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男女脑梗死相关因素对比分析

2011-04-27武汉科技大学临床学院武汉430064吴银侠宋少武王淑媛

陕西医学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病因硬化危险

武汉科技大学临床学院(武汉 430064) 吴银侠 宋少武 王淑媛

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脑梗死发病的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1],为了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有效预防青年梗死的发生,探讨青年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本文对两院近 3年来中青年脑梗死患者 121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 121例,分为15~ 35岁年龄段发病组、36~ 45岁年龄段发病组、青年男性发病组、青年女性发病组。健康体检者 60例,分为青年男性对照组、青年女性对照组。所有脑梗塞患者均符合 1995年第 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均经头颅 CT和(或)M RI检查证实。青年发病组中,男83例(68.59%),年龄 15~45岁,平均年龄 38.37岁;女 38例(31.41%),年龄 19~ 45岁,平均年龄 37.89岁。30例男性对照年龄 21~45岁,平均年龄 37.26岁;30例女性对照年龄 22~45岁,平均年龄 37.38岁。男女对照组平均年龄与男女发病组平均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方 法 分组对比:分析 83例男性与 38例女性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年龄分布、病因、危险因素、血脂情况。病因判定:①若一个患者具有 2个或 2个以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且无其它明确病因,即认定其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这些因素包括:高血压(>22/12 kPa)、高血脂症、糖尿病、短暂脑缺血发作、冠心病、吸烟(每天超过 20支,持续 2年以上)、家族史。②其它病因根据某种特殊病史、心脏彩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 (MRA)、经颅多普勒(TCD)、颈动脉超声等辅助检查确定。统计学方法: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青年脑梗死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见表1。36~ 45岁年龄段高于 15~ 35岁年龄段,每个年龄段男性的总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年龄增长,青年男女脑梗死发病率均显著增高,且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表1 不同年龄组青年脑梗死性别构成比

2 青年脑梗死患者病因 见表2。在青年男女脑梗死的所有病因比较中,仅动脉粥样硬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危险因素比较 见表3。青年男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饮酒、吸烟、高血脂症、糖尿病)、家族史;女性略不同于男性,依次为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饮酒、口服避孕药、吸烟和家族史。上述危险因素比较,高血压、高血脂症、饮酒、吸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青年男女脑梗死的病因比较

表3 青年男女脑梗死危险因素比较

4 血脂比较 见表4。青年男女性脑梗死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其相应的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其相应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男性对照组的甘油三脂高于青年女性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低于青年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男性脑梗死组的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于青年女性脑梗死组,而高密度脂蛋白低于青年女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男性脑梗死组的总胆固醇虽然亦高于青年女性脑梗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各组血脂有关指标比较(mmol/L,±s)

表4 各组血脂有关指标比较(mmol/L,±s)

注:梗死组分别与其相应对照组比较 aP<0.05;两个对照组比较 bP<0.05;两个梗死组比较,cP<0.05

组 别 总胆固醇 甘油三脂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青年男性脑梗死组 5.53± 1.02a 2.54±1.05ac 1.09±0.45ac 3.48±1.04ac青年男性对照组 4.36± 0.62 1.45± 0.49b 1.24± 0.29b 2.53± 0.41青年女性脑梗死组 5.45± 1.12a 2.12±1.24a 1.28± 0.47a 3.31±0.95a青年女性对照组 4.62±0.64 1.10±0.36 1.51±0.33 2.54±0.59

讨 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致残、致死疾病,过去多认为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模式的改变,发现青年脑梗死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青年脑梗死的患病年龄目前尚无统—标准,通常指 45岁以下。青年脑梗死西欧国家为 3%~ 5%[2],国内文献报道为 4.4%~ 16.1%[3,4]本组资料 121例,占同期脑梗死总病例数的 14.99%,与上述文献相似。

1 青年脑梗死年龄、性别分析 脑梗死是一组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疾病,年龄层不同,其发生比例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脑梗死发病的比例呈逐渐增加的趋势[5],本组资料显示青年男女性脑梗死在 35岁以后的发病比例均明显上升,与以往报道相似。由于青年男女的生活方式不同以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不同,青年男女脑梗死患者相同年龄层的性别构成比也不相同。本研究中两个年龄层青年脑梗死患者中男性的患病比例均明显高于女性且两个年龄层男性的患病比例比较接近,分别为 65.72%、69.77%,与西方国家报道的 52%~ 65%相近[6]。

