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票房决定“系列” 存亡

2011-06-03整理欧阳琴书杨天东

电影 2011年12期
关键词:黄飞鸿叶问魔法

整理/欧阳琴书 杨天东

摄影/罗征宇

摄像/李海锋

录音/吴晓翠 李九如

剧照提供/天娱传媒《开心魔法》

叶伟信(左)与倪骏(右)

编者按:

权威数据显示,世界票房榜历史排名前十位的影片,除了第一名《泰坦尼克号》,其余全是系列电影中的一部。好莱坞的系列电影,塑造一个个经典形象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票房回报。《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前7部,已在全球创造近64亿美元票房,成为电影史上系列影片的最高。今年5月上映的《加勒比海盗4》,在全球获得10亿美元的票房佳绩,而该系列影片总票房收入约37亿美元。此外,影迷们耳熟能详的《终结者》、《指环王》、《功夫熊猫》、《007》、《玩具总动员》、《国家宝藏》、《生化危机》等系列,均获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电影的系列之风正在席卷全球,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都产生了有影响的系列电影。在香港电影中,不论是近些年的《叶问》、《窃听风云》系列,还是早些年的《无间道》、《黄飞鸿》、《警察故事》、《古惑仔》、《囍事》、《开心鬼》、《最佳拍档》系列,都有不错的人气和市场。好莱坞的续集片源源不绝,相比之下,国产电影中系列影片屈指可数,只有《非诚勿扰》、《爱情呼叫转移》等少数几个。国产电影并不缺少一些高票房的大片,为何没有续集出现?国产电影何时能出现与好莱坞媲美的系列影片?本期我们邀请到内业资深电影人倪骏教授与著名香港导演叶伟信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探其原因,一窥究竟。

时间:2011年11月6日地点:北京昆仑饭店

嘉宾:

倪骏: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电影编剧,著名影评人。至今已创作、策划影视剧百余部(集),电影剧本《十七》。

叶伟信:香港著名电影导演。叶伟信以拍鬼怪灵异片起家,但很多资深影迷爱他的两部文艺片《爆裂刑警》和《朱丽叶与梁山伯》。不过,世事难料,叶伟信最终以商业系列片《叶问》成为大腕级导演,才得以众人皆知。最新作品《开心魔法》,其前身也是《开心鬼系列》。

《开心魔法》可能会开创出另一种系列电影

倪骏:我们知道开心鬼系列是上世纪80年代新艺城做得很成功的系列电影,当时拍了五集,每集票房都很成功。这一次的《开心魔法》,可以说成是开心鬼系列的延续吗?选择“旧瓶来装新酒”的方式是为什么?另外,它比过去的开心鬼系列有什么突破,或者说有什么不一样吗?

叶伟信:在内容上不能说完全有关系,但也不能说没有关系。当时黄老板问我《开心鬼》系列可不可以再拍,我说可以,但是拍得跟原来的《开心鬼》系列完全一模一样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当年的状况了。但我们故意把片名叫得一模一样,是因为《开心鬼》系列太有名了,从上世纪80年代盛传到现在,积攒了大量的观众缘。

倪骏:你的意思是跟曾经的《开心鬼》系列并没有什么关系,而只是借用了“开心”这样一个名头。叶伟信:对。还有一个重点是,当时我也是在新艺城工作的小工,那时候新艺城拍了很多电影,但《开心鬼》系列却是让当时整个香港看得最开心的电影,我印象特别深。后来,我跟黄先生来到内地拍了《叶问》,拍了《龙虎门》。我就看到,如果再往下拍,除了武打,就是古装,题材太贫乏了,黄先生想到了拍《开心鬼》系列,我就想能不能把它改成不是鬼,而是一个魔法,也希望有一个喜剧的感觉,再加上特效。

倪骏:看来并不是旧瓶装新酒,而是重新开创了一种模式,对吧?

