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组PBL带教模式在针灸推拿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11-06-08樊远志王健雄吴耀持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伤科分组针灸

樊远志,王健雄,吴耀持



分组PBL带教模式在针灸推拿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樊远志,王健雄,吴耀持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上海 200233)

探讨分组PBL带教模式在针灸推拿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根据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组织结构特点,将本科实习同学分阶段在“门诊部”和“住院部”进行PBL带教,并与传统实习带教方法进行比较。分组PBL带教保证了针灸推拿教学计划的实施,增强了科室对同学工作和学习的管理,提高了同学的临床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门诊部”和“住院部”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工作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对本科同学进行分组分阶段的PBL教学,与传统师生“一对一”教学方法比较有着很大的优越性,更符合临床教学实际,将对临床教学的深化改革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针灸学;推拿;教学形式;分组PBL带教

针灸推拿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中医学分支,历代医家对此都有明确认识。对于中医学生来说,临床实习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也是了解社会、深入患者、提高自我综合素质的好机会,而作为教学医院的带教老师,通过临床教学,既可在专业知识方面教学相长,又可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管理水平以及沟通能力和责任心。为了中医学能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扬,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此作出努力。我们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根据自身组织结构特点,自2008年开始对在我科实习的针推专业本科同学进行了分组分阶段的PBL教学法尝试,现总结如下。

1 教学对象

以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实习的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同学为研究对象,按来院实习时间分为传统带教组、PBL带教组。两组同学均同级同班,理论课授课均由同一批教师完成,具有可比性。

2 分组教学及组织结构

2.1 传统带教组

2008年以前针推伤科实行带教老师与同学“一对一”传统带教模式,每批次带教同学4~6人,实习时间8周,同学在实习的全过程由科室指定带教老师进行带教、考核及评定。同学在科室期间的学习大纲和内容计划,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及教务处安排,针推伤科教学组根据此计划有重点地实施临床带教任务。

2.2 PBL带教组

2008年以后针推伤科实行分组PBL带教模式,每批同学4~6人,实习时间8周,入科后分成“门诊部”和“住院部”两组,每组在各部实习期为4周,期满后两组调换岗位。“门诊部”和“住院部”有各自带教教师小组,各带教组教师以组为单位,由年资较高的医生担任组长,统一管理该组同学在本部的实习全程。各部实习期满后进行本部的技能和综合评定(具体步骤见文章第3部分)。

2.3 带教结构、职能及实习考核

市六医院针推伤科“门诊部”和“住院部”医生以组为单位对同学实行管理,各组医生3~4人,设组长1人,针推伤科带教由高、中、初级职称医生组成。带教老师负责组内同学实习计划的落实,带教组长负责对同学学习质量和思想品德进行督查,制定教学计划,调整同学实习岗位及协调各部门日常工作等。同学们在针推伤科“门诊部”和“住院部”实习的最后一周,由各组组长协同带教老师以及其他成员,统一对同学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的考核。

3 PBL带教组具体步骤

市六医院针推伤科对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实习同学采用分组分阶段PBL模式的临床带教。所谓“分组分阶段”,是将同一批同学在入科时分成两组,各组同时在我科“门诊部”和“住院部”其中一部实习,各部实习期为4周,期满后两组调换岗位直到结束,总共8周。

3.1 “门诊部”带教方案

按照“观诊-助诊-试诊-探究问题-小组讨论-总结-应诊”的7段式教学模式,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3.1.1 准备阶段

首先建立基本的小组管理模式,同学设组长1人,负责组织和联络工作,同学不跟随指定带教实习,而是安排在具体诊室实习,每周有6个工作日(诊室医生每周有具体的作息时间表)。上岗前带教组长将对首次入科的同学集中进行约1课时的理论知识及相关内容培训(包括所在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及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医疗环境和医疗安全、患者隐私权、医患沟通、首诊负责制、转诊制度、消毒隔离、对同学的中医针灸知识掌握的要求等),使同学对未来的临床实习有充分了解和必要的心理准备。强调带教医生只能作为指导者、同学榜样的角色,只起监控、鼓励和调控的作用,为PBL模式临床带教的顺利实施打下扎实的基础。

3.1.2 观诊

每位同学跟随本组1~2位带教老师学习。在第1周该同学主要进行观察带教老师的工作为主(包括接诊和问诊、病史的书写、治疗手法的操作等)。

3.1.3 助诊

在第2周,该同学除了观察外,还要逐步进行协助诊疗的工作,例如在老师的指导下书写病例,取针和拔火罐等基础工作。

在观诊和助诊期间,同学需根据实习中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和门诊治疗情况,提出相关问题,之后同学小组长汇总各成员问题,并组织同学对所提问题进行教科书查阅和资料检索,围绕所选题目认真思考并记录。时间控制在2天内,在此阶段要求同学做好笔记,笔记内容包括问题答案提纲和心得。在问题讨论会上,小组同学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对各自查阅到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经过多次讨论和总结,归纳出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带教医生要在此过程中对小组讨论发生的偏差进行校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

