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西南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2011-04-16苏年贵张建玲

中国马铃薯 2011年2期
关键词:陇薯中薯生育期

苏年贵,张建玲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隰县农业试验站,山西 隰县 041300;2.山西省隰县气象局,山西 隰县 041300)

马铃薯是一种适应性强、产量高、用途广的经济作物,是我国五大作物之一[1],从南美洲起源时就被人们尊奉为“丰收之神”[2]。作为晋西南山区的优势作物,年种植面积近2~3万hm2[3]。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这种粮菜兼用、高产高效作物的面积在该区域迅猛扩大,中早熟马铃薯已由山区规模发展的同时扩展到川水区,种植模式也由山区的露地栽培发展到川水区的保护地栽培[4]。为了适应农民不同地域、不同种植模式对种薯的不同要求,筛选生育期适中、商品性状好、丰产抗病的脱毒马铃薯品种十分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隰县农业试验站,前作玉米,土壤肥力中等,沙质土壤,排灌方便。该区域海拔960 m,无霜期150~160 d,年降雨量450~550 mm,年平均气温9.5℃,为本区主要农业区。

1.2 参试品种

晚熟品种:青薯2号、陇薯3号、同薯23号、N-XJ;

中熟品种:克新1号(CK)、中薯10号、中薯9号、内薯7号;

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中薯8号、中薯5号、中薯3号。

参试品种均为一级良种,以当地主栽品种克新1号为对照(CK)。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5],一区一品种,3次重复,每区(畦)面积(6 m×2.5 m)15 m2。每公顷施农家肥30 000 kg,史丹利复合肥(高钾型)750 kg,尿素225 kg。

播种密度:晚熟品种50 025株/hm2;中熟品种53355株/hm2;早熟品种60 030株/hm2。

播种时间:晚熟品种2010年5月11日;中熟品种5月23日;早熟品种6月11日。

播种方式:起垄点播。

中耕培土:晚熟品种7月15日;中熟品种7月15日;早熟品种7月20日。

防蚜时间:6月20日、7月5日、7月20日、8月5日防蚜各1次。

试验期间,以小区为单位,观察记载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结薯情况、抗性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生育期表现

由表1可以看出,引进品种青薯2号、陇薯3号、同薯23号、N-XJ、中薯10号、中薯9号、中薯8号、中薯5号生育期内均长势良好,而克新1号、内薯7号、费乌瑞它、中薯3号在生育期的后期长势较差,这可能是中后期高温多雨晚疫病发生的结果。

表1 参试品种物候期及生育状况Table 1 Phenological phase and growth vigor of the introduced cultivars

2.2 不同品种产量表现

由表2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与对照比较有不同的增产作用,不同品种单位面积表现增产的品种排序(高→低)为:同薯23号、费乌瑞它、中薯5号、N-XJ、陇薯3号、中薯9号、中薯8号。其中同薯23号产量最高为51 488.9 kg/hm2,增产幅度最大为97.0%,剩余品种表现为减产。

2.3 不同品种经济产量(商品薯产量)表现

由表3可以看出:和对照相比,单位面积商品薯产量表现增产的品种依次(高→低)为:同薯23号、费乌瑞它、中薯5号、中薯9号、中薯8号。

这一结果和表2产量位次结果明显不一致,表2中显示增产的品种有7个,在表3中是5个,表2结果中表现增产位居第四、第七的N-XJ、陇薯3号品种,在表3中显示为减产并从增产位次中消失,这是由于这两个品种小薯(小于100 g)比重大的原因,说明了在实际生产中,用商品薯产量来衡量一个品种的产量水平更具有实际意义。

表2 参试品种产量Table 2 Yield performance of the tested cultivars

表3 参试品种经济性状及商品薯产量Table 3 Economic traits and marketable yield of the tested cultivars

2.4 不同品种农艺性状表现

从表4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较好,尤其中早熟品种的芽眼深浅度、薯形整齐度等更符合于生产实际和市场要求。

2.5 不同品种的抗病性表现

由于2010年中后期的高温多雨马铃薯晚疫病普遍发生,但危害程度差异大,青薯2号、陇薯3号、同薯23号、N-XJ、中薯10号、中薯9号、中薯8号、中薯5号感染病株少,且未扩散蔓延,病害较轻,属中抗晚疫病类型;内薯7号、克新1号、费乌瑞它、中薯3号感染病株多,危害重,属较感晚疫病类型。

表4 参试品种农艺性状的比较Table 4 Agronomic traits of the tested cultivars

3 讨论

从试验结果可知,结合不同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产量及区域种植消费习惯,本试验参试品种中的中熟品种:中薯9号;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中薯5号与对照相比表现优良,具有推广价值。亦即,在该区域以种植中早熟品种为宜。尤其费乌瑞它是该区域新型产业马铃薯保护地栽培(覆膜种植)的首选品种。同薯23号(晚熟)品种虽然产量最高,增产幅度最大,但由于生育期长(不能正常成熟),薯蔓高,不作为首选品种。该结果与汤甏德等[6]论著中的有关结论是一致的。

青薯2号、陇薯3号均属于高淀粉加工型品种,2010年试验(川地)中由于严重伏旱、中后期高温多雨,产量水平表现一般,但其在垣面上的丰产潜力如何有待于做进一步的试验。

[1] 汤甏德,刘耀宗,阎世成.马铃薯大全[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2:36-41.

[2] 佟屏亚.马铃薯史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5-7.

[3] 苏年贵,张学良,冀秀梅.晋西南山区马铃薯氮磷钾肥肥效及合理施用[J].中国马铃薯,2005,19(3):144-147.

[4] 苏年贵,支虎明,张碧岱,等.晋南平川区早熟脱毒马铃薯产业化种植及发展前景[J].中国马铃薯,2004,18(5):311-313.

[5] 朱孝达.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338-366.

[6] 汤甏德,刘耀宗,阎世成.马铃薯大全[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2:254-255.

猜你喜欢

陇薯中薯生育期
粤西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中晚熟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大豆生育期组鉴定分组方法的比较研究
金华市金东区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几个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甘肃省夏河县高寒阴湿区的对比试验
11个中薯马铃薯品种在高原农牧区夏河县的引种表现
2020 年山旱地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品比试验
庄浪县山旱地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中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