叶伟信:对。

倪骏:我们还想知道,《开心魔法》同样是校园题材,也有魔法的概念,它和《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来比,是不是有所借鉴,还是有什么关系?

叶伟信:说实话我真没有看过《哈利波特》,所以我觉得根本不能去比较。我虽然没有看过,但我觉得很不同,至少看了片花也知道,我们是一个当代的青春校园魔法喜剧,而《哈利·波特》有它自身的特色,跟我们很不一样。

倪骏:“青春校园魔法喜剧”——好像在之前中国的电影市场上很少见到这样的类型,这很有意思。之前你也说,《开心魔法》里这种喜剧加特效可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能简单介绍一下韩国的特效团队,他们跟好莱坞的区别吗?

叶伟信:好莱坞的特效水平一直都非常高,因为他们成熟很多年了。而韩国团队的要求就是朝好莱坞看齐,他觉得这样才能达标。这个团队里很多人都曾经到美国去学习,或者工作过。所以他们自身要求很高。你问我是不是100分,我不好说,但我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有这个效果,已经比较完美了。我相信对得起观众。

倪骏:今年很多的片子,包括梁朝伟的《大魔术师》,也是在利用魔术这个元素。大家都在说电影和魔术这两个结合起来,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因为我们知道,香港的电影,比如说一些赌片,都会有类似于魔术和特效出现,你觉得魔术将来会发展成一种类型电影吗?

叶伟信:我觉得不会。我认为所有电影的重点不在于它的形式,形式只是一种手段,魔术也好,特技也罢,都是为故事、为人物服务的。你看《开心魔法》的时候就知道,我虽然有很多特技,但你会看到它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我觉得电影一百多年来,其实离不开七情六欲,只不过用魔法来表现人物内心,这只是一种表达的方式。

《叶问》系列的成功要诀

倪骏:我知道你,其实是从比较文艺的电影比如说《朱丽叶与梁山伯》、《爆裂刑警》这些片子来认识你的。但最后成就你的是《叶问》系列,《叶问》系列成为你的一个标签,你觉得成就这种系列电影有什么要诀?

叶伟信:说要诀还不如说是要求吧,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要卖好卖座。我觉得一部电影能成为系列,肯定是第一部让观众很喜欢,无论票房是不是非常高。其实当时《叶问1》票房不是很高,但相对于我来讲,当年已是很高的,因为从来没有人知道叶问是谁,当时只知道他是李小龙的师傅。我配音的时候,有一个内地的配音员还问我说,叶问是一个人吗?所以我认为《叶问》最大的成功是让观众很喜欢,他们知道了叶问是谁,并对他很感兴趣,之后才能有第二部。我一直认为系列电影是比较商业的一种行为,每一个人都知道第一次之后,如果成功了就再想多拍一些,通常是商业行为多于一切。

倪骏:其实我们都知道,在全球历史上最卖座的十大电影里边只有《泰坦尼克号》没有拍成系列,其他九部全是系列电影。系列的概念是一个属于市场和商业的概念,比如我们知道在香港做的很成功的《黄飞鸿》,从上世纪40年代关德兴师傅的《黄飞鸿》开始,至今已经拍了90多部,基本上可以申请吉尼斯了,所以它是一个很成功的标榜。后来我们看到,徐克也做它,成龙也做它,很多人去做它,都是贴黄飞鸿这个标签,但拍摄的效果会完全不一样。对于你来说,《叶问》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作品,又树立一个南派的英雄形象,感觉上很棒。你的前两部在票房和口碑上都是双赢的,接下来我想问的是,《叶问》系列作为功夫片和之前的同类型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这个系列能否有延续下去的生命力?

