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交互平台的作用和意义

2011-05-24索继江杜明梅邢玉斌史洪飞保鹏飞薛万国刘运喜

中国医院 2011年11期
关键词:专职人员科室病例

■ 索继江 杜明梅 邢玉斌 史洪飞 保鹏飞 薛万国 霍 瑞 刘运喜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RTNISS)的成功开发,实现了住院患者的全过程监测和医院感染病例自动化识别与预警,使医院感染防控专职人员(专职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医院的感染情况,带监测数据下科室进行干预成为了现实,提高了医院感染监测的效率[1]。在临床干预过程中发现,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与交流需求大增,但受时间、空间和人员数量等因素限制,到临床进行沟通和督导并不易进行,使原来设想带数据到科室进行沟通、干预能够解决很多问题的想法无法实现。为此,我们研发基于RT-NISS的交互平台[2],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带来了未料到的好处。

1 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沟通不畅的原因

1.1 医院感染病例多,临床干预需求大

RT-NISS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在专职人员带监测数据下科室进行干预过程中,因医院病床数量大,疑难杂症多,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实时监测系统发现的疑似感染病例多,许多情况需要与医生就病人症状进行讨论,才能确定是否为感染病例。另一方面,部分临床病历做不到每天记录,特别是外科,有的2~3天才记录一次;有的病历记录相对简单,RTNISS系统捕获不到疑难病例的临床症状相关数据。因此,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与交流需求量大增。

1.2 专职人员少,管理病区多

医院感染防控专职人员较少,每个人要管理30个病区,单靠专职人员到临床科室干预,难以完成全部病例的及时确定和与临床医生交流、协商等反馈、干预,使RT-NISS监测结果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1.3 临床医生任务重

专职人员到临床科室后,有时因医生有应急救治任务、手术、科室查房、各种会议等情况,没有时间与专职人员进行及时、充分的交流;有时找不到医生,干预效率低。因此,造成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交流受到时间、空间和人员数量等多因素限制,而不能及时和充分进行,延误了疑难病例的感染诊断,往往错过最佳干预期,迫切需要建立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沟通的平台,实现医院感染病例讨论和干预措施及时提示,医院感染疑似病例整合资料的查询,医生反馈意见及感染病例上报统计,以及干预效果评估等功能,为临床提供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信息导航,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

2 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交互平台

依托RT-NISS和HIS的医生工作站建立交互平台,包括三个模块:①医院感染病例上报模块;②临床干预模块;③干预效果评估模块。

2.1 医院感染病例上报模块

将专职人员对RT-NISS自动筛查出的预警病例的确定结果,推送至医生工作站,医生在工作站内右键点击病人姓名,出现“医院感染控制”对话框,出现交互界面(如图1),此时医生进入RT-NISS中的交互系统(从HIS中脱离),红色标识病例提示已被专职人员确认为感染病例,需医生确认。

医生点击病人姓名,出现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对话框。医生认可专职人员的提示,点击“确认”即可完成上报,警示消失。若医生不认可,则进入与专职人员的讨论对话模块,要求医生针对病人病情提出非感染依据,发送至专职人员认可后警示消失。同时,医生可根据系统提示,访问RTNISS中该病例的个案预警内容,包括感染要素时序图、各种检测数据等,便于医生与专职人员交流。

2.2 临床干预模块

专职人员为各专科建立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库,包括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适合各专科的医院感染防控标准操作流程等,供医生查阅。医生也可将本专业医院感染管理新知识上传。

2.3 干预效果评估模块

通过干预执行记录和效果评估系统,将每一次对话和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展示给专职人员,便于及时进行干预效果评估和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绩效考核,从而强化医生参与感染防控,并落实感染防控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3 交互平台的作用和意义

3.1 提高医院感染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图1 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交互平台界面

交互平台建立了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沟通的桥梁,使相互间的交流不受时间、空间和人员数量等多因素限制,解决了专职人员带监测数据到临床科室找不到医生的尴尬。通过对某个疑难病例针对性讨论,了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使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共同确诊感染病例成为现实,不仅提高了感染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而且,节约了专职人员的大量时间,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现场督导。

3.2 促使临床医生积极参与医院感染防控

以前临床医生参与感控工作热情不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措施接受程度低、执行力和依从性差,如何使临床医生参与到感染防控工作中来,一直是令专职人员头痛的难题[3]。通过交互平台,使临床医生通过感染病例的讨论,浏览病例预警和针对性的感染防控SOP方案,以及对有感染征兆的病例及早送检相关标本的提示,加上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督导,都是针对本专科常见并发感染及病例的防控问题,医生容易接受。日积月累,逐步使医生明白如何参与感染防控工作,将大大提高他们的医院感染病例诊断水平、防控意识和能力。

3.3 实现医院感染防控“关口前移”

专职人员能够先于病原学检验结果,了解和判断疑难病例的感染情况,争取了医院感染预防干预的最佳时期,将针对感染危险因素的防控方案推送给临床医生,督促医生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等干预措施,强化了过程监控,实现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关口前移”。

3.4 开辟了专职人员感染防控工作的新模式

“实时监测预警”使专职人员从繁重的感染病例查阅中解放出来。互动平台的构建为专职人员与医生提供了及时便捷的沟通渠道,缩短了感染病例从发现到诊断的时间,使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成为可能。同时,通过交互平台给临床医生反馈感染监测结果、及时推送感染控制措施和评估干预效果,从而提高感染防控的干预程度和效率,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身到重点病例、重点科室和暴发事件的处理中。另一方面,随着交流的深入,专职人员对各专科或亚专科和感染特点、疑难病例感染情况等有了更细致地了解,使自身感染病例诊断水平和处理能力与经验不断提高,为个性化和专科化的感染措施的实施提供了可能,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院感染工作模式转变,必将极大地深化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开展。

3.5 从根本上解决医院感染病例漏报问题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医生的意识不强。交互平台的建立,每例医院感染疑似病例都将给医生提出警示,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只需点击确认按钮即可完成,每一次处理只需要1~2分钟。否则,工作站警示灯不灭,具有强制性。自应用以来,我院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从2011年3月78%,降至7月份的9.6%,效果非常明显。

3.6 使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更加完善

交互平台的建立,完善和增强了“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RT-NISS”的干预和及时反馈功能,使整个系统功能更加强大。特别是干预效果评估,可对临床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干预结局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和效果评估,以便不断完善干预方案。还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目标管理考核相结合,促进医生重视、参与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总之,“交互平台”是RT-NISS的有效补充和功能延伸,提高了RTNISS的病例诊断灵敏度与准确性,完善了反馈和干预功能,强化了过程监控,实现了感染预防控制的“关口前移”,督促医生积极参与到感染防控工作中来,提高感染控制效率,开辟了医院感染新的工作模式。

[1]刘殿荣,索继江,邢玉斌,等.信息技术在我院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2010;14(9):78-79.

[2]索继江,杜明梅,邢玉斌,等.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交互平台设计与实现[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2678-79.

[3]朱士俊,索继江,李六亿,等.医院感染防控执行力差的原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0,15(5):78-80.

猜你喜欢

专职人员科室病例
基于风险管理在质量专职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病例”和“病历”
河南省某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压力来源调查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与鉴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