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泄浊汤治疗尿酸性肾病疗效观察

2011-04-13王晓红宁夏自治区中医医院肾内科银川750021

陕西中医 2011年12期
关键词:土茯苓高尿酸血尿酸

曹 晖 王晓红 宁夏自治区中医医院肾内科(银川 750021)

尿酸性肾病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生成过多或排出减少,血尿酸升高而导致的肾脏损害。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平均寿命延长等因素,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增高,尿酸性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能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治疗,肾脏病变可减轻或停止发展。自 2004年 12月至 2009年 1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尿酸性肾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

临床资料 108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4例,其中男 50例,女 4例,年龄 35岁~ 65岁 ,平均 42.36± 15.11岁 ,病程 1~ 18年 ,平均13.28± 10.63年;对照组 54例 ,男 49例 ,女 5例 ,年龄 38~ 65岁 ,平均 44.76± 14.98岁 ,病程 1~ 20年 ,平均 14.32±12.68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符合 1997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1],并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 1997年诊断标准[2],选择①具有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男性和绝经后女性>416umol/L,绝经前女性>357umol/L),并除外继发性高尿酸血症。②至少有下列肾脏损害之一者:a蛋白尿,b血尿,c肾功能减退,d泌尿系结石可排除其他病因。③符合脾肾两虚,浊瘀阻络的中医辨证标准:症见病变关节痹痛、肿胀、重着,活动不利,腰膝酸软,乏力纳差,舌质淡暗、舌苔厚腻有瘀斑,脉弦紧。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别嘌醇 100~200mg,2~3次/d,至尿酸正常后改为维持量。并予以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积极控制感染,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肾泄浊汤:薏苡仁、怀牛膝、冬瓜皮、丹参各 30g,土茯苓、萆各20g,芡实、苍术、威灵仙各 15g,山药 12g,僵蚕、虎杖各10g。水煎服,每日 1剂。

观察指标:分别予以治疗前后检测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24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

疗效标准[3]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尿酸降至正常,血肌酐、尿素氮正常或较原来下降 50%以上,尿蛋白定量下降 5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血尿酸正常,血肌酐、尿素氮正常或较原来下降20%~ 50%以上,24h尿蛋白定量 <1.5g,但有反复。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者,血尿酸异常,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无变化或加重。

统计学标准 两组病例计数指标用 T检验,分变量指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

治疗结果 治疗组 54例,显效 38例,有效 12例,无效 4例,总有效率 92.6%;对照组 54例,显效 28例,有效 13例,无效 13例,总有效率 75.9%;治疗组显效率 70.4%,对照组显效率 51.4%,两组比较(P<0.05),以治疗组疗效为优。在观察中发现,治疗组病例缓解率较快且较明显,其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讨 论 慢性尿酸性肾病是指高尿酸血症时,尿酸盐沉积于肾髓质、间质或远端集合管导致的肾损害。其发病基础是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盐浓度增高时尿酸盐在肾组织中沉积,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损害,导致肾小球萎缩变性,肾小球纤维化及硬化,出现肾小管性、肾小球性蛋白尿,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慢性尿酸性肾病的防止除低嘌呤饮食、禁酒、大量饮水、防止肥胖、碱化尿液及对症治疗外,西医主要是应用别嘌呤醇等抑制尿酸生成,但对肾功能减退者,病情常难逆转,且易于产生肝功能损害、胃肠道不适、发热、皮疹、眩晕等副作用,长期服用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探讨疗效好、副作用小、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慢性尿酸性肾病属中医学“腰痛”、“石淋”、“水肿”、“痹证”和“肾劳”范畴。本病大多数患者形体肥胖,年过中年,其脏气日渐衰败,若再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饮酒过度,久之导致脏腑功能受损,特别是肝肾功能受损,脾失健运,则升清降浊无权,肾气失于气化,则分清泌浊失司,人体水液不能正常运化,从而聚浊生痰,痰浊内阻,易于导致瘀血内生,痰瘀互阻,日久滞留血脉,致肾气不足,肾络及经脉瘀阻。其病多责之于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浊、瘀血、湿热为标,治疗应采用健脾补肾,化气行水,祛痰泄浊,活血化瘀治疗。结合上述病机特点,我们采用自拟益肾泄浊汤治疗,方中苍术、薏苡仁、威灵仙健脾化湿,土茯苓、萆、冬瓜皮分清降浊,芡实、怀牛膝、山药补肾壮腰,丹参、僵蚕、虎杖活血化瘀,共奏健脾补肾,分清降浊,活血化瘀之功效。现代药理证实土茯苓、萆,具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薏苡仁、冬瓜皮、土茯苓可增加尿酸的排泄,丹参、僵蚕、虎杖有改善肾脏微循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减轻肾脏病变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证明,益肾泄浊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不仅能降低血尿酸,减少尿蛋白漏出,改善肾功能,更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出版社,1993:153-157.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3.

[3]蔡 淦,金莉芳,周永明.中医内科病床手册[J].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315.

猜你喜欢

土茯苓高尿酸血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土茯苓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方草寻源——土茯苓
土茯苓叶和种子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