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十二五”期间我国海陆统筹方略

2011-05-24吴殿廷蔡安宁胡志丁

中国软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沿海地区十二五陆地

鲍 捷,吴殿廷,蔡安宁,2,胡志丁

(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2.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一、引言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发展海洋经济”的章节中明确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1994。。这是党中央在全面系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6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科学地提出“五个统筹”方针以来,明确将海陆统筹纳入国家战略的范畴。追溯海陆统筹战略思想,可见自20世纪末海洋战略便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关注,《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把“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作为重要的行动方案领域之一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1994。。而海陆统筹理念最早见于2004年,海洋经济学家张海峰在北京大学“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报告会上提出“海陆统筹兴海强国”[1];此后,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之国在2006年2月14日《中国海洋报》发表文章:“统筹发展应该包括‘海陆统筹’,除了大力做好现有的‘五个统筹’之外,还应该再加上‘海陆统筹’。‘海陆统筹’应该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2]。”全国政协委员张登义、王曙光在2006年全国政协会议提案中指出:“海陆统筹”应列入“十一五”规划之中[3];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做好陆地规划的同时,要增强海洋意识,做好海洋规划,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各项基础工作,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海洋经济发展[4]。”首次倡导将海洋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该战略在“十二五”规划中最终出台奠定了基础。

学术界先后从不同角度对海陆统筹及相关理念进行了探讨,如吴传钧最早提出把人地关系的研究拓展到人海关系研究,提出了“地理学要面向海洋”[5];其后韩增林认为人海关系是广义人地关系组成部分和延展,他阐述了人海关系与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内涵与特性,分析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空间结构和地域类型,并讨论了人海关系优化的问题[6]。而刘桂春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具体描述了人海关系和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理论[7],一些研究涉及了海洋和陆地在经济、生态环境等某些领域的协调与关联,如盖美提出近岸海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海陆一体化调控措施[8],宋薇以辽宁省沿海地区为例,进行了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关联分析[9]。较为系统的研究体现在海洋经济地理学领域,韩增林等认为,海洋经济地理学涉及了海岸带管理、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沿海城市经济研究、海洋地缘政治与经济研究以及滨海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10]。而明确地提出海陆统筹概念的研究,多偏重于某个具体领域,如徐志良等将中国沿海地区看成“新东部”,提出海陆区划统筹的初步构想[4];李义虎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认为中国是一个海陆度值高、兼具陆地大国和濒海大国双重身份的地缘实体,在战略上需要消解海陆两分的现实,而采取海陆统筹的全方位选择[11]。叶向东等提出海陆统筹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策略[12],张海峰从海陆产业结构调整[13]和树立科学能源观[14]的角度探索了海陆统筹的途径。

国外类似海陆统筹的研究集中在海洋与海岸带综合管理战略上,较为宏观的研究如C.L.Mitchell分析了加拿大政府的海洋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管理框架[15],R.J.Rutherford,G.J.Herbert和 S.S.Coffen-Smout探讨了海洋综合管理和协同规划过程[16],Byron Blake研究了加勒比海可持续发展管理与规划[17],Bilian Cicin-Saina和 Stefano Belfiore研究了整合海洋与海岸带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实践[18],以及Juan Luis Sua’rez de Vivero对欧盟海洋政策的总结[19]等。相关研究均将海洋可持续发展和沿海地区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但范围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较少涉及涵盖整个大陆与海洋国土的总体协调战略。总体看来,海陆统筹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相关研究或高屋建瓴(如吴传钧等对人海关系的阐述),对指导实践还有待落实;或局限于政治、经济某一视角,缺乏全局的把握。从战略高度进行理论梳理和综合分析还有待加强。

由于海陆统筹理念的战略性、系统性、综合性,与地理学之长于宏观分析及重在探讨综合现象的复杂性,“关心于整个统一体中发现的任何重要现象之间关联性的探讨”的学科特性相适应[20],因此地理学能为此领域提供更为完善的理论支持。本文拟从地理学的性质出发,以区域综合性、系统性以及空间规模尺度转换为出发点,在对“十二五”规划中海陆统筹战略进行内涵界定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海陆统筹战略对策。旨在为我国“十二五”期间海陆统筹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可行建议,同时也提出地理学视角下海陆统筹问题的研究框架。

