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时空针灸灵龟八法”的理论构成和运用

2011-04-13朱勉生

世界中医药 2011年4期
关键词:交会穴灵龟气穴

朱勉生

(法国巴黎达芬奇医学院中医部)

近年来,对于在当今疾病谱中处于前列位置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忧郁症等,针灸发挥出了独特的疗效,越来越受到海外患者的欢迎和医学界的重视。高水平地回应所在国临床医学对针灸的需求,已经成为每个针灸师面临的新课题。笔者在法国从事临床20余年,建立了一个“时空针灸”的取穴和针法体系。现不揣浅陋,将其中灵龟八法介绍于此,以供参考。

1 理论基础概述

1.1 道与法 针灸临床如何将时间与空间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涉及针灸的“道”和“法”的根本问题。针灸之“道”,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提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气血津液等能量流在经络系统的运行随阴阳时辰而变化,运用经络系统治疗疾病也应当遵循这个“道”。《素问·八正神明论》和《灵枢·四时气》依此提出了针灸的“法”:“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这里强调的“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和“得气穴”,就是运用针灸疗法的“道”与“法”精髓之所在:内时空与外时空的有机结合。

1.2 “得气穴”与“气定” 《素问》和《灵枢》尽管提出了核心与关键,然而在针灸临床如何“得气穴”候“气定”,实在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如何找到对时间变化最敏感的穴位。古代医家注意到人体四肢的灵便活动可以直接采集外界的变化信息,其中最主要的是因时间变化引起的温度、光度、湿度等变化。而四肢采集外界信息最敏感的部位都在肘至指和膝至趾的关节部位,从十二正经而言集中在五输穴,从奇经八脉而言集中在八脉交会穴。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曾经概括:“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只要认真思索,这实际上就是指的这些穴位的特殊敏感性。然而仅有敏感穴位还不够,时间环流的特点之一是有周期性,那么对时间变化敏感的穴位的周期性又如何呢?1439年徐凤在《针灸大全》里记载了“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诀”,1601年杨继洲在《针灸大成》将此歌诀以“流注图”表示,这就是子午流注“日上有时、时上有穴”的五输穴流注周期。1295年窦汉卿《针经指南》和1329年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首次提出了“八穴流注”和飞腾奇经纳卦法,其后徐凤在《针灸大全》总结了八脉交会穴的两个敏感周期: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由于王国瑞法不为临床所用,因此徐凤酌定的两个八脉交会穴的敏感周期成为临床的指南。前后历经四百余年,针灸大家终于总结出了五输穴和八脉交会穴的四个时间敏感周期。以五输穴而言,纳甲法是五输穴的十日敏感周期,纳子法是部分五输穴的一日敏感周期。以八脉交会穴而言,灵龟八法是八脉交会穴的六十日敏感周期,飞腾八法是八脉交会穴的五日敏感周期。这4种按时测知“气定”,获得“气穴”的方法构成了弥足珍贵的时间针灸治疗学,至今在世界时间医学领域仍具有超前的不可低估的临床价值。

“时穴”这一发现吸引了针灸医师的全部关注,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这却带来了以“重点”代替“全面”的偏差。实际上支持特定穴获得时间敏感性的“道理”,还有另外一层值得深入探讨的意义:它们也是同时间穴位相关联的空间穴位的“底盘”。

1.3 灵龟八法的时空结构 灵龟八法古称“奇经纳卦法”,它是以文王后天八卦同洛书九数的结合为基础,又将八脉交会穴与其匹配,形成一个“数、卦、穴”统一的特殊结构,即“穴在卦上,卦与数合”。要想得到一个与时间相应的敏感穴位,必须通过特定的数运算,由数到卦,再由卦到穴。这个数运算的依据是特定的“日”和“时”的天干地支代数[1]。通过这种运算得到的在八卦九宫上的八脉交会穴,是依时固定的时间穴位。空间穴位则不同,它们不是按照天干地支时间代数计算出来的适用于同一时间的所有患者和病证的穴位,而是针对病证的个体化的穴位群组,具有细腻周详的辨证配穴的内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空间穴位和时间穴位同八卦九宫都有关联,然而具体内容和方法却大相径庭。换而言之,时间穴位强调共性,空间穴位强调个性,但二者是同根同体相依相抱的。

