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新一加代强城推市广暴雨强度公式——专访杭州市规划局教授级高工程师邵尧明

2011-05-28

中国报道 2011年8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暴雨雨水

《中国报道》:新一代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有何创新?在对城市排水设计的指导意义上有何进步?

邵尧明:新一代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最大的技术创新在于提出年最大值选样法构建各指定历时的雨量系列,这样可以充分满足样本的独立性要求和统计规律。

暴雨强度公式是城市计算暴雨地面径流量和确定雨水工程设计规模的重要依据,它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城市雨水排水设施建设的投资合理性和运行的安全性。新一代暴雨强度公式具有适用性强、精度高、计算成果更为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对优化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中国报道》:在研究过程中,您认为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邵尧明:主要是收集数据难。暴雨强度公式是建立在长系列雨量观数据的基础上,必须在水文、气象部门的积极支持下才能完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许多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没有专门的水文机构,且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编制暴雨公式的样本选取方法为年最多个样法,而水利、气象部门所构建的信息库均是以各指定历时年最大值的数据库,数据资源不能实现完全共享,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其次,暴雨强度公式是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往往不易于为政府的领导所认识,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士及领导对此也不太了解,这导致研究工作得不到充分支持,故致十余年才完成全国606座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而在推广中规划管理部门提出了“暴雨公式与规划设计并无直接关系”的说法,这也成为推广应用中的一大阻力。

《中国报道》:胡锦涛在2011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指出,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您认为作为城市建设者,应当如何充分发挥暴雨强度公式的作用,让暴雨不再是灾难?

邵尧明: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是城市雨水径流预测的基础工作。我建议以城市暴雨强度公式为基础,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首先,目前国内只有70余座城镇有其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基于目前已取得606座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应加强推广力度,发挥作用。第二,为防范城市内涝,国外城市排水标准普遍比国内高。结合国际先进理念和国内实际情况,《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报批稿,2011年修订版)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了创新,并将排水标准提高至2~5年,下一阶段要结合地方特点予以落实,特别是对现有城市雨水管渠的提标改造要明确相应的工程措施。第三,目前我国雨水径流预测仍采用推理公式法,该方法无法获取流量过程线,难以满足大面积排水系统和地面积水预测的需要。暴雨强度公式是数学模型法的基础条件,同时要在此基础上落实雨型(降水的一般规律)等地方条件。新一代暴雨强度公式提出可采用数学模型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但落实国内各地的雨型、下垫面等条件还有大量的工作。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暴雨雨水
“80年未遇暴雨”袭首尔
规划设计作品
农事 雨水
暴雨
当暴雨突临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暴雨袭击
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