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早期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观察

2011-06-01李晨阳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征象生存率螺旋

李晨阳

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多层螺旋CT对早期肺癌的筛查,目的是在无症状的肺癌高危人群中发现早期肺癌,以便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周围型小肺癌是指病变直径<3 cm的恶性结节,由于病变较小,特别是在隐蔽部位的病灶,传统X线检查较难发现,且临床症状不典型、生化指标不明确,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由于多层螺旋CT(MSCT)可进行快速容积扫描、薄层重建,而且一次屏气完成扫描,消除呼吸运动伪影,为小肺癌的定性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4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均在CT室行多层螺旋CT扫描,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75岁,平均(53.6±4.3)岁。最大横断面直径≤20 mm的SPLC患者26例,其中进行增强扫描9例。

1.2 扫描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Pro32螺旋CT机对患者行全胸容积扫描,然后对病灶及其周围改变如毛刺、条索、胸膜牵拉等进行薄层扫描,上下各有5 mm以上的正常带。扫描参数:旋转时间0.6 s、电压120 kV,常规重建层厚6 mm,薄层重建层厚 1 mm,重建间隔 1.25 mm,螺距 1.375∶1,FOV 180~220 mm。并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等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0例周围型小肺癌中,腺癌15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7例。30例周围型肺癌多层螺旋CT下见瘤体的强化密度不均,其中24例可看到有明确边缘的低密度区。低密度多数形态不规则,少数呈类圆形,多位于偏心位置,偏肺周侧较偏肺门侧为多。这种低密度区平扫亦能看到,但边缘欠清楚。5例病灶较大者,见其周围肺纹理增多、扭曲,以肺门侧为重。其中2例病灶周围见散在的斑片影;2例见到瘤体与胸膜间有一条走行较直的细索条影,不伴有胸膜凹陷;形成肺不张者1例。30例周围型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见表1。如表所示,3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左肺发病明显少于右肺 (χ2=6.124,P<0.05)。 肿瘤大小以 6~8 cm 为最多 (χ2=7.342,P<0.05)。说明多数患者影像学确诊时周围型小肺癌已经发展到中晚期;结节内部征象及结节瘤-肺交界面的征象影像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周围型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征象(n=30)

3 讨论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长迅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癌症。此时尽管使用了各种治疗手段,仍然无法提高其生存率。肺癌的预后与其在诊断时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0期肺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Ⅰa期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60%,Ⅱ~Ⅲ期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则从40%下降到5%以下。可见,只有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才有可能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CT可以有效诊断早期肺癌,由于假阳性的存在,导致了不必要的创伤性检查的增加。为了评价使用螺旋CT早期诊断肺癌的价值,笔者对高危人群进行了年度螺旋CT筛查。本组30例周围型小肺癌中,腺癌15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7例。几乎没有规则病灶的呈现,MSCT图像下仍以毛剌征、合叶征、血管散束征为基础表现。以分叶征、毛刺征、血管散束征等特征在静态加强下是结节型BAC影像诊断的重要根据。

根据对目前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优势和局限性的分析,采用低剂量螺旋CT应用于肺癌筛查,既可提高周围型肺癌又可提高中心型肺癌检出的阳性率,如果将筛查阳性者进一步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或荧光支气管镜进一步确诊可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早期肺癌诊断体系。从而促进了临床医生对早期肺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治疗和处理,达到了早诊促进早治,早治促进肺癌治愈率提高的根本目的。同时,近年来影像学诊断技术不断取得进步,促进了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本研究认为多层螺旋CT是简便易行、经济适用和准确可靠的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手段,可提高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存期和改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

[1]赵振军,梁长虹,谢淑飞,等.多层螺旋CT肺灌注对肺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2):232-235.

[2]李智勇,伍建林,宁殿秀,等.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全身肿瘤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5,21(4):132-133.

[3]车国卫,周清华.肺癌中的血管生成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肿瘤临床,2002,29(9):609-612.

[4]李惠民,肖湘生,刘士远,等.孤立肺结节诊断中CT容积显示的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5,11(1):29-34.

[5]马大庆.早期周围型肺癌的MSCT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5,20(4):283-285.

猜你喜欢

征象生存率螺旋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旋风“螺旋丸”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螺旋变变变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