文王后天八卦、洛书九宫和天干地支,它们各自本身就包含着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元素,一旦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作为计算时穴的依据,就顺理成章地赋予了灵龟八法时间和空间的两层涵义。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八脉交会穴正是在这个特定的时空结构中获得了“时穴”的功能,一旦脱离开这个时空结构,它们就不再是“时穴”了。然而历来没有思考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只是单独地运用“时穴”,而没有同使得该穴位产生时穴功能的结构相结合,将灵龟八法全面运用于临床,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1.4 灵龟八法空间穴位的组合 以灵龟八法计算时穴所依据的卦数结构为基础,选择九个穴位组合在一起,称为“空间穴位”或者“九宫穴位”。包括腹九宫、胸九宫、肩九宫、骶九宫、髋九宫、背九宫、颈九宫、面九宫和身九宫。同飞腾八法运用伏羲先天八卦不同,灵龟八法所运用的是文王后天八卦。背属阳为先天,腹属阴为后天,因此灵龟八法的九宫穴位主要在胸、腹、面部和头的阴面。既然称之为“宫”,范围相对比较大,一宫之内不限定为一个穴位,可以在多个穴位中灵活选择。在组合一个九宫穴位时,首先需要确定中轴线上第九宫、第五宫和第一宫的穴位,其次应当注意到,第二宫和第四宫,第七宫和第三宫,第六宫和第八宫上的穴位原则上都是互相对称的。

1.4.1 胸腹九宫 九宫中轴线上第九、第五和第一宫的穴位主要在任脉的膻中、巨阙、中脘、关元、中极、石门、天突、水分、阴交、气海等穴位中选择。左右对应上角第二和第四宫的穴位,可以在肺经的中府、云门,肾经的俞府,肝经的期门,胆经的日月,肾经的阴都,胃经的梁门,脾经的大包之中选择。左右对应中角第三和第七宫的穴位,可以在肾经的肓俞、中注,胃经的滑肉门、天枢、外陵,肝经的章门,胆经的京门、带脉,脾经的大横、腹结之中选择。左右对应下角第六和第八宫的穴位,在肾经的大赫、气穴,胃经的水道、归来之中选择。

1.4.2 头面九宫 头面部任脉督脉上的廉泉、承浆、人中、神庭、上星,经外奇穴印堂,胃经的四白、头维(眼九宫)可以作为选择中轴线上第九宫、第五宫和第一宫的穴位;在胃经的头维,膀胱经的眉冲、曲差中选择作为第二和第四宫的穴位;在膀胱经的攒竹,三焦经的丝竹空、耳门、角孙、翳风,胆经的瞳子髎、听会、风池,小肠经的听宫,经外奇穴太阳、鼻通、鱼腰中选择作为第四宫和第七宫的穴位;在胃经的地仓、颊车,大肠经的迎香中选择作为第六宫和第八宫的穴位。

以下是常用的头面九宫组合。鼻九宫:人中(一宫)、印堂(五宫)、神庭(九宫)、攒竹(二宫、四宫)。鼻通(三宫、七宫)、迎香(六宫、八宫)。面九宫:人中(一宫)、印堂(五宫)、神庭(九宫)、头维(二宫、四宫)、地仓(三宫、七宫)、颊车(六宫、八宫)。眼九宫是左右相反的。左侧眼九宫:四白(一宫)、鱼腰(五宫)、头维(九宫)、丝竹空(二宫)、攒竹(四宫),鼻通(三宫)、太阳(七宫)、颊车(六宫)、迎香(八宫)。右侧眼九宫:四白(一宫)、鱼腰(五宫)、头维(九宫)、攒竹(二宫)、丝竹空(四宫),太阳(三宫)、鼻通(七宫)、迎香(六宫)、颊车(八宫)。

1.5 灵龟八法空间穴位的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九宫穴位的选择组合是可以变化的。例如忧郁症,胸腹九宫穴位组合通常是:关元(一宫)、中脘(五宫)、膻中(九宫)、期门(二宫、四宫)、天枢(三宫、七宫)、气穴(六宫、八宫)。如果患者胸闷气短,伴有上下游走的“气结”,九宫穴位组合随之变化为:气海(一宫)、中脘(五宫)、天突(九宫)、期门(二宫、四宫)、天枢(三宫、七宫)、气穴(六宫、八宫)。如果是女性患者,伴有月经不调情绪不稳定,九宫穴位组合随之变化为:关元(一宫)、三阴交(五宫)、中脘(九宫)、日月(二宫、四宫)、天枢(三宫、七宫)、气穴(六宫、八宫)。如果身体有异常感觉,例如疼痛、紧缩、压迫等,九宫穴位组合随之变化为:三阴交(一宫)、中脘(五宫)、膻中(九宫)、云门(二宫、四宫)、滑肉门(三宫、七宫)、天枢(六宫、八宫)。总而言之,组合一个针对性强的九宫穴位,要求针灸师不仅对病证病机有准确判断,而且对穴位特性、功能主治和联合运用有娴熟的临床经验。