叶伟信:其实当年拍《叶问》第一部的时候,我一开始不知道能拍第二集,但是我开始拍第一集的时候,看了很多资料,我知道一部电影不能拍完他整个的人生。所以我就想,如果有机会成功之后要有第二集、第三集,但我也不相信一个电影能拍很多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黄飞鸿,他每次都是打坏人,每一个反派都可以拍一集,因为那个年代很多电影都是报仇的主题,功夫电影来来去去都是报仇,那时候人民生活很苦,经常会有一些土匪、恶霸出来使坏,这个时候就会需要黄飞鸿出来锄恶除奸,所以可以拍很多集。

倪骏:那个时候的观众就是喜欢那种题材,相对来说那个时候的黄飞鸿很简单的,都是打坏人。

叶伟信:当时生活就是这样,你可以那样去理解,可是如果换成今天你也这样打,观众就会说,为什么你不报警。所以我觉得叶问这种类型,今天来拍摄,只能拍他一生的过程,而不能反反复复的第一次打英国人、第二次打老外,第三次打韩国人,第四次打泰国人,这种模式我都不喜欢了,何况观众。其实我拍第二集的时候,曾经跟老板说,我觉得可以拍第三集,甚至可以两集一起拍,因为我已经想到第二集完以后最后结局。如果有第三集,我一开始是讲李小龙到灵堂拜叶问为师。因为我喜欢这个人物,所以不想把他变成一个工具,只是打来打去,我不想破坏这个人物形象。

倪骏:对,作为一个系列来说,你是想为人物去立传,而不是想特别商业的利用这样一个人物。

叶伟信:对,你看到过去很多武侠片的经验,把人物不停的打来打去,我觉得没有意义。

倪骏:如果你要继续往下做的话,有可能是突破这样一个创作的模式。我们也知道,后来做叶问的人也很多,包括王家卫也在做《一代宗师》,肯定这个人物很有意思。今后我们当然也在想,有没有可能叶问系列会成为一个新的"黄飞鸿"系列的

可能性,至少对于观众来说可能是有这样一种期许。说到香港系列电影,我觉得除了“叶问”系列、“黄飞鸿”系列其实还是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新艺城时期,黄老板这方面是很厉害的。我们知道囍事系列,从上世纪90年代拍到现在,包括今年《最强囍事》,这个系列的成功你是怎么来看的?

叶伟信:当时的香港电影是喜欢贺岁的,不单单是黄先生的“囍事”系列,其他电影也是这样子,只不过它比较成功。我相信所有人都喜欢过年、喜欢喜剧,还有喜欢大明星。黄先生是很开心、很开朗的那种人,他可以让观众看他的电影时开开心心,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存在的价值。

倪骏:其实市场有这种需求,商业上也有可能取得成功。另外他也有这样一个经验和班底来做。

叶伟信:有可能我看到一个部分就是,他每一次请演员的都是非常大牌的,但这个大牌不一定演喜剧,所以他一演喜剧又有一个新的效果,比如说现在的甄子丹。从前的周星弛、张国荣,他们用另外一种演的方式在《家有囍事》中,让观众有一种新鲜感,不光是觉得他们是大牌,其实在很多大牌的内心,他都可以表达另外一种表演方式,而黄先生就很容易把他们调动起来。

倪骏:对,其实你说的是,观众可以看到他们这些演员在这个系列里边不一样的形象。

叶伟信:好像子丹,从《叶问》之后都是打的形象,后来我觉得《最强囍事》蛮好看的。

倪骏:好像甄子丹今年也有类似的喜剧。

叶伟信:《八星报喜》。

倪骏:跟《囍事》是一个系列吗?

叶伟信:不是,以前就有一个《八星报喜》,跟那个是一个系列。

倪骏:其实香港在系列电影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但我们国内的电影虽然有很多是高票房的大片,但真的成系列的只有《非诚勿扰》和《爱情呼叫转移》,这是什么原因?