二、海陆统筹战略的内涵

海陆统筹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地理学问题,籍此本文从地理学的特性出发,提出我国海陆统筹战略的对策分析框架。地理学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系统性,从地理学的角度,更多关注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强调系统的整体性。

因此,从地理学视角来看,海陆统筹其实就是对陆地和海洋的统一筹划。首先,从地理范围上来看,海陆统筹内涵里包括了海洋和陆地两部分,这里的陆地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国土,而海洋则有不同的理解,狭义上指海洋国土部分,包括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广义上则包括海洋、海岸带、岛屿以及与海洋联系密切的沿海地区。二者的交汇地带在沿海地区,狭义上仅只海岸带,而广义上其范围则可以看作受海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陆地,习惯上包括沿海各省、直辖市,但其范围可以一直延伸,直至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的陆地领土和海洋国土。其次,从战略方向上来看,考虑到我国过去的发展战略过于偏重陆地,如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七五”期间、“九五”期间的三次国土规划中均忽略了海洋[21],因此,海陆统筹战略在此更主要强调海洋战略的优先地位,主要内容包括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图1 海陆统筹的概念内涵及地理范围

综上分析,海陆统筹战略是国家陆地战略与海洋战略的整合与衔接,战略重点在海洋国土部分以及沿海地区(主要指沿海各省市),其影响涉及国家整个领土范围,并拓展到国际上与我国战略利益密切联系的区域,其目标是促进国家安全及社会经济生态的全面进步。

三、海陆统筹战略的意义

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海陆统筹战略,与其他“五个统筹”并列,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体现了海洋对于整个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一)从我国的政治地理形势来看海陆统筹的必要性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拥有1.8万千米的海岸线,沿海共有12个省市区[1],是我国脆弱的软腹部。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相关条款的规定,属于中国拥有和管辖自然资源所有权的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的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相当于陆地国土的1/3。但是,我国的海洋战略空间受到来自地缘上的挤压与威胁,虽然海洋国土面积广阔,但均由内海和边缘海所构成,缺乏直面大洋的通道。由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等一系列弧形岛屿带构成的第一岛链,以及由日本的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和美国的马里亚纳群岛等岛屿组成的第二岛链,将中国通向太平洋的道路层层阻隔。因此,海洋战略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开展全球战略的关键。同时,海洋战略也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台湾地处第一岛链中部,是中国领海唯一直面太平洋的海岸线,是突破封锁,走向大洋的关键结点。

此外,在全球范围内,我国的海洋权益不断受到来自部分国家的威胁,我国与海上八个邻国均存在海上领土争端,钓鱼岛和南沙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同时,重要的国际水域和航道面临着不安全因素,海上运输航线安全受到威胁。因能源运输问题带来所谓的“马六甲困境”(表1),以及红海印度洋航线上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等,对我国海上权益提出了挑战。因此,通过有效的海洋战略解决全球范围内的海洋争端迫在眉睫。

表1 中国主要海上运输线路

“十二五”海陆统筹战略改变了我国传统战略决策思维,在规划建议中提出“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从总体战略来看,有了明确的海洋战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对海洋的管理和控制。传统上,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大陆型国家,按照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中国大陆属于“内新月型”地带[24]。历史上,主要面对来自枢纽区的威胁,陆地是战略重心而海洋一直是天然的屏障,因此有成熟的大陆战略而缺乏相应的海洋战略。自工业革命以来,通过广阔海域联系起来而逐渐形成的外新月地带对内新月地带构成了新的压力,中国的主要威胁开始由陆地转到海洋上,从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中国面对来自海洋上的挑战均遭到失败。此外,根据马汉的海权论,制海权、特别是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狭窄航道,对于大国的地位至关重要[25]。规划中提出“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十分必要。因此,海洋战略是在全球范围内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基本保证。“十二五”海陆统筹战略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在战略决策思维上由传统大陆国家向海陆兼备国家转型。

(二)从经济地理格局上来看海陆统筹的紧迫性

我国陆地资源重心和经济重心的偏离造成沿海地区发展瓶颈,而不合理的区域政策也加剧了沿海与内陆地区的矛盾,因此海陆统筹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沿海省份已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区域,以13%的陆地面积,滋养40%的人口,创造65%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中海洋生产总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10%①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海洋局局长、世界海洋和平大会联合主席孙志辉在第33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暨海委会成立50周年庆典致辞,2010年9月。。但是,东部沿海地区却面临着资源能源短缺,土地空间紧张,人口压力巨大,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社会矛盾突出等严重问题,对资源能源的追求和对生存空间拓展的渴望促使人们将目光从陆地转向海洋。