2 时空灵龟八法临床运用

临床运用时空灵龟八法,第一步骤应当选择和针刺“时间穴位”。此处的“时间穴位”不仅仅是就诊时穴,更重要的还有记忆时穴。记忆时穴包括四大类:精神刺激时穴、意外事故时穴、手术时穴和生辰时穴。时穴的选择,建立在对患者的病情全面了解和对病因病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是针灸临床“上工守神”的基本功[1]。一旦确定了时间穴位,还要考虑是否使用它的配对穴位。配对穴位有同时使用上下呼应和后续使用催气待气两种用法。有的病证不用配对穴(例如后溪,为了避免针刺疼痛,随证可以不用),有的患者不需要催气候气,这都要灵活掌握。针刺时间穴位和配对穴位的次序,先针主穴,后针配穴。病情症状有左右特征者,用巨刺法,没有左右特征者男性先左后右,女性先右后左。第二步骤组合和针刺空间穴位。空间穴位的主要选穴见上,这里重点介绍如何针刺空间穴位。把时间穴位作为进入空间穴位的“钥匙”,将九宫穴位同时间穴位结合为一体,从而构成灵龟八法的时空针法。每一个时间穴位在八卦九宫都有一个固定的宫号,这个宫号就是空间穴位所要针刺的第一穴位。也就是说,以时穴所在九宫的那一个宫上的穴位,作为进入九宫穴位之门,然后顺序针刺各宫穴位,称为“巡行九宫一周”。例如时穴公孙在八卦九宫的第六宫,在针刺九宫穴位时,从在九宫第六宫上的九宫穴位开始,顺序针刺第七宫、第八宫、第九宫、第一宫、第二宫、第三宫、第四宫、第五宫上的九宫穴位。照海在八卦九宫有两个数码:第二宫和第五宫,依照其出现在哪一个数码,就从哪一宫的九宫穴位开始巡行。所有九宫穴位无论在胸腹部或者头面部,都按照这一个原则顺序针刺。取针顺序与进针顺序相同。进针用顺时针捻转法,出针用提法。

九宫穴位是灵龟八法空间穴位的最主要组成,还有一类称为生数穴位,主要运用于头部。九宫里一宫为水生数、二宫为火生数、三宫为木生数、四宫为金生数、五宫为土生数。按照五行相生顺序针刺头五宫,不但能够安神醒脑,而且是补益卫气,启动元气的重要条件。

时空针灸的针法系统,对时间穴位和空间穴位的进针和出针顺序及手法有严格要求,这就如同临阵布兵一样,时间穴位和空间穴位必须有次序地环环相扣,手法到位,才能构成特定的时空场。这个时空场是沟通天人的,为了使天人交融气行周流,采气聚气用气行气养气,达到以外助内“用自身药治自身病”的目的,需要一定的留针时间,一般要求45min左右。

时空灵龟八法在临床上的突出特点是得气快捷、气感特别。通常是一种温和的气流感或气雾感,出现在局部或者全身,使患者的紧张疲劳迅速缓解或消除,在留针期间便能很快安然入睡。这种得气感既可以引起局部效应也可以获得综合效应,尤其对于改善全身症状的作用最为显著。由于得气快,常常可以获得满意的即时效应。以上得气效应均是气机启动的表现,比通常强调的“气至病所”,包含更多的内容。时空穴位联合,从深层次快速激发自我修复能力,所需疗程短且能够保持较好的中期或远期疗效。对于一些经多种治疗方法不见效果的疑难杂症,时空灵龟八法常有出奇制胜的效验。

海外特定的医疗、社会、文化环境,对针灸疗法有着特别的需求,对针灸疗效的检验更严格,对各种理论和技能的选汰也更迅速。这种生存环境要求中国针灸医生对传统针灸的解析和挖掘必须更上一层楼,同时一定得拿出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有效方法。这是一个涉及到中国针灸在走向世界进程中保持特色和领先水平的问题。时空针灸在24年运用传统时间针灸方法和吸纳欧洲医学文化理念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体系,以其效验已经在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美国、英国、西班牙、中国受到欢迎和迅速传播。

[1]朱勉生.时穴记忆功能的探讨.世界中医药杂志创刊号,2006,11:42-43.

猜你喜欢

交会穴灵龟气穴
阀芯旋转式高速开关阀的气穴特性研究
“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对偏头痛患者头痛天数及血清CGRP表达的影响
灵龟八法临床运用的现状与展望*
灵龟八法临床与实验研究概况
温度效应对液压锥型节流阀内气穴形态的影响
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研究
灵龟望月
Study of the thermal pain threshold latency of acupoints based on Fei Teng Ba Fa
灵龟献瑞
《百症赋》治疗妇科疾病取穴配方特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