叶伟信:我觉得在于投资方跟导演的心态,真的。你问我《非诚勿扰3》看不看,肯定很多观众都要看,但能不能看要问冯导演,其实观众是期待的,但每个导演说我想拍另外一种方向,所以很难说,不是没有,只不过很多电影是太成功又担心继续拍下去不好看,创作者心理压力大。倪骏:拍完了怕被人骂,说没有前两部拍的好。叶伟信:都有这个压力。

倪骏:所以你刚才讲过,《叶问3》是那样的一个开场。

叶伟信:对,我敢拍3,不敢拍4。在我心里我的把握是1、2、3是非常完美的。

倪骏:你觉得1、2、3就把你关于叶问的话都说完了。

叶伟信:对。

倪骏:那很好,现在你还有一集的话想说,这样很好,我也很期待,因为确实很好看。我自己特别喜欢《叶问1》,因为当时可能是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拍法,觉得很给力。《叶问2》也有它的特点,当然我们不能这么比。

叶伟信:我跟你的想法一样,因为《叶问1》相对我来说,最喜欢的一个部分就是武打的角色是有生命的。第二集好像开始有一些娱乐的部分,因为打的多了。我的矛盾就在于《叶问3》怎么办,如果我又只是说故事,有一部分观众想看甄子丹打就无法满足,如果换成是全打,我又不是很喜欢。所以第三集,我还认为有足够的表达空间,因为他还没有变成老人,我觉得一个中年男人变老的过程很有意思。因为人总会老,不能永远很能打,我就很想拍他到这一步的过程,我觉得对观众、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交代。对《叶问》整个系列,如果我没有预设好,那观众都不一定喜欢。我觉得现在观众的要求,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他们要求是非常丰富的,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观众和我们做电影的人看电影心态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去了解他们的这种心理。

倪骏:其实你是觉得观众在成长,你刚才说的这个我也很理解,希望你能找到一个很好的与市场的契合点把《叶问3》给做出来,给大家、给你自己、给所有的人一个交代,这是件特别好的事情。因为我觉得系列电影有一个好处,对于市场、对于商业而言都有一个好处,因为它有品牌在了,如果1、2都拍的很好,观众其实是有期待的,但这对于创作者来说也是有压力的一个事。因为我们刚才也说了,第一我们拍过自己,第二已经珠玉在前,不能败絮随后,肯定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做的更好,这也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个人倒是觉得,系列的概念非常适合商业电影,我现在是觉得国内的系列电影是做得太少了,如果叫好又叫座的我其实很期待。因此,从市场、

从老板、从导演都可以来培育一下系列电影的概念和市场。

叶伟信:对,我觉得系列电影如果成功了,对主创的每个人都好。比如说《蜘蛛侠》、《变形金刚》的成功也带动了导演、演员的成功。但系列电影有时候很难做下去,不是对与错的问题,他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在一起。说实话最主要是演员,他因为一个片子成功之后,就不再想重复这个角色了,因为他觉得没必要,要演其他的。导演是谁无所谓,但《叶问3》是甄子丹演吗?如果不是他演,就不叫《叶问3》了。

倪骏:对,这是很大的问题。

叶伟信:导演只不过是很小的部分,如果我是观众,导演是不是叶伟信无所谓,他们要看的是甄子丹,如果不是他,换另外一个可能就不买账了。

倪骏:这是一个问题,还有特别有趣的一个事,我们知道《蝙蝠侠》1、2还OK,3、4就不行,5、6又再创辉煌,实际上他是找对了导演,因为诺兰很强,他接了《蝙蝠侠》以后,就变成了诺兰的《蝙蝠侠》,成为很作者电影的东西。叶伟信:那是因为《蝙蝠侠》的主角就是蝙蝠侠,重点不是人的部分,而是人变成蝙蝠侠的部分。因为人的部分不多,明星的作用就体现不出来,所以它需要用其他的手段来弥补,比如用特效、用服装。

我的矛盾就在于《叶问3》怎么办,如果我又只是说故事,有一部分观众想看甄子丹打就无法满足,如果换成是全打,我又不是很喜欢。所以第三集,我还认为有足够的表达空间,因为他还没有变成老人,我觉得一个中年男人变老的过程很有意思。

黄老板是导演心目中的好老板

倪骏:你入行就是在新艺城,黄老板一直是你的老板。国内有一些组合,比如是王中军和冯小刚,张伟平和张艺谋,也是老板和导演的组合,也是非常稳定的关系。你是怎么看待你和黄老板这种比较稳定的关系,你们中间有没有冲突或者矛盾?

