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黄解毒乳膏对银屑病动物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1-05-26聂继红孙玉华

中成药 2011年7期
关键词:生药豚鼠角化

王 萍, 聂继红*, 孙玉华

(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新疆维吾尔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4)

双黄解毒乳膏对银屑病动物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王 萍1, 聂继红1*, 孙玉华2

(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新疆维吾尔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4)

目的 研究双黄解毒乳膏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阴道上皮病理模型、小鼠尾鳞片上皮病理模型和豚鼠耳部皮肤银屑病样皮损模型,观察双黄解毒乳膏对上皮细胞分裂及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双黄解毒乳膏能明显抑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对小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耳部皮肤有治疗作用。结论 双黄解毒乳膏为治疗银屑病的有效药物。

双黄解毒乳膏;银屑病;动物模型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并且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中医称白疕或疕风。银屑病分为寻常性、关节病型、红皮症型和脓疮型四型,以寻常性最常见。目前认为,银屑病表皮典型的病理生理特点主要包括表皮过度增生和分化不全伴角化过度。双黄解毒乳膏是在我院医院制剂的基础上二次开发的外用乳膏剂,具有清热除湿,解毒止痒之功,用于治疗白疕,湿疮,湿毒,顽癣等。为了进一步证实其疗效及作用机制,本实验利用银屑病动物模型对该制剂进行了药效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

1.1 药物 双黄解毒乳膏(外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研制。规格:0.2,0.4,0.8 g 生药/g 乳膏。基质对照,取不含主药的其它各成分依照双黄解毒乳膏生产工艺制备,批号050326。用法与用量:成人每日2次涂于患处,每次10 mg乳膏/cm2(相当于4 mg生药/cm2)。

1.2 阳性对照药 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规格:2 mg/10 g,批号:040320,广东顺峰药业有限公司。

1.3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雌雄各半。Wistar大鼠,雌雄各半。豚鼠,雌雄各半,均由新疆医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生产许可证号:新医动字SCXK(新)2003-0002,均为SPF级。

1.4 仪器与试药 己烯雌酚注射液(规格0.5mg/mL,批号040109,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秋水仙碱(批号040307,吉林省辉南辉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盐酸普萘洛尔(批号040512,江苏常州亚邦制药有限公司),聚维酮(PVPK30)(批号040216,河南玉源公司焦作市开源制药厂),无水乙醇(批号0411073602,宿州安特生化化学有限公司),氮酮(批号20030325,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1、2—丙二醇(批号20040114,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Sartorius天平(德国产),OLYMPUS生物显微镜(日本光电业株式会社产)。

2 方法与结果

2.1 双黄解毒乳膏对小鼠雌激素期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1-2]取健康雌性小鼠50只,体质量(26.2±1.4)g,腹腔注射己烯雌酚0.2 mg/只,每日1次,连续3 d,使其处于雌激素期,然后依体质量均衡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基质对照组、阳性对照药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组(0.02%)、双黄解毒乳膏小、中、大(浓度为 0.2、0.4、0.8 g 生药/g 乳膏)3个剂量组,每日涂抹阴道两次,间隔4 h,每次50 μL/20 g,连续3 d,末次给药后1 h,腹腔注射秋水仙碱2 mg/kg,6 h后处死小鼠,取其阴道组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下计数300个阴道上皮基底细胞的有丝分裂数,其百分率为有丝分裂指数。结果见表1。

表1 双黄解毒乳膏对小鼠雌激素期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x ± s,n=10)

结果表明,双黄解毒乳膏中、大剂量和阳性对照药可显著降低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指数。

2.2 双黄解毒乳膏对小鼠尾部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1-2]

取健康小鼠50只,体质量(19.7±1.3)g,雌雄各半,依性别、体质量均衡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基质对照组,阳性对照药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组(0.02%),双黄解毒乳膏小、中、大(浓度为 0.2、0.4、0.8 g 生药/g 乳膏,每次 4、8、16 mg生药/cm2)3个剂量组,每日两次涂抹鼠尾,间隔4 h,20 mg乳膏/cm2,连续15 d,末次给药2 h后处死全部小鼠,取距鼠尾根部1.8 cm尾背部皮肤一长条,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制片,HE染色,于光镜下(400X)观测鼠尾表皮颗粒层形成情况。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双黄解毒乳膏中、大剂量和阳性对照药可显著促进小鼠尾部表皮颗粒层形成。

2.3 双黄解毒乳膏对盐酸普萘洛尔致豚鼠耳廓皮肤银屑病样皮损模型的影响[3]盐酸普萘洛尔乳擦剂的制备:取盐酸普萘洛尔5 g加50%乙醇使其溶解,加入Azone-丙二醇5 mL作为复合促进剂,加入PVP-K305 g为成膜材料,补加50%乙醇至100 mL,即可。

表2 双黄解毒乳膏对小鼠尾部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x ± s,n=10)

造模 取健康白色豚鼠55只,雌雄兼用,每只豚鼠用上述5%盐酸普萘洛尔乳擦剂涂抹两侧耳廓皮肤(0.1 mL/cm2)每日两次,连续两周。另取10只健康白色豚鼠为空白组。末次给药后杀死空白组和模型组各5只,分别取双侧耳廓皮肤标本,10%甲醛溶液固定,常规制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以此评价造模质量。