1.庞大人口压力,是沿海地区发展最突出的矛盾。在此用海岸线人口压力系数(CHP)[22]反映我国海洋所承载的人口负担,海岸线人口压力系数(CHP):

这里WP表示世界居民数量,CL表示各国海岸线长度(千米)。照此式计算,20世纪末,每千米海岸线上平均有名居民11000人[22],而2010年,以我国沿海11个省市区总人口来计算,每千米海岸线上居民人数达到了28888人,而以全国总人口来计算,则达到了72222人,我国的海岸线承载着更大的人口压力,对海洋空间利用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2.当前我国资源能源重心和经济重心相对偏离,造成了东部沿海地区资源能源的严重缺口。一方面,如图2所示,以重要的能源煤炭和原油为例,我国所有沿海省市均是煤炭资源净调入地区,也是原油净消耗地区,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庞大,加之其陆地资源能源匮乏,对内地资源大省和海外资源能源输出国严重依赖;然而另一方面,沿海地区所属海域的海洋资源能源开发潜力巨大,却未能有效利用。我国海洋石油储量可达22亿吨,天然气储量达480亿立方米,而且各个大海区不断有新的油气田发现。据估计,我国的海底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石油资源储量的10%-14%,海底天然气资源量约占全国天然气资源的25%-34%①资料来源:中国海洋经济信息网http://www.cme.gov.cn。。显示了我国海上油气开发的可观前景。

在经济发展的驱使下,向海洋寻找资源和能源成为促进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目前对海洋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水平低,规模小,威胁生态环境,海洋权益争端日益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亟需科学的海洋战略引导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图2 2008年主要省份煤炭净调量及2007年主要省份原油净供给量

3.海洋经济持续增长,海洋产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200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1964亿元②资料来源:中国海洋经济信息网http://www.cme.gov.cn。。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53%,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5%。海洋产业增加值18742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3222亿元。2009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270万人,其中新增就业52万人。如图3所示,我国的海洋经济一直稳步增长,近5年来更是发展迅速,占全国GDP的比重也直线上升。海洋经济不断发展,对沿海地区带来的日益深刻的影响,因此,重视海洋经济是促进沿海地区区域发展的保证。

图3 我国历年海洋GDP及其占全国GDP的比重

4.从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来看,海陆统筹是实现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的区域发展模式下,海洋和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威胁。一方面,海洋生态环境面临来自人类活动的严重威胁,工业发展和人口压力带来了海水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另一方面,海洋为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带来威胁,如海平面上升导致滨海地区海水入侵,以及土壤盐碱化和土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作为海洋战略的重点,把握了时代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强调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渔港建设”,明确了海洋的经济利用是当前海洋战略的主导方向,同时强调“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

海陆统筹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创新。由于过去一直“重陆轻海”,海陆统筹战略在此更应该突出海洋战略的优先地位,而不能把海洋战略放在辅助的、为陆地战略服务的从属地位。其次,海洋战略如何与陆地战略相互整合衔接,以及海洋与陆地在社会经济生态发展中如何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制定系统的海陆兼顾、合理可行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实现海陆统筹的重要保证。

四、对策建议——地理学的分析框架

(一)海陆统筹的核心内容——海陆区域复杂系统的协调

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海洋和陆地是两个复杂区域系统,海陆统筹是两个系统的协调与整合,是复杂系统内部若干子系统之间的调和。从区域的内涵来看,主要包括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其协调过程包括海陆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统筹,海陆经济子系统的统筹,海陆社会子系统的统筹以及海陆之间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之间的综合协调过程。

第一,海陆生态子系统的统筹。认识到海陆生态系统的统一性,如图4所示,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大气圈和岩石圈是一个整体,而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海水也只是地球水循环庞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生物圈则在各圈层之间运动。要从生态系统各圈层要素互动的角度,考虑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过程的连续性。

因此,制定海陆生态系统统筹战略,要关注海洋生态子系统和陆地生态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大气——海水界面,从蒸发、降水过程中进行生态环境监控;在海水——岩石圈界面,关注侵蚀、沉积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最关键的环节是海陆水体交换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控制,在防治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同时,控制陆地生态环境威胁通过水循环和大气循环带入海洋中,以及海水对地下水的侵蚀。加强沿海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控制生物循环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发挥海洋对陆地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如通过海水淡化等技术手段,改善陆地生态缺水状况。