叶伟信:黄老板是我接触过的老板中最好的一个,因为在导演心目中的好老板,是不要干预到他的创作,还有他对你的信任,这个动力大于一切。

倪骏:我可不可以理解这种信任就是放手让你去做。

叶伟信:对,因为黄老板也是一个成功的编剧,当我们处理电影的时候,他从来没有从编剧的意见去说怎样怎样怎样,他很尊重你。这是导演跟老板、监制最重要的一个点。

倪骏:对,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互相的尊重,让导演放手去做。

叶伟信:对,要不然,其实每个导演都很主观的。

倪骏:毕竟是艺术创造。

叶伟信:如果是因为老板说,他一定要用几个演员,而我认为没必要,但他认为必须要,如果弄成这样就没意思了。但黄老板从来没有这样过。倪骏:那真是一个好老板。

叶伟信:只不过有时候我会反过来问他,从您的经验看我这样做对不对?我一直都很尊重黄老板的意见。

倪骏:其实黄老板也是很有经验的业内人士,做了一辈子的电影。你这样做也是出于一个后辈的尊重。

叶伟信:对,比如这次《开心魔法》我就问过他很多问题,因为毕竟是从开心鬼系列衍变而来的,而《开心鬼》系列又是黄老板自创的一个概念,但黄老板由始至终都没有说你必须要把它变成什么样,而是希望我最好全部自己怎样想就怎样去做。

倪骏:属于你一个人的创作?

叶伟信:对。

倪骏:今年有很多像《新少林寺》,《关云长》这样大家感觉投资规模稍大,又有香港类型片特征的片子,在市场上的反响并不是特别好,至少没有达到相应的预期。但是相反内地一些中低成本片子,比如说《将爱》,刚上映的《失恋33天》,反倒有特别出色的表现,您怎么看待现在的市场。

叶伟信:其实我一早就看到今年应该要拍时装片。我为什么要拍《开心魔法》,是因为我不能马上转型拍现代题材的时装片,就像我们香港导演拍不出《非诚勿扰》,是因为虽然能找一个非常北京的编剧,但是我们并不了解北京文化。很多古装大片的失利,不是票房不好,只是投资越来越大,收不回成本。

倪骏:就是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叶伟信:对。所以我希望今后拍时装电影,时装电影才有出路。虽然我不懂拍《非诚勿扰》,但我懂拍我们香港的爱情电影。

倪骏:《新倩女幽魂》的票房是1.5亿,对这个片子的期待是多少?

叶伟信:这很难说的。

倪骏:《开心魔法》也会走海外市场吗?

叶伟信:会走。

倪骏:这个片子做到什么程度您会觉得满意?

叶伟信:我希望比《新倩女幽魂》好已经很满足了。

>>链接

香港经典系列电影还有哪些?

1《独臂刀》系列

张彻的《独臂刀》堪称香港电影的一部传奇,张彻因此树立“新派武侠电影”典范,由于此片的成功,独臂系列成为当时非常热门的题材,以至于后来邵氏与嘉禾爆发了版权之争。《独臂刀》之后,张彻又接续前传,为王羽拍摄了《独臂刀王》。后王羽脱离邵氏,张彻启用狄龙与姜大卫的黄金组合拍成了独臂刀系列的终章——《新独臂刀》。

2《醉拳》系列

《醉拳》是讲述黄飞鸿的故事,由成龙担当主演,滑稽杂耍,一改李小龙开创的硬打风格,是当时比较另类的功夫片。而90年代初,徐克的《黄飞鸿》重新让“黄飞鸿”成为热门人物,于是成龙收拾旧题材,把他当年的《醉拳》重新推出,由刘家良接手连拍两集。袁和平、刘家良两个南北派的顶尖武术指导坐镇,让《醉拳》光芒四射。成龙和卢惠光在《醉拳2》一役,更是功夫迷心中的经典。

