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京召开——新材料产业开创新篇章

2011-06-04本刊通讯员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3期
关键词:十一五科技材料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京召开
——新材料产业开创新篇章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间,我国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汶川地震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最让国人骄傲的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要成就,“嫦娥”卫星奔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行、“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等,奏响了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强音。为了更好的弘扬推介“十一五”期间科技成果,2011年3月8日上午,由科技部联合多部门共同举办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众多科技新产品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

展会集中展示了一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具有重大创新与突破且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标志性、亮点项目,一些项目是首次与社会公众见面。重大专项展区展示了神舟七号返回舱、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模型等;高新技术展区展示了我国高速列车取得的十大关键技术,并有多列样车供参观者参观和登车体验;农业及民生科技展区展示了超级玉米新品种选育、转基因鱼、绿色节能建筑等重点成果。

1 以有色金属新材料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成果丰硕

新材料产业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新材料与现代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有密切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最具推动力的共性基础产业。具有优异性能或特定功能且应用前景广阔的新材料已成为发展信息、电子、能源、环境、生物等高技术的重要基础材料。“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上,新材料高科技产品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我国紫外LED材料和应用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十一五”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重大项目“半导体照明工程”课题“深紫外LED制备和应用技术研究”经过持续攻关,在高铝组分材料研究和器件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半导体深紫外光源在照明、杀菌、医疗、印刷、生化检测、高密度的信息储存和保密通讯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以AlGaN材料为有源区的深紫外LED的发光波长能够覆盖210~365 nm的紫外波段,是实现该波段深紫外LED器件产品的理想材料,具有其它传统紫外光源无法比拟的优势。

成功锻制AP1000核电主管道 我国科研人员通过不懈地努力,自主突破了第三代核电AP1000主管道制造的技术难关,大幅提升了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核心能力、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我国第三代核电AP1000的自主化、批量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AP1000主管道特别是热段的制造是世界级的技术难题,也是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中我国唯一没有引进国外技术的核岛关键设备,关系着中国第三代核电AP1000自主化的进程。第三代核电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国产化主管道是我国加快推进第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实现的又一项重大突破,对推动我国第三代核电AP1000设备国产化,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核心能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国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强度已经达到荷兰最高等级产品的水平,而成本要远低于荷、美、日的同类产品。宁波大成新材料公司研制的防弹衣技术指标在同类产品中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最高规格的防弹衣可以挡住机枪子弹在7 m距离射击,而这个距离的机枪杀伤力可以击穿20 mm厚的钢板。2004年宁波大成出口4万多件防弹衣,2005年增长到15万件,仅英国政府就购买了2万多件,销售额2亿多元。其相关产品已陆续在装甲防护、航天航空、航艇绳缆、深海抗风浪网箱、体育器材等领域获得应用。大成公司已形成年产2 000 t高强聚乙烯纤维及制作25万套防弹衣、防弹头盔、300 t防弹板材、300 t高强绳索、600万双防切割手套的生产能力。

节能型电线电缆产品——碳纤维复合芯导线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是一种全新结构的节能型增容导线,与常规导线相比,具有重量轻、强度大、耐热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高温弧垂小、导电率高、线损低、载流量大、耐腐蚀性能好、不易覆冰等一系列优点,是我国电缆行业唯一获得国家认可的节能型电线电缆产品,综合解决了架空输电领域存在的各项技术瓶颈,代表了未来架空导线的技术发展趋势,有助于构造安全、环保、高效节约型输电网络,已被国家电网公司列入电网先进实用技术加以推广应用,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输电线路用导线”,从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改善人类生态环境方面来说,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

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 传统印刷制版都是基于感光成像的原理,需要使用不同的感光材料。感光材料在显影、定影和冲洗过程中,还要用到许多化学材料和试剂,会产生大量的废液污染。而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摒弃了传统感光成像的思路,通过开发新型纳米转印材料,直接打印制版,实现真正的印刷制版数字化。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不再使用感光材料,不但简化了印刷流程、降低印刷成本,还从根本上改变印刷业对感光材料依赖的现状。这项绿色、节能的技术,成为取代激光照排和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的前沿印刷制版技术。

国产高性能纤维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高性能聚丙烯腈碳纤维是先进复合新材料之核心,在国防、风电等诸多国民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需求。该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三元低温共聚技术,得到的聚合物具有良好可纺性能,并能满足高性能碳纤维碳化的工艺要求。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元凝固成型技术,对原丝实施改性,改性后的原丝具有预氧化温度低、碳化过程缓慢稳定、可减少碳化过程中纤维缺陷的产生等优点。特别是该技术实现了目前国内该行业的最低聚合温度,创新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和环保的要求。

低温超导线材制备技术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控股公司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本次展览中集中展示了其承担的低温超导线材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已建成国内首条低温超导棒、丝材生产线,同时也是全球唯一的低温超导棒、丝材全流程生产企业。2010年12月,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低温超导线材通过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ITER)组织认证,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际水平,目前已大量开始规模制备低温超导股线,这标志着我国掌握了ITER关键材料的自主研发及生产技术,提升了我国在新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将为我国以新能源开发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材料产业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变:高分子材料经过较短时间发展便与已有上千年历史的金属材料并驾齐驱,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尖端科学和高科技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新型功能陶瓷材料形成的产业,满足了电力、电子和航天技术的巨大发展需求;结构材料的发展,推动了功能材料的空前进步;半导体材料很快使电子技术领域由电子管发展到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而且其应用与发展不断创造更多的奇迹,乃至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当今的信息网络时代。现代高科技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不仅用于航天航空领域,而且在现代民用工业、能源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等方面也展示出更加广阔的前景,并凸显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接近尾声,我们将迈进充满新期待的“十二五”,新材料产业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本刊通讯员)

猜你喜欢

十一五科技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科技助我来看云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科技在线
最美材料人
科技在线
材料
科技在线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