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形势下水利统计工作重要性的几点认识

2011-04-14吴岩靳红

陕西水利 2011年3期
关键词:水利改革工作

吴岩靳红

(山东省济宁市水利工程施工公司 山东 济宁 272000)

水利统计工作是水利改革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能全面反映水利事业的发展,为水利建设与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今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明确了水利的战略定位,以及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为水利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努力实现“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对水利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年是“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的开局之年,如何全方面地做好水利统计工作,使其更好地为可持续发展水利提供服务和保障,已是当务之急。

笔者由于多年从事水利统计和报表等日常性工作,完成了水利综合年报、水利经济年报、水利工程年报等工作,接触了许多水利统计专家,通过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形势下开展水利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有了初步认识。

1 新形势对水利统计工作的新要求

水利统计工作就是通过一整套科学、完整的水利统计指标体系,进行搜集、整理、分析水利统计数据,全面、系统、准确的反映水利系统改革发展的过程。它既是水利规划计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水利部门制定行业政策和开展行业管理编制规划计划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时期,是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民生水利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水利改革、加强水利管理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今后五年,水利统计工作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保障大规模水利建设有序、高效开展,对水利统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水利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未来五年水利建设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这就要求要切实加强对水利统计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充实基层专职统计工作人员,健全统计工作质量保证体系,培养统计人员树立良好的质量、时效和成果意识,要为统计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其次,要严格执行《水利统计管理办法》规定。各类周报、旬报、月报、年报、专报等统计报表地报送都要做到及时、全面、准确。水利项目完成的投资和实物工作量、取得的成效等有关统计数据,必须客观地反映工程建设实际形象进度及存在问题。

第三,要提高科学性和准确性,推行统计手段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既是水利统计工作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也是优化各类信息资源,调整工作程序及信息传递渠道,减少报表数据差错率,改善基层数据资料管理条件,控制基础数据质量的切实有效的重要措施。

第四,要改善管理机制,调整和完善水利统计指标体系,提高统计效率,充分发挥统计成果的社会效益。目前任务繁重的各项水利建设,对水利统计信息量的需求不断增加,不仅要反映现代水利的发展进程、反映水环境生态状况,还要反映水利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许多水利热点、难点及一些预测预警指标都还有待形成。可见,水利统计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满足宏观管理与决策的需要为前提,按照“少而精、实用、可行”的原则起建立一套水利行业系统的统计指标体系。

2 新形势下水利统计工作对业务人员的新要求

首先,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服务于新形势下水利统计工作。统计业务人员要切实增强中心、时效、质量、发展、成果等五种意识。水利统计工作要紧紧围绕水利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为本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利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水利投资计划管理等工作提供支撑;要增强统计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增加统计频度,缩短报送时间,为准确及时分析反映水利改革发展新形势提供依据;要牢记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要讲究职业道德,全面提高统计成果质量。此外,还应不断调整工作定位,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扩大和加强水利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及融合,以具有高使用价值和高科技含量的统计成果,为新形势下水利工作服好务。

其次,要坚决贯彻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发展民生水利、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四大转变”:一是不断改进统计成果的表现形式,从单一的数字信息向数字、文字、图像等多样化动态信息转变。二是从单一的事后统计向事前预测、事中监督和事后分析相结合转变。新的形势使新的统计对象日益增多,要认真研究分析,精简不常使用的和在基层难以取得可靠数据的指标,增加在新形势下需要的指标,如针对节水型社会、水生态环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的新指标,进行科学设置,合理分工。通过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的改进完善,及时跟踪、统计、处理和分析预测,为发展民生水利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三是从传统统计向现代统计转变。要构建适应水利改革发展新形势的统计指标体系,增设必要的水利预测预警指标,采用现代化的统计调查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水利统计的整体功能,为水利发展服好务。四是从简单应付向主动服务转变。要紧紧围绕本地本部门水利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开展统计调查研究分析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第三,要进一步强化统计工作的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信息反馈等四大基本职能。要高度重视基础数据资料收集工作的质量,切实做好统计系统各专业各部门的分工协作,达到数据资源共享。以及时的跟踪统计工作监督检查各项水利中心工作的进展,及时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四,要努力提高业务工作水平。提高和及时更新水利统计队伍的业务知识技能,加强统计业务培训工作,逐年开展水利统计软件、水利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统计调查流程、经济理论与管理知识、水利业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坚持持证上岗,保持统计队伍的相对稳定,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保证完成各项统计工作任务。

3 新形势下水利统计工作要突出的任务

围绕新形势下水利改革发展和规划计划中心工作,水利统计工作相应要突出以下五项主要任务。

首先,要及时为决策者提供最佳统计数据产品。按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应侧重于提供包括水利规划、水利设施基本情况、水利建设投资全社会数据、项目前期进展、预算支付进度等真正有价值的动态信息,以及时反映水利改革发展最新进展全貌。

其次,统计报表报送要准确及时。要掌握水利统计数据的规律,尤其要注意民生水利项目建设的周报、旬报、月报、季报和年报的报送。工程形象进度和投资完成的文字说明要清晰准确,对每季和全年水利工程建设要写项目进展工作总结,对多年连续实施的项目进展效果要定期进行项目必要的中期评估或后评价。

第三,要努力做好水利统计公报发布工作。水利部已连续多年编制了《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近年来又陆续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统计提要》的编印发布和《中国水利统计年鉴》(中英文版)的公开出版发行,这对反映全国水利固定资产投资、重点水利建设、主要水利工程设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防洪抗旱、水利改革与管理、水利行业状况等水利事业改革发展总体情况、宣传水利建设成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相应各省水利行业也应逐步开展水利统计公报发布工作,以全面反映省级水利系统的改革发展进展情况。

第四,要改革水利统计工作体制和机制。应该修订《水利统计管理办法》,完善分工协作、数据资源共享的统计管理机制。全面开展水利建设投资“全口径”统计工作,把中央各渠道安排的投资、地方自行安排的投资、社会融资纳入统计范围,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做好全口径数据的收集。还应对专项水利统计工作原有的周报、旬报、专报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水利建设投资统计旬报制度,进行跟踪统计分析,加快水利统计信息直报系统建设和一套表制度改革,促进统计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水利统计工作能力和效率。

第五,要切实加强水利统计队伍建设。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最基础的工作是切实抓好队伍建设。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因此,必须拥有一支求真务实、无私奉献、朝气蓬勃、富有时代精神的统计专业队伍。对有条件的单位或部门,必要时可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切实做好水利统计工作队伍稳定工作,加强业务技能定期有计划的培训工作,真正培养出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水利统计队伍。

水利统计成果是正确决策的基本依据,是增强水利支撑保障民生能力的根本要求。当前,水利统计工作者要适应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改革创新完善水利统计调查工作,提升水利统计服务水平,为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水利改革工作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改革之路
不工作,爽飞了?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选工作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