3.1.4 试诊

在第3周,该同学在带教老师陪同指导下,进行初步独立应诊工作,例如接诊和问诊、病史的书写、中医的望问闻切和西医的体检、安全性高的治疗手法的操作等。

3.1.5 应诊

在第4周,带教老师有选择地让同学独立应诊某些病人,并完成全部的门诊医疗流程,由带教老师点评。

在试诊和应诊阶段,将组织2~3次问题讨论会,流程和方法同上。在本阶段,带教组老师将根据教学计划、实习进度以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准备相关问题向同学提问,同学要对所提问题进行查阅和检索。

3.1.6 小结

带教医生根据同学们在门诊工作的实际表现,给予评价及指导意见。

3.2 “住院部”带教方案

按照“提出问题-查房-探究问题-小组讨论-总结”的5段式教学模式,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3.2.1 准备阶段

首先建立基本的小组管理模式,同学设组长1人,负责组织和联络工作,同学不跟随指定带教实习,而是安排给带教小组管理,每周有6个工作日。同学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查房、接诊、病案书写,即一个同学同时参与管理多个带教的住院患者。在开始教学前对每组的组长和带教医生集中进行约1课时的理论知识及相关内容培训(包括所在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及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医疗环境和医疗安全、患者隐私权、医患沟通、查房及巡房制度、交班制度、三级查房制度、消毒隔离、对同学的中医针灸知识掌握的要求等),使同学对未来的病房临床实习有充分了解和必要的心理准备,强调了带教医生只能作为指导者、同学榜样的角色,只起监控、鼓励和调控的作用,为带教的顺利实施打下扎实的基础。

3.2.2 提出问题

根据医院科室实际工作需要,计划将上午查房、针灸推拿治疗和下午病例讨论作为教学的主要板块。按循序渐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每周1~2次的教学查房。查房后,同学首先应根据所管理床位患者的病情及进展情况,确定要讨论的问题。每个小组可根据小组成员的兴趣和意见选择自己要研究的问题。例如某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是否存在不确定性,某个疾病的急性期如何进行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等。

3.2.3 针灸推拿治疗

针灸推拿治疗时,除医生和患者、同学和患者进行交流外,同学和带教医生之间进行交流。带教老师应手把手教同学练习,循序渐进。

3.2.4 探究问题阶段

在问题提出后,同学应及时钻研教材、搜集资料、查阅文献,紧紧围绕所选题目认真思考并记录。时间控制在2天内。在此阶段要求同学做好笔记,笔记内容不仅要有自学过程的记录,还须将自学时的感受心得简要地记录下来。

3.2.5 小组交流讨论

在每周1次的病例讨论会上,小组成员在带教医生的监督下,对各自查阅到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小组成员经过多次讨论和总结,归纳出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带教医生要在此过程中对小组讨论发生的偏差进行校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

3.2.6 小结

带教医生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分析难点,归纳重点,找出偏差或不足,在充分肯定同学的探索精神和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客观地对讨论结果给予评价。同学除认真地听讲评外,仍然可以提出疑问。

3.2.7 出科考核

同学在本科室实习期满后,进行试卷和技能操作考试。

4 结果

通过对同学的出科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包括理论、临床技能、综合能力(包括思想品德)三部分,各占30分、30分和40分。理论部分由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组成,均为实习过程中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临床技能部分进行本科室常见疾病的四诊和体格检查,独立完成病历书写,包括中西医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含理、法、方、药)等;综合能力则对同学日常工作态度、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进行评价。

4.1 出科考成绩

两组出科考成绩比较,PBL带教组理论、临床技能、综合能力、总分均优于传统带教组。详见表1。

4.2 问卷调查

我们在分组PBL带教组同学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同学对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的评价。结果100%同学基本同意或完全同意采用PBL教学模式,并希望能够在其他学科中采用本教学法。

表1 两组出科考成绩比较 (±s,分)

5 讨论

5.1 针灸推拿学临床分组PBL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1]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2]医学教育模式相比,在设计理念、实施方式、评估体系、实际效果等方面均有着根本区别。经过30多年的完善和发展,目前PBL教学方法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医学教学方法,也逐渐成为我国中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方向。该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分析、整合思维的能力[3]。我科通过开展分组PBL教学,增强了同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同学自主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同学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培养同学思索、发现、创新的能力,使他们能真正学会思考,能更好地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带教老师对相关学科之间的理解与联系,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密切了师生关系。

