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创科学发展品牌 争做转型跨越先锋
——潞安集团漳村煤矿在打造数字化新矿山实践中创先争优纪实

2011-05-03段贵德

中国煤炭工业 2011年11期
关键词:创先争优煤矿党员

文/段贵德

争创科学发展品牌 争做转型跨越先锋
——潞安集团漳村煤矿在打造数字化新矿山实践中创先争优纪实

文/段贵德

矿领导带头跟班下井,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安全生产紧密结合

山西潞安集团漳村煤矿是全国首座以“十化”为标志的数字化矿井,现有职工4800多人。下设2个党总支,39个直属党支部,共有党员870余人。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漳村煤矿确立了“科学发展、放胆争先,打造数字化新矿山”活动主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中心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服务群众作表率,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跨越发展。

创新方法——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

作为中组部的联系点,漳村煤矿强化使命感、增强责任心,把创争活动作为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大责任狠抓落实,作为推动数字化矿山科学发展的重大契机精心组织,通过“一机制运行、两载体争创、三承诺到位、四监督践诺、五点评指导”,实现了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

“一机制”运行。运用党建绩效管理工作机制,量化活动目标,规范操作流程,强化制度保障,统筹规划各阶段工作,确保了创争活动环环紧扣。通过 “年度计划书”“月度任务书”“岗位责任书”明确创争活动具体的工作内容,通过定时间、定任务、定目标,严格责任分解,强化工作落实;通过个人自评和组织评价,持续改进提高。将创争活动评价结果运用在“月度挂钩工资、季度挂钩奖金、年度评先推优、干部选拔任用”四个方面,使创争活动实现了系统管理、闭合管理。

“两载体”争创。 创先争优,关键在“创”,核心在“争”。漳村煤矿以“创建品牌支部”和“争当明星党员”为载体,持续深化创争活动。将全矿基层党组织分为井下生产、地面生产、机关后勤、社区、整合矿井五个系统分类竞赛。以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经营绩效等“十好”为标准,科学设定分值,一月一评价、一年一评比,正排抓典型、倒排抓帮扶,全面实施“一支部一品牌”特色工程。依托“岗位争星、难题攻关、建言献策、义务奉献”四条途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月度推星、季度评星、年度争星,开展“明星党员”竞赛活动。

一是突出特色,选准典型。把技术含量高、特色明显、具有代表性的党员先锋岗确定为示范点,既达到示范带动的效果,又抓出值得推广的典型经验。二是分类指导,培育典型。针对离退休党员,成立了爱心服务队,以热心公益事业、帮扶困难职工、化解邻里矛盾为重点,实行“关爱式”管理,量力而行、重在实效,勇争“服务星”;针对大学生党员,以技术攻关、节能降耗、安全生产为重点,填写 “成长日志”,实行“跟踪式”管理,勇争“安全星”;针对女工党员,以安全帮教、服务职工为重点,以“爱心服务站”“高效示范岗”、矿区“雷锋车”为平台,实行“目标式”管理,勇争“巾帼示范星”;针对外来务工党员,建立异地安“家”机制,实行“温馨式”管理,通过开展“岗位当标兵、异地做贡献”活动,勇争“责任星”,保证外来党员“离乡不离党”;针对整合矿井党员,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实行“规范式”管理,激励广大党员带头健全制度、促进文化融合、加快证照办理、推进技改扩建,勇争潞安整合矿井建设“先锋星”。三是大力宣传,推广典型。采用事迹报告会、巡回宣讲、面对面访谈等形式,搭建“零距离”学习平台。通过打造“党员”名片,发挥“明星”效应,影响一批、带动一批,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

“三承诺”到位。一是对上级党组织的要求承诺到位;二是对职工群众的企盼承诺到位;三是对自己的工作目标承诺到位。综掘二组党支部对照集团全面推广“白国周管理法”“手指口述法”和岗位达标的要求,集体承诺,党员带头,确保了三个达标“百分百”。开拓二组10名党员践行岗位承诺,把“液压切锚机具装置”由手动变为风动式液压切割,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