取银屑病成模豚鼠50只,体质量(412.8±33.8)g,雌雄兼用,依体质量、性别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药(0.02%丙酸氯倍他索)组,双黄解毒乳膏小、中、大(浓度为0.2、0.4、0.8 g生药/g乳膏,每次 4、8、16 mg 生药/cm2)3 个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不用任何药物,作为皮肤损害模型自然恢复组。其余各组20 mg乳膏/cm2(约4~5 cm2)耳廓涂抹,每日给药2次,右侧涂抹基质,左侧抹药。用药2周后,处死动物,取豚鼠两侧耳廓皮肤用10%甲醛固定,常规制片,HE染色,做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耳部皮肤角化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基底细胞层及固有层的变化。

结果,模型组豚鼠耳廓有类似人银屑病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表皮角质层过度角化,广泛或灶状角化不全,棘层变厚,钉突延长,角质层内有小脓肿,真皮层中-重度炎细胞浸润,并有血管炎表现。双黄解毒乳膏对此模型有治疗作用,以大剂量作用为佳,详见下列图1~图6。

以盐酸普萘洛尔乳液涂豚鼠耳廓,引起皮肤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角质层间有多个小脓疮,棘突增厚,钉突延长,毛血管炎等银屑病性改变。每次分别外用双黄解毒乳膏4、8、16 mg生药/cm2,Bid,连续使用 14 d 后,上述病理特征依剂量增加得到改善,尤其中、大剂量组仅有轻度过度角化,角质层的小脓疮减少,棘突细胞增厚或钉突延长、毛血管炎等明显减轻。双黄解毒乳膏对处于雌激素期的小鼠阴道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小鼠尾部皮肤表皮颗粒层形成有促进作用。上述3项试验不但支持双黄解毒乳膏除湿、解毒止痒,用于白疕的治疗,而且说明了部分作用机制: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和促进颗粒层形成。

所用剂量为8、16、32 mg生药/(cm2·d);最小有效量为每次4 mg生药/cm2,每日2次。

图1 空白对照组(放大倍数40×10)

图3 模型组过度角化、角化不全(放大倍数10×10)

图5 中剂量组小脓肿(放大倍数10×10)

3 讨论

3.1 目前银屑病病因尚不明确。现代研究发现其发病与遗传、感染、免疫、精神、内分泌、外伤、饮食及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外感内邪,搏于肌肤,郁久化热,或肝肾不足,营血亏虚,而致血热内留或血虚风燥等是本病发生的主要机制[4]。长期以来,临床上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银屑病,但由于银屑病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上述药物长期使用的严重副作用,故寻找有效、安全、副作用小的治疗药物仍为当务之急。

3.2 银屑病的组织病理学主要表现为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生、炎症细胞聚集和真皮乳头部血管增生扩张三大特征,从而出现角化过度、角化不全、颗粒层消失、棘细胞层增厚等。研究提示,治疗银屑病模型有效的中药普遍具有抑制阴道上皮基底细胞有丝分裂、促进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作用。在实验中常利用雌激素周期中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的特点,模拟银屑病表皮增生过快的特点;而将鼠尾鳞片表皮角化缺少颗粒层形成的过程,模拟银屑病表皮分化不全的特点[5]。再如心得安(盐酸普萘洛尔)诱导银屑病动物模型,是利用心得安可阻断角朊细胞的β-肾上腺能受体而降低细胞内cAMP水平这一特有的药理作用,导致动物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和棘层肥厚等类似银屑病的组织病理改变,其皮损并非是刺激性皮炎[6]。

图2 基质组过度角化(放大倍数10×10)

图4 阳性对照组过度角化(放大倍数10×10)

图6 大剂量组过度角化(放大倍数10×10)

3.3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双黄解毒乳膏局部外用对小鼠雌激素期阴道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抑制作用,中、大剂量与基质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小鼠尾部颗粒层形成有促进作用,中、大剂量与基质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双黄解毒乳膏有抑制表皮细胞过度增生并诱导表皮颗粒细胞生成,抑制表皮过度不全角化,提示可能有抗银屑病作用。对盐酸普萘洛尔所致豚鼠耳廓皮肤银屑病样模型,双黄解毒乳膏对其病理有改善和逆转作用。上述实验结果为双黄解毒乳膏临床治疗白疕提供实验依据。

[1]张 宏,许鸿章.博宁霉素对银屑病试验模型的影响[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28(11):693-695.

[2]陈 琼,朱学骏,杨海珍,等.醋酸曲安奈德软膏和氯倍他索软膏对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实验疗效比较[J].中国药学杂志,1998,33(6):340-342.

[3]张士发,林俊萍,张海涛,等.骨化三醇对心得安致豚鼠银屑病样改变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30(2):134.

[4]顾景辉,王莒生,金 力.银屑病的中医现代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3):2101-2102.

[5]谭梦晖,金若敏,庞惠芳,等.复方银屑颗粒治疗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2):48-49.

[6]韩 玲.银屑病药效学动物模型及其在中药新药研究中应用的思考[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6):73-75.

R285.5

B

1001-1528(2011)07-1227-03

2010-05-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含攻关)计划“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项目(200333112B1)

王 萍(1965—),女,主任药师,硕士,从事中药新药研发。Tel:13999926696,(0991)5814127,E-mail:wpzyyyys@sina.com

*通信作者:聂继红,女,教授,从事中药新药研发。Tel:13579209276,E-mail:xjNjH411@163.com

猜你喜欢

生药豚鼠角化
基于偏振光显微镜与λ波长补偿器联用在生药显微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3例易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例展示及分析
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生药学研究进展
性状鉴别在生药学实验中开设的必要性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肺豚鼠耳炎诺卡菌病1例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
做瑜伽的小豚鼠
豚鼠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