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火燎原——崇阳县高效课堂改革剪影

2011-06-19侯辛锋汪俊世

湖北教育 2011年12期
关键词:崇阳崇阳县港口

◎/本刊记者 侯辛锋 特约通讯员 汪俊世

>>崇阳县港口中学的高效课堂。

上课铃响了,记者推门走进九年级某班的教室。教室里一派热闹景象:学生六个一组围坐一圈,六颗脑袋正凑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一位年轻教师面带微笑穿梭在各组之间,不时停下来侧耳倾听学生的讨论。很快,各小组陆续有人到黑板上板书本组的讨论结果。年轻教师看了一眼手表,说:“合作探究结束,下面进入交流展示环节。”话音一落,教室里马上安静了下来。第一小组的两位学生走上讲台,“我们代表本组交流展示……”

这一幕不是发生在杜郎口中学,而是崇阳县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港口中学。上课的年轻教师叫吴雨金,是这所学校的校长。

慕名到港口中学采访,缘于崇阳县教育局的极力推荐。崇阳县教育局局长龙志凡说:“我们不仅有现代化的教育城,也有现代化的高效课堂模式。教育城保证了崇阳的孩子享受当下的幸福生活,高效课堂却培养崇阳的孩子追求成功和终身幸福的品质。以港口中学为代表的几所课改学校,将为崇阳县全面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引进课改的火种

课堂改革首先应该改变教师。然而改革必然会遭遇阻力:教师在传统课堂中成长,又在传统课堂的讲台上施教多年,他们或者不愿改,留恋一本教案管一辈子的旧时光;或者不敢改,担心改低了分数,改降了升学率,改失了生源;或者不知道怎么改,理不清思路,找不到出路。

无论哪种阻力,都可以从信息闭塞上找到原因。应该打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流进来;应该打开大门,去看看真正的高效课堂是怎样的面貌。

“观念不转变,推行课堂改革举步维艰,甚至会引起教师的反感和抵制。所以改变教师的观念,尤其是校长的观念很重要。教育局要做的,就是一轮一轮地进行培训,让课改观念深入人心。”提起课堂改革的推进,龙志凡一针见血。

崇阳县教育局专门设计了培训方案,在更新教师观念上做文章。一是每年选派一批优秀校长到北师大、华中师大参加高端培训。高端培训重在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传授方法,让校长放眼看全国、全世界的教育发展趋势。二是聘请教育专家到崇阳对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培训。教育名家魏书生、叶平、雷万鹏、赵丰平、杜金山、卢志文、桂贤娣等先后被请到崇阳讲学,培训教师达5000人次以上。三是建立与武汉市汉阳区对口交流合作机制。选派校长、班主任到汉阳区挂职锻炼、跟岗学习,同时汉阳区选派教育专家、骨干教师到崇阳讲课。

吴雨金参加了所有这些培训。“从教这几年,我一直很痛心。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学生眼里成为一种痛苦煎熬和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一步步恶化,甚至成为敌对关系。我早感觉课堂非改不可,却不知道怎样改。”

在位于汉阳区的武汉市第二十三初级中学挂职锻炼,让吴雨金找到了出路。2010年10月,吴雨金随第二十三初中考察团一起到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等课改名校观摩学习。仿若黑夜中迷失许久的人突然见到了光亮,吴雨金异常激动,他知道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已经找到了答案。吴雨金带着1000多元的书和光碟回到了学校,潜心研究,思索着如何打造港口中学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

2009年8月,崇阳县新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汪亚雄接受了北师大高端培训的精神洗礼,“从北师大回来,我有一个强烈的想法,二实小如果还沿着传统课堂的老路走,那我们实在对不起这崭新的教学楼,对不起教室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新学校实施新课改,这是再好不过的机会。”

点燃课改的火花

第二实验小学教师队伍非常年轻,传统课堂的包袱不重。汪亚雄强力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同时注意循序渐进。短短两年多时间,学校课堂实现了由常规课堂到有效课堂再到高效课堂的大跨越。

在汪亚雄看来,高效课堂应具备如下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与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停留在对知识的简单掌握上,而是以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为重点。在把握高效课堂特征的基础上,学校确定固定活动时间,各学科每周开展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以“高效”为标准互相评课,促进课改向纵深发展。

