评价不能只片面的考虑港口的经济效益或者环境影响,以往对港口的评价只关注港口的经济效益,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评价观点;也有绿色港口的评价只包含了港口的环境影响,这也忽略了港口的主要作用是经济发展,因此把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综合起来才能促进港口协调、可持续发展。

(2)精益原则

在精益思想里,浪费即是污染,这种思想在评价港口里也是完全适用,港口的大规模开发而又没能充分利用同样也是一种污染。

(3)针对性原则

基于绿色理念的港城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针对港口产业与城市互动关系的性质和特征,兼顾二者互动关系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保证所选指标的可行性及代表性。

(4)综合性原则

由于受到实际操作性的制约,指标体系的规模不宜太大,因此所选指标应具有尽可能大的集成度,尽可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港口产业作用结果的特征,因此设立指标体系时,必须认真筛选,避免重复,充分考虑指标的量化及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尽量选取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性指标和主要指标。

(5)可比性原则

指标体系应符合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可比原则,尽量采用可比性较强的相对量指标和具有共性特征的可比指标。同时,还应明确各指标的含义、统计口径和范围,确保数据的可比性。

(6)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港口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指标体系不但要有能反映现状的静态指标,而且要有反映其发展趋势的动态指标,做到动静结合,更好地反映港口经济发展与环境影响协调发展的整个过程。

2.2 指标的选择

港口产业评价指标包括港口经济效益和港口环境影响两类指标,分别反映港口产业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程度。

(1)港口经济效益指标

港口经济效益指标反映港口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性。通过这类指标既能体现港口企业生产经营水平的具体成果,又能体现港口产业对经济效益所做贡献的程度。

第一类:反映港口对就业的带动效益指标——港口就业效益。港口提供就业比例,政府部门以及港口产业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数与城市总就业数之比。

第二类:反映港口产业对经济贡献的指标——港口经济贡献率。港口经济贡献率是评价港口在城市经济增长中作用大小的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包括港口产业直接和间接地对城市整个社会所创造的经济贡献值。

——港口绿色GDP贡献率,港口绿色GDP把港口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质量退化纳入核算范围,也就是将港口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质量退化的影响量化,并将其从港口对城市的经济贡献中扣除。港口绿色GDP贡献率=港口拉动绿色 GDP/城市 GDP[9]。

——万吨吞吐量的经济贡献率是衡量港口生产效率最主要的指标。因为吞度量和经济贡献率正比例关系在逐渐钝化,仅仅是港口吞吐量已经不能有效衡量港口生产的效率。

(2)港口环境影响指标

港口环境影响指标反映港口产业因占用城市资源和排放污染物而对城市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程度。

第一类:反映港口产业对城市资源占用程度的指标,由港区占用耕地的比重、单位岸线年吞吐量、万吨吞吐量用水量和万吨吞吐量能耗量4个指标组成。

——港区占耕地面积比重。反映港口生产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占用程度,间接反映了港口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争用土地的状况。

——单位岸线年吞吐量。指港口货物吞吐量与生产用码头长度之比,反映港口对岸线资源的利用情况。

——单位堆场年吞吐量。指港口货物吞吐量与生产用堆场面积之比,反映港口对港口堆场资源的利用情况。

——万吨吞吐量用水量。指港口产业总用水量与货物吞吐量之比,其中港口产业总用水量包括港区用水量和临港工业用水量。该指标可用于评价港口产业的水资源利用率,反映港口产业的宏观用水效率情况。

——万吨吞吐量能耗量。指港口产业总能耗量与货物吞吐量之比,其中港口产业总能耗量包括港区能耗量和临港工业能耗量。该指标反映了港口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直接体现了港口产业的能源利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二类:反映港口产业排放环境污染物情况的指标,由单位货物吞吐量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来表示,包括万吨吞吐量废水排放量、万吨吞吐量废气排放量和万吨吞吐量废固排放量、港界噪声达标率4个指标。

——万吨吞吐量废水排放量。指港口产业废水排放总量与货物吞吐量之比,其中港口产业废水排放总量包括港区废水排放量、到港船舶废水排放量和临港工业废水排放量。

——万吨吞吐量废气排放量。指港口产业废气排放总量与货物吞吐量之比,其中港口产业废气排放总量包括港区废气排放量、到港船舶废气排放量和集卡车废气排放量和临港工业废气排放量。

