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2011-06-01叶绮玲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腹式韧带宫颈

叶绮玲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广东惠州 516003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被应用到妇科手术领域,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因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受到患者和妇产科医生的欢迎。本文随机选择2007年3月~2009年11月在我科做全子宫切除术的200例患者,通过与传统经典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比较,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7年3月~2009年11月在我科做全子宫切除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为腹式组,100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为腹腔镜组,两组患者术前均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子宫颈癌,有阴道有出血者行分段诊刮排除子宫内膜癌。两组病例均无内外科合并症,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例)Tab.1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data in the two groups(case)

1.2 手术方法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按常规步骤进行。腹腔镜组:采用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的腹腔镜仪器设备,术前常规冲洗阴道1~3 d,清洁肠道,备皮,进入手术室后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头低足高位,选择气管+静脉联合麻醉。手术步骤:①常规消毒下腹部手术野皮肤,铺巾,留置尿管,再次消毒外阴及阴道,检查子宫附件及周围脏器情况,明确子宫位置,根据宫颈直径置入合适的杯状举宫器于阴道穹隆处。②在脐孔上缘做10 mm切口,穿刺气腹针,注入CO2气体,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压力为 12~14 mm Hg(1 mm Hg=0.133 kPa),用 10 mm 的套管针穿刺并置入腹腔镜,于右下腹麦氏点行5 mm穿刺孔、左侧对应点10 mm穿刺孔。③将举宫器前举并偏向一侧,使子宫偏向一侧,用双极电凝凝固圆韧带、输卵管狭部及卵巢固有韧带,再用剪刀剪断,同样方法处理对侧,如需切除附件则切开骨盆漏斗韧带表面腹膜,分离血管,离断骨盆漏斗韧带;将子宫置于盆腔正中并上举。④用超声刀切开膀胱腹膜反折及膀胱宫颈韧带,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及膀胱阴道间隙,并下推膀胱;分离宫旁疏松结缔组织,充分暴露双侧子宫动静脉,用电凝钳于峡部水平电凝子宫动静脉并用超声刀切断。⑤用超声刀沿子宫血管内侧紧贴宫颈切断双侧子宫骶韧带、主韧带;打开阴道前壁,沿阴道穹隆剪一周,切除子宫自阴道取出。如子宫体积过大则行肌瘤剥出或子宫楔形切除,在腹腔镜下缝合阴道残端及双侧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残端,缝合腹膜包埋创面,并检查是否出血,清洗、吸引上腹部积血,必要时电凝止血。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中、术后及恢复情况的比较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术式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腹式组(P<0.05)。

表2 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x±s)Tab.2 Compared situation the during and after operation in the two groups(x±s)

近年来,临床上出现大量因妇科良性疾病需切除子宫的病例,对于妇女来说,一种安全性高、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对生活影响小的切除途径是最理想的手术方式,也是目前争论较多又直接影响临床实践的热点问题[1]。本文通过以上的研究发现,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与子宫大小、粘连程度、手术者的技术水平等有关,在开展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初期,手术时间较长,后期由于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技术熟练度的提高,所需手术时间逐渐缩短,但总的来说,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还是比腹式组的时间短。两种术式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总结原因主要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需建立气腹,形成的腹腔内正压对术中的渗血、小血管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产生压迫止血作用;其次,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一般都是先彻底凝固组织,再用超声刀进行切割或分离,减少了术中出血机会,并且超声刀具有一次性完成止血、分离切割的功能,减少术中反复更换器械的麻烦,缩短了手术时间,对切割部位周围的组织损伤小,使手术更加简便、易操作且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手术时间越短,术中出血量就越少[2]。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主要依靠纱布压迫和丝线结扎止血,效果不如电凝好。

由表2可见,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少于腹式组,由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手术当日休息好,次日可下床活动,排气早,术后恢复快,表明腹腔镜组在术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腹式组[3]。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腹式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膀胱、输尿管、肠管损伤,主要原因是解剖结构不够清晰,技术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够,主刀与助手的配合不够默契等易导致损伤、误扎或误切[4]。术中杯状举宫器的选择也是比较关键的,杯状举宫器的设计,符合阴道前壁短于后壁的解剖特点,合适的杯状举宫器可将整个阴道宫颈穹隆部完全顶起,使阴道壁充实,起到支撑的作用,上举子宫时,容易分离宫颈及阴道旁组织,打开膀胱反折腹膜下推膀胱时,更容易分离阴道壁与膀胱[6];同时,由于超声刀的使用可避免因使用单、双极电凝所产生的潜在危险,超声刀具有切割快,对组织热损伤小,无组织传导损伤,术中烟雾和焦痂少,手术视野清晰,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降低了泌尿系统和肠道损伤的发生率[6]。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明显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1]罗雪芹,尹春华,张萍.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40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1):69-70.

[2]刘桂香,俞瑞琥.腹腔镜与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0,31(13):1729-1730.

[3]马艳,江莉.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与开腹术后情况的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240-241.

[4]李斌.腹腔镜子宫切除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5(4):169-171.

[5]李丽,周晓梅,李雁,等.经阴道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对照研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26(1):54-55.

[6]姚书忠,陈淑琴,谢红哲,等.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216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9):595-597.

猜你喜欢

腹式韧带宫颈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保健妙招:腹式呼吸法
非脱垂子宫阴式与改良腹式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