天城中学同样采取了渐进式的课堂改革。早在2007年,校长王锡标已经在为改变传统课堂寻找出路。当年下半年,王锡标带领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到湖南省汨罗市罗城学校参观学习,全方位了解了“三步三主”课堂教学模式:“三步”即整个课堂由自学达标、点拨构建、拓展升华三个步骤组成;“三主”即自学达标环节以学生“懂”为主旨,点拨构建环节以学生“会”为主导,拓展升华环节以学生“通”为主线。当时,学校教师平均年龄为45岁,学校领导层一致认为,“三步三主”课堂模式既落实了学生主体地位,又不像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一样“激进”,不致引起教师“过激”反应,值得推广。经过宣传发动、小范围试点、备课组长和青年教师跟进等步骤,学校于2009年下半年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三步三主”课堂模式。

与前两所学校不同,港口中学的课堂改革可以用“剧变”形容。从山东回来,吴雨金很快构建了港口中学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135高效课堂”,并在全校推行。开会动员,请教师观看课改名校的课堂实录,效果都不太明显,许多教师仍处于观望状态。身教重于言教,经过一番周密准备,吴雨金亲自为全校教师上了一堂课。这堂课从导学案编制、学生分组的课前准备,到目标展示、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达标测评、总结反思的课堂流程,已形成较完整的体系,是“现实版”的杜郎口教学模式。一下课,许多教师把吴雨金围了起来,教务主任姜志刚兴奋异常——这正是他一直追求的理想课堂,如今它实实在在地呈现在了自己眼前。很快,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庞智勇也加入了课改行列。

今年3月28日,吴雨金带领全校42位教师和12名学生到江西武宁宁达中学,深入课堂,与课改名校的师生面对面交流。交流中教师的疑虑被打消了,课改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课改也不会改低学生的分数;学生被震撼了,原来课堂还可以这么热闹、活泼,原来课堂也可以学生讲教师听。从宁达中学回来,学校面貌很快改变了: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了课改中,而学生比以前更加“理直气壮”地做起了课堂的主人。

学校通过每周的行政人员扩大会、全体教师培训会、集智备课会、班主任小组建设总结会和各科教师参加的班会来不断推进和完善“135高效课堂”模式。现在,吴雨金对“135高效课堂”有四种解读(解读一:一个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三个特色——大容量、高效率、快节奏;五个环节——明确目标、预习导学、展示交流、达标测评、总结反思。解读二:课堂上教师讲不超过10分钟;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展示30分钟;测评巩固5分钟。解读三:学生自主学会50%;合作讨论学会30%;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会10%。解读四:让30%的学优生教会55%的待优生,50%的待优生帮扶15%的学困生,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效果),不同的解读代表着不同的教育视角,但都指向同一个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助推课改的火势

2011年5月26日,崇阳县教研课改现场会在港口中学召开。吴雨金作典型发言,港口中学教师为参会人员上课改汇报课。龙志凡充分肯定了港口中学的“135高效课堂”,要求各学校大胆创新,深入课改,打造高效课堂。

崇阳县教研室组建了以教研室为龙头,包括中心教研组、学校教研组和学科备课组的教研网络,经常性地组织各学校教师开展集体备课、集体教研、交流学习等活动,进一步宣传课改理念,推广课改经验,引导更多的学校、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改中来。不少学校也在身边典型的示范下,启动了高效课堂改革,青山中学、众望初中等学校纷纷向港口中学、天城中学这些先行者取经。

星星之火,终将燎原。对崇阳教育的未来,龙志凡充满了信心:“触及素质教育核心的高效课堂改革很快将全面启动,我们将以此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实现崇阳教育的优质高位均衡。”

猜你喜欢

崇阳崇阳县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等天晴的时候
崇阳《双合莲》的自由抗争与诗性传统
港口上的笑脸
“天府之城”的涅槃新生 崇阳县住建局擦亮城市风貌
毛竹发笋与幼竹生长规律研究
惠东港口
大力实施商标战略 建设鄂南品牌强镇——崇阳市天城镇发展纪实
Love and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