图4 海陆生态子系统统筹模式

图5 海陆经济子系统统筹模式

第二,海陆经济子系统的统筹。首先,补充陆地能源资源缺口,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能源、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改善东部沿海地区资源与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瓶颈;其次,进行海陆产业关联,从过去的“陆向”经济转为“海向”经济,充分利用渔业、特色矿产资源及能源以及港口岸线,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相关产业,振兴沿海地区经济。其三,促进海陆产业融合,通过企业纵向及横向联系的有机整合,促进海洋产业部门与陆地产业部门的融合,培育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增强区域竞争力;其四,实现海陆交通网络的对接,形成一体化的海陆联运设施,提高运输效率;其五,合理安排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产业布局,通过综合的功能区划,促进海陆空间结构的融合。

第三,海陆社会子系统的统筹。海洋本身不构成稳定的社会系统,更多体现在海洋对陆地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影响,包括沿海地区之间及沿海地区与内地之间社会关系的协调。首先,提高沿海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加强社会秩序、民主法制建设,强调社会公平;其次,推进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区域合作,关注要素合理分配以及跨区域生态补偿,促进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协调发展。最后,加强海洋科学文化教育,强化国民对海洋国土的认知,树立国民海洋意识。

第四,海陆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间的总体协调。关注海陆生态子系统与社会经济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从海陆区域系统总体运行状态和趋势考虑;另一方面,战略重点在矛盾突出,各子系统相互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域和领域。首先,在宏观上的系统把握依赖于海洋地缘战略和国家社会经济政策,通过解决领土争端,维护海洋权益,获得稳定的发展空间,通过总体规划的引导,获得持续的发展环境;其次,加强海岸带的利用与综合管理,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的交界面,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复合地域系统,是人地关系矛盾最为尖锐的区域。通过有效的海岸带管理措施,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持生物多样性,加强自然灾害防御和污染控制,制定经济开发管理规划,增强沿海社区社会福利,促进海岸带地区多元化利用[26];最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围绕循环经济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27],打造沿海生态产业链。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充分利用波浪能,潮汐能等新能源,代替一部分化石能源,在发展沿海地区经济的同时减少对海陆生态环境的威胁。

根据“十二五”规划海陆统筹战略的基本要求,以海陆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协调发展为出发点,构建海陆统筹战略参考性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海陆统筹战略实施效果提供参考,指标具体内容见表2。

(二)基于规模尺度转换的海陆统筹战略模式选择

表2所列的指标体系,只是宏观上的参考性指标,在实际决策过程中须针对区域不同的规模尺度以及社会经济环境不同的作用层次,选取不同的评价指标,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首先,考虑地理空间上尺度与规模的转换。海陆统筹战略最大的尺度是全球,以及覆盖地球表面的通透水体即由其所分隔的全部陆地,而最小的尺度是地方,是具有特殊性的某一具体地域范围。从全球到地方,在尺度与规模上构成了一个连续体,在此连续体上可以进一步分为①全球尺度,这里考虑到我国的国家战略为出发点,全球尺度更多所指全球范围内与我国海洋权益密切相关的区域和海域;②国家尺度,即我国领土和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具有实际控制能力的地区;③区域尺度,一般所指“被地球表面上被某种特征(特别是具有社会经济学意义的特征)所固定的空间系统[29]”,在此特指在我国领土、领海范围之内,因某种属性和功能的需要而划分的若干地理空间范围,比国家的范畴小。实际选择中可根据不同的要求,一般以经济区划中的若干经济区,或是四大海域及其相关联地区,或是沿海各省市为地域单元;④地方尺度,通常意义的“地方”泛指由人或物占据的部分地理空间[30],在此考虑到尺度划分的衔接,特指比前文所述区域范围小,其海陆统筹问题具有特殊性的具体地域单元,在我国以沿海地市或县域单元更为合适。

