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0kV干字型转角塔静力极限覆冰厚度研究

2011-06-13刘春城李霞辉刘法栋毛绪坤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铁塔杆件屈曲

刘春城,李霞辉,刘法栋,毛绪坤

(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12)

在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中,杆塔建设费用约占本体投资的30%以上,直接决定着线路的经济性[1]。而近年来覆冰倒塔事故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2]。

本文采用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ansys,以某电力设计院设计的220 kV干字型转角塔为例,建立计算模型,进行特征屈曲分析和考虑结构初始缺陷的非线性屈曲分析。计算时考虑覆冰有风工况,风速为10 m/s,冰厚取10 mm、15 mm、20 mm,风向为90°,得出结构在各种情况下的应力和位移值,分析其各杆件在不同荷载下力学性能的变化。

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输电塔采用桁梁混合模型建模,弦杆和主腹杆选用ANSYS中Beam188单元模拟,次腹杆则由杆单元Link8来模拟,梁单元围成铁塔的整个框架。铁塔主材为Q345B角钢,斜材和辅助材为Q235B角钢材料;导线型号为LGJ-300/40,地线选用JLB40-150;水平档距450 m,垂直档距550 m;转角度数为20°。模型见图1。

图1 转角塔模型三维视图

2 荷载施加

当具备了形成覆冰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后,风速的大小和风向对导线覆冰大小起重要作用[3]。所以本文考虑覆冰有风工况的作用。

将覆冰厚度折算为塔材的材料密度加载于铁塔上[4]。

导地线垂直荷载:

式中:δ为覆冰厚度;d为导、地线直径;Lv为线路的垂直档距。

导地线风载:

式中:v为风速;κ为风压不均匀系数;usc为导、地线体形系数;LP为线路水平档距;α为风向与导、地线之间的夹角。

杆塔风荷载:

式中:uz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us为体形系数;βz为风振系数;Af为构件承受风压投影面积计算值,取B类地貌;W0为基本风压。

转角塔考虑电线不平衡张力和角度荷载作用:

图2 转角塔导线张力示意图

电线张力:

角度荷载:

不平衡张力:

式中:σ为电线悬挂点处应力;A为导、地线横截面积;T1、T2为顺线路方向电线张力;α1、α2为杆塔两侧线路方向与杆塔横担垂向的夹角[5]。

3 结构极限覆冰厚度及其可能对应的极限状态准则

对于输电铁塔这种由n个单元组成的结构,一个单元的失效并不能导致整个结构的破坏。取整体结构失效时对应的覆冰厚度为极限覆冰厚度[6]。按照《高耸结构设计规范》[7]要求:自立塔按非线性分析时,以风载为主的塔顶位移不应超过其高度的2%,以地震荷载为主的位移不应超过其高度的1%。考虑覆冰有风工况作用,所以本文将塔顶位移为塔高的2%作为位移收敛条件。极限覆冰厚度可能对应的极限状态准则为:

(1)如果覆冰厚度达到极限值时,ANSYS运算收敛,顶点位移达到刚度要求,极限状态准则为位移准则;

(2)如果覆冰厚度递增某一值时,顶点位移小于塔高的2%,ANSYS运算不收敛,极限状态准则为稳定性准则;

(3)如果覆冰厚度达到某值时,顶点位移未达到刚度要求,ANSYS运算收敛,但个别杆件的应力大于屈曲应力,极限状态准则为屈曲强度准则。

4 结构的非线性屈曲分析

4.1 特征值屈曲分析

特征值屈曲分析能够预测结构的理论屈曲强度,优点是仅考虑线性行为,即可获得结构的临界荷载和屈曲模态,并可为非线性屈曲分析提供可供参考的荷载值。

特征值方程为:

式中,λi为第i阶特征值;{∅i}为特征向量,是相应该阶屈曲荷载时的结构变形形状;[KE]为结构的小位移(即弹性)刚度矩阵;[KG]为参考初应力矩阵[8]。

4.2 非线性屈曲分析

对于输电塔结构,在分析时应考虑其大变形作用,考虑其初始缺陷,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跟踪非线性平衡路线的应用较多、效果较好的方法是柱面等弧长法。迭代过程中,这里选取荷载收敛准则[9]为收敛与否的判据:

式中:{g}为节点不平衡力向量;{q}为参考荷载向量;β为参数,可取10-5。如果迭代次数已经超过某一预定的最大值或位移向量越来越大,则视为发散。

本模型采用增量加载方式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得到各阶屈曲模态图见图3。

图3 转角塔特征值屈曲变形图

第一阶屈曲变形发生第一段塔身处,说明此处构件最易发生局部失稳变形;从多阶屈曲模态可以看到,塔身梁单元易发生变形,斜材支撑的变形作用较大;由此可以得出杆件失稳是铁塔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增量加载覆冰厚度,对输电塔模型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当刚度矩阵奇异,结构出现瞬间大位移变化时取该厚度为极限覆冰厚度。可以得到铁塔在不同覆冰厚度作用下所对应塔顶横向位移值,见图4。

由图4可以得到该塔极限覆冰厚度为18 mm。

图5为转角塔在覆冰有风工况下的变形图,塔身的扭转变形比较明显。

由非线性屈曲分析得到不同覆冰厚度时各杆件的应力,当10 mm覆冰时,各杆件均未达到屈服;迎风面塔腿主材由于导线张力作用,弯矩相对较大;塔顶横向位移最大,为212 mm,不超过塔高的1%。当15 mm覆冰作用时,塔腿处杆件应力超过其屈服强度,受扭变形较明显,说明塔腿处受到导地线张力影响比较大;塔身主材部分杆件达到屈服,随着覆冰厚度增加,塔身的危险杆件逐渐增多;20 mm覆冰工况下,ANSYS运算不收敛,按分布加载方式施加导地线张力,在18 mm覆冰加载时出现刚度矩阵奇异,塔腿和塔身受压主材杆件大部分已达到屈服强度,且位移突然增大,说明此时结构失稳破坏,塔顶位移为492 mm,已远远超过了塔高度的1%。

5 结 论

(1)本文转角塔最终破坏是由于大部分杆件屈曲而破坏,而整体失稳时塔顶位移还未达到规范规定的2%,属于整体稳定性破坏准则。

(2)由于转角塔受到较大的导地线角度荷载作用,当覆冰和风荷载较大时,塔腿处所受弯矩较大,易造成杆件失效,成为结构的薄弱部位,抗冰设计时应加以注意。

(3)进行了铁塔屈曲分析,得出了临界覆冰厚度和屈曲变形图,为评估铁塔的稳定性和结构优化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1]杨靖波,李正,杨风利,等.2008年电网冰灾覆冰及倒塔特征分析[J].电网与水力水电进展,2008,24(4):4-8.

[2]蒋兴良,马俊,王少华,孙才新,舒立春.输电线路冰害事故及原因分析[J].中国电力,2005,38(11):27-30.

[3]熊铁华,侯建国,安旭文.覆冰、风荷载作用下南方某输电铁塔可靠度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2011,44(2):207-211.

[4]田琪凌.500kV高压输电塔覆冰承载能力分析及塔型优化设计[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5]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6]熊铁华,侯建国,安旭文,李峰.覆冰荷载下输电铁塔体系可靠度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10):8-13.

[7]GB50135-2006《高耸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8]王新敏.ANSYS工程结构数值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9]李雪,李宏男,黄连壮.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倒塔非线性屈曲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9,28(5):111-114.

猜你喜欢

铁塔杆件屈曲
东方铁塔:氯化钾产品供应紧张
基于临时支撑结构的杆件初弯曲对其轴压性能的影响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塔式起重机拼装式超长附着杆设计与应用
磁与铁的故事
加劲钢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屈曲模式分析
KD379:便携折叠式衣架
某网架杆件弯曲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基于QT的跨平台输电铁塔监控终端软件设计与实现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