——万吨吞吐量废固排放量。指港口产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与货物吞吐量之比,其中港口产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包括港区废固排放量、到港船舶废固排放量和临港工业废固排放量。

——港界噪声达标率。港界的噪声主要是船舶 (包括汽笛)和装卸机械、运输机械产生的噪声。

2.3 评价体系的结构框架

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本文研究的目标,以及对以上指标进行分类处理,最后建立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3层指标体系共10个评价指标,共同构成了递阶层次结构 (见表1)。

表1 港口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3 评价模型的选择

3.1指标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对指标权重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是把评价目标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有序的子目标;然后,根据实际经验和标杆对比逐级确定每一层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并赋予定量数值。其基本原理是:对于每一层评价指标,进行两两对比,确定一个判断矩阵,把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分量作为该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然后通过矩阵的基本运算,得出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3.2综合评价——线性加权法

目前,常用的系统综合评价方法较多,这里按照线性加权法综合评价港口指标体系线性加权法综合评价。首先确定每个指标评价的标准值,并根据标准值确定港口每个指标的得分。然后将每个指标的评价得分分别与其指标的权重系数相乘,加总后即为综合评价结果。该方法可公式表示:

式中,U表示综合评价的加权得分,wj表示第j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pj表示第j项评价指标的得分,n表示评价指标的个数。

3.3 港口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协调分析

设F(X)表示港口经济效益综合指数,F(Y)表示港口环境影响综合指数,因为港口环境影响是负面指标,在计算时要进行正向化。港口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协调分析就是分析港口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影响是否匹配。

F(X )与F(Y)的离差越小越好, 用离差系数[10]表示为:

而CR越小越好的充要条件是:

4 结 论

港口的绿色评价对世界港口的发展具有一定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从世界港口发展来看,这表示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世界港口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或者说为第五代港口奠定了衡量基础。二是从理论上,要求港口理论基于绿色可持续理念的新发展。三是从实践意义来看,对港口进行绿色评价意味着我国港口的战略规划、设计、运营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不能只注重港口的硬件扩张和吞吐量的增加,更要关注在实现环境效益的基础上提高港口对经济的贡献。对于我国港口而言,特别是宁波——舟山港、上海港、深圳港等在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上已经进入了世界港口的前列。但是,由于中国港口在污染方面相对美国、欧洲、日本、澳洲一些发达国家港口更严重,所以完善港口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港口进行绿色评价更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这是我国与时俱进的需要,也是我国展现大国形象的一个切入点。希望我国港口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对世界港口建设进而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1]Brooke J.Environmental Appraisal for Ports and Harbours[J].Dock&Harbour Authority,1990,71(820):89-94.

[2]Georgison J P,Day J C.Evaluation of the Role of Port Administration in Comprehensiv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Canadian Coast the Example of Vancouver[C]//Proceedings of the 7th Symposium on Coastal and Ocean Management Part 4,Long Beach,1991:3106-3121.

[3]Tamura I,Ouchi H.Aiming at Port and Harbor Technology Mild to Human Beings and the Earth.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 on Coastal and Ocean Management[Z].Coastlines of Japan II,New Orleans,1993:330-336.

[4]Goulielmos A M.European Policy on Por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Global Nest:the Internat ional Journal,2000,2(2):189-197.

[5]郭保春,李玉如.纽约——新泽西港绿色港口之路对我国港口发展的借鉴[J].水运管理,2006(10):8.

[6]卢勇,胡昊.悉尼港绿色港口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航海,2009(1):72-76.

[7]陈岩.论第五代港口[J].中国集体经济,2009(7):114.

[8]凌强.上海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港口科技,2010(1):4-6.

[9]赵伟娜,王诺.港口对城市的绿色经济贡献率[J].水运管理,2007(10):10.

[10]申金山,宋建民,关柯.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与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13(5):10-12.

Preliminary Study on Green Appraisal System of Port

WANG Dan-dan(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Logistics Research Center,Shanghai 200135,China)

With introduction of green idea,add resources consump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influence to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ort economical contribution,hence forming new puts-outs appraisal system of port,mak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or the port development and coordination analysis between economical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on the basis of appraisal,so as to provide a guide for por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rt;green;evaluation;indicator system

U691

A

1002-3100(2011)07-0068-04

2011-04-21

王丹丹(1986-),女,安徽亳州人,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吞吐量环境影响排放量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2017年3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Ⅱ部分)
江苏省火力发电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
2014年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