3《五福星》系列

《五福星》系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当有名的喜剧系列影片,鹧鸪菜洪金宝、罗汉果曾志伟、大生地吴耀汉、花旗参秦祥林、犀牛皮冯淬帆五个在孤儿院长大的奇形怪状的家伙,各有各的怪脾气,凑到一起自然让人笑到肚子疼。“福星阵营”马不停蹄也从没定型,反正凑在一起就是一台好戏。题材上,枪战片、鬼片、赌片都有涉及。版权卖给电影台后,几乎成为每年暑假的必播剧目。

4《富贵逼人》系列

高志森以喜剧闻名,他一手制作了著名的《富贵逼人》、《富贵再逼人》、《富贵再三逼人》系列,影片围绕当时市民一朝发财的的话题展开情节,利用对市民中六合彩所引发的一系列事情作为笑料的铺陈,由于影片的生活化和市民化,加且广受欢迎的喜剧风格,成为大卖佳片。《富贵逼人》系列作为高志森的颠峰之作,在香港喜剧片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一笔。

5《僵尸先生》系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洪金宝监制出品过一系列的鬼片,其中名气大的要数刘观伟导演的《僵尸先生》系列。五部电影都是单独故事,有古代有民国有现代,并不连贯在一起。这五部电影都由林正英担主角,林道士举手投足无不透着专业,再不懂这门道的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可以说,看了《僵尸先生》系列,真正的香港鬼片特色已经能领略几分。

6《皇家师姐》系列洪金宝的德宝公司推出的《皇家师姐》系列捧红了杨紫琼、杨丽菁、罗芙洛几位女打星,后来的杨紫琼更是成为独当一面的国际女星。“女星搏击打斗”——邵氏年代就有这类影片,但女星打得如此凶猛惨烈却是全世界电影历来罕有。

7《人肉叉烧包》系列

这个系列的三部大都是邱礼涛导演。邱礼涛为李修贤打造的这几部电影都改编于香港凶杀奇案,名噪一时的案件让电影出街时倍受关注。三部电影中,《人肉叉烧包》名声在外,也是三部电影中最经久耐看的一部。

8《逃学威龙》系列

《逃学威龙》由王晶制片、陈嘉上执导的校园为星爷赢得满堂喝彩,成为周星驰又一部获年度票房冠军的佳作,更掀起了港台两地争相拍摄校园影片的热潮。随后,《逃学威龙》又推出了两部,但水准大降,尤其第三部《龙过鸡年》的果实已经不再和学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一部笑闹的贺岁片。

9《天若有情》系列

《天若有情》一经上映,票房与口碑皆不凡,多年后众多粉丝回想起刘德华骑着摩托车载着吴倩莲在高速公路上狂飚,风吹着他鼻中不断流下的鲜血的场景,不免为之赞叹。之后《天若有情2》,郭富城和吴倩莲组合,继续演绎江湖悲情。就是第三集有点追求大制作大场面而调度有些失控了。

10《英雄本色》系列

没有例外:每集《英雄本色》都是悲剧性的结尾,也许也只有一去不返的悲剧才是这英雄热血所最完美的烂漫。它的续集有着不逊前作的表现,到了第三部,由于徐克和吴宇森的反目已是拖到了上世纪90年代,徐和吴更是分开执导《英雄本色3》和《喋血街头》他们都可以看成是英雄传奇的结束之作,虽已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是那永远不变的英雄热血情结。

猜你喜欢

黄飞鸿叶问魔法
魔法穿越
我心中的叶问
甄子丹最后一部功夫片《叶问4》发布会举行
会变魔法的风
《叶问4》杀青
黄飞鸿电影神化了
VR的魔法
甄子丹新片《叶问2》备受期待
还原一个真实的黄飞鸿
还原一个真实的黄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