其次,从地理区域属性来看,一个区域的资源禀赋和自然环境条件是其最基本层面,而上层建筑是社会制度与文化,从环境基础到上层建筑之间,亦构成一个连续体。在此参照欧洲空间规划,在此连续体上划分出四个维度,包括国土资源环境层,基础设施层,社会经济层以及制度文化层。国土资源环境层是指一个区域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土壤条件、植被条件、资源条件等,是决定区域发展方向的本底条件,在海陆统筹战略中,更多关注海洋及海岸带生态环境条件,海洋资源能源条件,水文气候条件等;基础设施层面,主要包括交通、电讯、水电、商业、科技、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教、卫生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是社会经济得以运行的基本保证。在海陆统筹战略中,更多关注港口及配套设施、交通设施、海洋环保设施、滨海产业工业园区、滨海旅游度假设施等;社会经济层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动力,在海陆统筹战略中,更多关注海陆产业的关联与空间布局以及区域社会网络与社会组织结构;制度文化层是区域最上层建筑,包括政策制度,法律法规,文化艺术等,在海陆统筹战略中,主要体现在海洋权益维护、海洋法律法规制定、海洋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

综合考虑尺度与规模的转换与区域属性,将二者各自的四个维度相组合,就构成了海陆统筹战略决策矩阵。一般而言,尺度越大,其战略决策就越偏向于政策性、宏观性问题,更多关注区域上层建筑;而尺度越小,其战略决策就越依赖于地方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资源本底,可操作性更强。因此,在决策矩阵中,每一层次都有其核心战略,如图6所示,正好反映在该图中沿对角线的阴影部分。

图6 海陆统筹战略组合模式

因此,海陆统筹战略的核心,是在不同尺度上重点关注不同层次的问题。

1.在全球的尺度,海陆统筹的战略重点在制度和文化层面,主要目标是应对全球海洋战略安全,通过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在国际法框架内解决与邻国的领海争端和海上利益冲突,在国际航线上以及与我国政治、经济权益密切相关的海域维护自身权益。积极推进海洋领域国际合作,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规,推动海洋各领域合作与发展。关注全球海洋,同世界各国积极合作应对全球变化,做好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海陆生态安全战略性规划。

2.在国家的尺度,海陆统筹的战略重点在社会经济层面。主要任务是统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合理规划海陆产业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制定促进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通过区域规划、产业规划政策,发展海洋经济,延长海洋产业链,促进沿海地区海陆产业一体化。同时,也要兼顾区域协调发展,通过财政分配,区域生态补偿等措施,调控沿海地区之间以及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社会经济运行态势。

3.区域尺度和地方尺度的海陆统筹战略,其地理范围一般限定在我国沿海地区及其相关联的海洋国土,在区域的尺度,海陆统筹的战略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主要任务是构建海洋与陆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优化沿海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和海区开发利用布局,规划建设海洋产业园区、完善港口码头设施,公路铁路管线交通运输网络等,以实现海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效对接。

4.在地方的尺度,海陆统筹的战略重点在国土资源环境层面。主要任务是沿海地区各县市普查本地的海洋渔业资源、港口岸线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化石能源以及海洋能源等,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依托地方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加强海岸带管理和综合利用,改善海岸带地区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

实际战略制定和决策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各层次战略的衔接,另一方面,考虑区域的尺度和所涵盖的范畴,依据地域功能和属性,通过不同目标的确定和不同指标的选取,制定相应的政策,达到总体战略目标的最优化。

五、结论与展望

以上从空间范围和目标范畴上分析了“十二五”规划海陆统筹战略的内涵,在从地缘政治和社会经济生态角度对该战略初步述评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海陆统筹战略对策建议,从地理学的视角搭建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地理学对海陆统筹战略的关注是必要且关键的,在应对具体问题时,需从区域系统的角度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并在注重系统整体性的基础上进行协调。同时,从规模尺度转换的角度分析不同战略模式组合,有助于形成有机关联的战略体系。但在今后研究中,仍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进一步关注:

首先,海陆统筹战略是根据“十二五”发展需要而出台的,是应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迫切要求。未来的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和国内社会经济形势如何变化,为将来我国海洋战略决策带来哪些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复杂变幻的形势,适时调整海陆统筹战略,有待于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综合分析,合理的预测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灵活的应对机制。

其次,文章仅从宏观战略上对海陆统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由于区域的差异性和规模尺度不同,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的区域在战略目标和战略决策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别。如何实现不同尺度规划战略实施过程的整合与衔接,如何强调不同区域战略的有机关联是未来研究中所面对的重大问题。一方面,需要做好海陆统筹理念下的综合区划工作,并在这一进程中总结、归纳区划原则、方法,在此基础上提炼海陆统筹区划基础理论;另一方面,需深入发掘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及历史文化本底以及把握社会经济运行态势,加强对不同类型区域海陆统筹战略模式的理论总结。