“四监督”践诺。漳村煤矿采用四种手段,监督兑现诺言。一是组织监督。在党员大会上开展党员“讲评”,向组织报告。推行职工代表、党代表“双代表”巡视制,对践诺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群众监督。活动办公室开通热线电话,设立意见箱,接受群众监督;社区开设“点评台”,对党员八小时以外的社会行为进行监督。三是制度监督。推行党员践诺“一卡通”,对完成的承诺事项及时销号,对没有按时完成的及时提醒和督促。四是舆论监督。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对支部和党员承诺、践诺进展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五点评”指导。围绕“诺言兑现”这一重点,设置点评主体,明确“谁来点”;创新点评方式,强调“怎么点”;丰富点评内容,突出“点什么”,确保“点”到关键处,“评”到点子上。一是党委点评。通过政工例会、支部书记例会等对创先争优工作进行点评。二是领导干部点评。班子成员分别深入到联系点现场办公,加大指导力度,教方法、出点子、点问题、提要求,进一步明确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工作思路和着力点。三是党支部书记点评。每月召开党员大会,各支部书记对支部党员逐一进行点评,确保不遗漏每一名党员。四是指导组点评。矿党委派出5个指导组对联系单位进行分类指导和总体点评,形成一级抓一级的责任体系。五是党员互评。按照党建绩效管理要求,每月面对面、背对背开展党员互评。通过“五点评”,点“高”思想认识,点“燃”创争激情,点“出”工作实效。

显著成效——发展更科学,矿区更和谐

通过深入开展创争活动,漳村煤矿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矿区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后劲得到了新加强。以创争活动为契机,抓村庄搬迁,为稳产高产提供了保障;抓水平延伸,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抓资源整合,构建起了横跨长治、临汾、晋中的“一矿六井”发展新格局,矿井总产能达到790万吨/年,在产能规模上再造了一个新漳村。2010年,生产原煤553万吨,生产喷吹煤268万吨,销售收入突破35亿元,在经营规模上再造了两个新漳村;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连续五年荣获“‘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并被评为“国家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再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今年上半年,生产原煤275.4万吨,生产喷吹煤131.6万吨,销售收入完成13.98亿元,实现利润5.88亿元,不仅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而且取得了安全、效益“双丰收”。

二是党建创新实现了新提升。大力实施“机制、管理、方法、内容”的党建创新工程,连续两年在潞安集团党委年度党建绩效评价中名列榜首。去年有4项党建创新,被潞安集团党委分别评定为实践类和制度类二等奖;其中,“为党员过‘政治生日’”被长治市委推介为“2010年度全市组织工作创新项目”。今年7月份,分别被山西省委、山西省国资委表彰为“山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监管企业‘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

三是和谐发展再谱新篇章。活动中,漳村煤矿边承诺、边践诺,“六大惠民”工程件件落实,桩桩告捷。高标准改造班中餐食堂和井口营养餐厅,使井下职工享受到了“星级”餐饮待遇;回应职工期待,体现对老年人关爱,高标准建成了老年活动中心“颐年苑”;和谐文化广场改扩建工程、便民超市平移改造工程高标准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行;坚持每月19日矿领导信访接待制度,去年共接待来访群众73人次,落实问题61件,连续6个月实现“零接访”。2010年,职工人均收入突破7.5万元,职工安居乐业、尊严生活,矿区和谐稳定、欣欣向荣,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总结启示——动力更强劲,保障更有力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十二五”科学发展提供政治动力和组织保证,是全党开展创争活动的方向和主题。活动中,为推动数字化矿山的新发展,漳村煤矿牢牢地把握住了“四个必须”。

一是推进创争活动,必须结合中心工作。当前,漳村煤矿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为全面实现“一矿六井、产能千万”战略目标努力奋斗。对此,党政统筹处理“一矿”与“六井”的关系,牢牢把握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关键要素和突出问题,把强化安全生产、加快采区西扩、加快村庄搬迁、加快整合矿井技改扩建、优化党建绩效管理作为创争活动的重要内容,以活动开展推动中心工作,以工作成果检验活动成效。

二是推进创争活动,必须强化典型选树。先进典型是引导社会进步的路标。漳村煤矿坚持典型引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在井上井下不同层面、不同群体,选树可信、可敬、可学、可赶的先进典型,不仅树立起创先进、争优秀的工作导向,而且使广大党员干部承诺更加主动,践诺更加自觉,先进的“典型效应”引发 “群体效应”“从众效应”,进而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推进创争活动,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基层情况的差异性,决定了实施分类指导的必要性。分类指导越实事求是,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特色就越突出、越明显。漳村煤矿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等的不同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分类提出开展活动的具体要求,分类研究特点规律,分类总结推广经验,保证了分层达标,保证了活动实效。

四是推进创争活动,必须注重绩效管理。“一机制四载体”党建工作新模式,既是潞安党建工作的科学总结,更是新时期提升党建绩效、推动战略发展的实践平台。活动中,漳村煤矿坚持“一机制运行、四载体检验”,通过“计划、实施、评价、激励与提升”的闭合管理,明确绩效目标,强化责任落实,注重过程控制,鼓励工作创新,为创争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作者系山西潞安集团漳村煤矿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元)

猜你喜欢

创先争优煤矿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服务侨企创新业 创先争优展作为
如何以创先争优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中国有色召开庆祝建党96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