2 青年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风湿性心脏病、糖尿病为青年男女脑梗死共同的主要的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但由于男女的生活方式差异、生理病理特点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不同,其发病在上述病因及危险因素中的构成比有明显差异[7],本研究显示前三者男性高于女性,患有风湿性心脏病者女性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的差异男女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报道相似,提示虽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是青年男女脑梗死共同的重要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但具有这些病因及危险因的青年患者男性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女性。其原因可能与青年男性承担着较大的家庭及社会责任,工作压力大、应酬多、喜高能量食饮、长期大量吸烟、饮酒以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小等因素有关[7]。高血压可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导致血管壁的增厚、管腔狭窄[5]。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颈动脉严重狭窄继发脑循环低灌注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致其脱落、破裂、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机制[8]。国内外的研究表明[9]高脂血症是脑卒中的另一重要危险因素。甘油三脂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进程,高水平总胆固醇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下降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长期反复损伤会引起血小板黏着、聚集、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增生等一系列反应,形成动脉硬化是高血脂症诱发脑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9],本研究资料中青年男性脑梗死组促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于青年女性脑梗死组,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青年女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青年脑梗死男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微循环障碍,从而促发缺血性脑卒中。另外,糖尿病可引起脂代谢韵紊乱,从而引起血脂增高,而高血脂是造成脑动脉硬化的主要条件[5]。因而,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

在传统的中国,由于男女的生活习惯截然不同,男性吸烟、酗酒比例及计量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大量的吸烟、酗酒可能是青年男性脑梗死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女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组病例青年男性脑梗死 83例,饮酒 49例、吸烟 42例,分别占男性脑梗死的 59.03%、50.60%,在男性脑梗的危险因素中分别居第二、第三位,而女性分别为 10.53%、5.26%,占居第四、第六位。据文献报道酒精可使红细胞聚集性显著提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减低红细胞柔韧性,从而降低脑血流量,而且酗酒易引起高血压及代谢紊乱。吸烟可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可使红细胞压积和粘度增加.血流滞缓而促使血拴形成成。因此,长期吸烟、酗酒是引起青年男性脑梗死的重要要危险因素。青年男性纠正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防止和推迟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与发展,减少脑卒中的发生[10]。因而,戒烟、戒酒是青年男性脑梗死的重要的一级预防措施。

青年女性脑梗死除考虑以上因素外,还要更多关注女性特有的病因,如妊娠、妇产科手术、口服避孕药等。妊娠是青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资料显示孕期脑梗死为非孕期的 13倍,主要发生在妊娠后期、产褥期,其发生与孕期激素的影响、凝血系统功能紊乱、血液黏稠度增高和血管壁的变化有关,长期口服避孕药物,可造成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膜增生、代谢障碍及血脂异常,在此基础上,若有高血压或长期吸烟等危险因素存在时,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本文 38例女性,3例有关女性疾病分别为围产期所致高凝状态 1例、子宫肌瘤术后 1例、妊高征并发脑梗死 1例,长期口服避孕药物 3例,共占青年女性脑梗死的15.78%,可见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是青年女性脑梗死不可忽视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总之,青年男女脑梗死发病比例均呈逐渐增加趋势,其病因复杂,危险因素多样化,但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为其共同的主要的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为青年男性脑梗死的主要高危因素,而围产期及产褥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妇产科手术等为青年女性脑梗主要独立高危因素。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其结果具有的普遍性,需今后继续进行大样本临床研究来证实,为青年脑梗死的一级预防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

[1] 董 谦,胡文立.181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研究[J].山东医药,2008,48(37):44-45.

[2] Gandolfo C,ContiM.Stroke in youngadults:epidemiology[J].Neurol Sci,2003,24:1-3.

[3] 衰伟杰,肖卫民.青年人脑梗死 75例临床分析 [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5):32-33.

[4] 李递通.青壮年脑卒中 208例 [J].临床荟萃,2000,15(11):503-505.

[5] Cemto P,Grasso M,Lmperiale D,et al.Stroke in young patients etiopathogenesis and risk factors in different age classes[J].Cerebrovasc Dis,2004,18:154-159.

[6] Varona JF,GuerraJM,Bermejo F,et al.Causes of ischemic stroke in youngadults,and evolution of the etiological diagnosis over the long term[J].Eur Neurol,2007,57:212-218.

[7] 龙 鳞,赵梅洱.云南民院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情况分析[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1):591-592.

[8] Kazmierski MK.Stenosis of the carteries[J].Wiad Lek,2003,56(5-6):260-265.

[9] 刘清华,蒋 雷 ,金军华,等.载脂蛋白 A1和高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实验观察 [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6,15(1):33-35.

[10] 朱 颖.缺血性率中与血液流变性 [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2,12(1):20.

猜你喜欢

病因硬化危险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喝水也会有危险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电视的病因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拥挤的危险(三)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