第三,海陆统筹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注意随着时间序列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海陆统筹战略的目标是不同的。要把握系统的总体运行特征和子系统间的矛盾运动规律,实现系统运行各阶段之间的平稳过渡;另一方面,战略实施也应根据不同时间尺度,按照目标的可实现性和任务的紧迫性,进行中短期以及长期战略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不同时间尺度之间的整合与拼接。

最后,今后的研究在方法和视角上都应寻求突破,将海陆统筹的理念拓展到更深层更广泛的领域。在方法论层面,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发掘海洋之于人的价值;从结构主义视角,探寻影响海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运行的深层机理。在研究实践层面,需加强地理学、海洋学、生态学、经济学、资源科学、社会学、旅游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协调合作,进一步加强数理统计、模型构建等定量研究方式的应用。同时,在技术手段上进一步加强3S技术的应用,利用其空间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能力将其广泛运用于海洋资源评估、海洋区划、海陆区域规划开发、海陆空间格局及演变分析,以及海洋环境监控等领域。

[1]张海峰.再论海陆统筹兴海强国[J].太平洋学报,2002,(7):14-17.

[2]张向冰.“海陆统筹”应列入“十一五规划”[N].中国海洋报,2006-03-10.

[3]高之国.十一五规划中应增加“海陆统筹”内容[N].中国海洋报,2006-02-14.

[4]徐志良.中国“新东部”——海陆区划统筹构想[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5]张耀光.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到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吴传均院士对中国海洋地理学的贡献[J].地理科学,2008,28,(1):7-9.

[6]韩增林,刘桂春.人海关系地域系统探讨[J].地理科学,2007,27,(6):761-767.

[7]刘桂春.人海关系与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8]盖美.近岸海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海陆一体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9]宋薇.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关联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0]韩增林,张耀光,栗维新,等.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学报,2004,59(S):183-190.

[11]李义虎.从海陆二分到海陆统筹——对中国海陆关系的再审视[J].现代国际关系,2007,(8):1-7.

[12]叶向东.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8):33-36.

[13]张海峰.抓住机遇加快我国海陆产业结构大调整——三论海陆统筹兴海强国[J].太平洋学报,2005,(10):25-27.

[14]张海峰.海陆统筹兴海强国——实施海陆统筹战略,树立科学的能源观[J].太平洋学报,2005,(3):27-33.

[15]MITCHELL C L.Sustainable Oceans Development:the Canadian Approach[J].Marine Policy,1998,22(4):393-412.

[16]RUTHERFORD R J,HERBERT G J,COFFEN-SMOUT S S.Integrated Ocean Management and the Collaborative Planning Process:The Eastern Scotian Shelf Integrated Management(ESSIM)Initiative[J].Marine Policy,2005,29:75-83.

[17]BLAKE B.A Strategy for Cooperation in Sustainable Oceans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Commonwealth Caribbean[J].Marine Policy,1998,22(6):505-513.

[18]CICIN-SAINA B,BELFIORE S.Linking Marine Protected Areas to Integrated Coastal and Ocean Management:A review of Theory and Practice[J].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05,48:847-868.

[19]LUIS SUA’REZ de V J.The European Vision for Oceans and Seas-Social and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the Green Paper on Maritime Policy for the EU[J].Marine Policy,2007,31:409-414.

[20]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1]俞树彪,阳立军.海洋区划与规划导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2]瓦勒格A.海洋可持续管理——地理学视角[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23]刘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89.

[24]麦金德 H J.历史的地理枢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5]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50.

[26]克拉克J R.海岸带管理手册[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3-6.

[27]韩增林,王泽宇.辽宁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J]. 地理科学,2009,29(2):147-153.

[28]韩增林.区域海洋经济地理理论与实践[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9]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0]约翰斯顿R J.人文地理学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11.

猜你喜欢

沿海地区十二五陆地
论民国沿海地区渔业发展困境及其应对路径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
海陆风对广东沿海地区秋冬季污染物的影响研究
陆地开来“宙斯盾”
误区:非沿海地区人人需要补碘
沿海地区输电铁塔防护涂层耐腐蚀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