5.2 我科开展临床分组PBL教学模式的优势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上海国际针灸培训中心的教学基地,承担起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任务,1998年和2003年先后合作成立了法国马赛中医学院和爱尔兰上海针灸学院,每年定期派遣教师前往马赛、苏黎世、米兰和都柏林用英语和法语授课,并安排同学来华临床实习,至今已培养同学数百名。医院有足够的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等学习资源;我科有装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这些硬件和软件设施特别是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充分保证了PBL教学在我科的顺利开展。

5.3 我科开展临床分组PBL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

由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由“门诊部”和“住院部”组成,在建制和科室组织结构上与同级医院同类科室相比较为完善,同时又有长期临床及课堂教学经验,因此,如何利用现有优势,在改变以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优秀教学成果,使同学的临床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充分提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通过观察发现,在实际PBL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同学“提出问题”环节中具体问题如何设计这一过程。在实习初期,同学还未能完全熟悉环境和适应医院紧张而复杂的工作流程和模式,容易紧张、担心和焦虑,在心理和生理上需要1周的适应期,因此在这个阶段提出的问题比较多样而且没有针对性,有的同学甚至不敢提问题。而随着实习的进行,同学对环境逐渐熟悉,基本了解了医院和科室的基本规章制度以及本科室常见病的诊治,也与带教老师建立了比较融洽的关系,同学们逐步进入到全面实践操作过程,在这个阶段提出的问题会围绕具体疾病的特点和诊治过程展开,如某种疾病的症状特点、分期、分型、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常见治疗方案、针灸推拿特色治疗方法等。在实习后期,同学已经基本掌握了本科室常见病的诊治流程和常规操作方法,可以基本独立进行常见病的接诊、查体、病案书写以及针灸推拿治疗工作,在技术和熟练程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在这个阶段反倒会围绕更为基础的知识展开提问,如某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类似疾病的相关治疗以及目前研究进展情况等。这个过程也符合临床诊疗专业知识的逐步深化循序渐进的基本规律。针对同学实习期间知识掌握程度的基本规律,我们在初期、中期和后期结合教学大纲和知识点,也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题,并结合临床引导同学掌握知识要点。例如在第1周,我们会在诊疗过程中主动提问同学关于主诉方面的知识,并对此加以引导。在第2~3周,我们会在查房中针对查体和鉴别诊断进行相关问题的准备和引导。在第4周,我们会在病案书写中针对诊疗计划、治疗安全以及用药方面等进行相关问题的准备。同时带教老师会手把手指导同学进行基本针灸推拿手法的操作。

因此,临床实习和临床教学是师生互动相互引导的过程,“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与分组PBL教学模式相比较,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形式单调、同学学习面窄等缺点,而分组PBL模式将教师和同学作为整体进行培养,是“组”对“组”的教学模式,例如一个同学可以同时跟随多个教师进行学习,既强化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也开阔了同学的眼界,教师和同学可以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研究,教师可以对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此同时同学也可从每个教师的知识面吸取临床经验。在今后临床教学过程中,应该大力开展分组分阶段PBL教学模式,这将对同学和教师的水平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 黄亚玲,郑孝清,金润铭,等.PBL教学模式探索[J].医学与社会, 2005,18(6):56-57.

[2] 曹洪欣,王占齐,张弛.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1):76-78.

[3] HE Jin-sen, LI Yi, LIU Shi-min,.Experience in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 of Acupuncture[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7,5(6):321-323.

Application of PBL Group Teaching Method in the Study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Therapy

-,-,-.

,.6’,200233,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in the study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therapy.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Traumatology of Shanghai No.6 People’s Hospital, the interns were taught by PBL group teaching method in the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department in stages. It wa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PBL group teaching method guarante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schedule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therapy, consolidated the management of the work and study of the interns, and also enhanced their ability in work and study.The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department respectively have their own features and requiremen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of “one versus one” type, PBL group teaching method has a grand advantage. It is more suitable to the clinical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and example for the further reformation of clinical teaching.

Acupuncture-moxibustion science; Tuina; Teaching form; PBL group teaching

R245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1.12.869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项目

樊远志(1980 - ),男,主治医师,博士

王健雄(1962 - ),男,副主任医师

1005-0957(2011)12-0869-04

2011-06-20

猜你喜欢

伤科分组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严蔚冰“中医导引学”之伤科学术思想撮要
分组搭配
HPLC同时测定伤科黄水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伤科黄水制备工艺的优化
怎么分组
分组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