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滞针治疗腱鞘炎18例

2011-04-13张春侠赵爱侠岳建兴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弹响腱鞘炎穴位

张春侠,赵爱侠,岳建兴



滞针治疗腱鞘炎18例

张春侠,赵爱侠,岳建兴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233040)

针刺;滞针;腱鞘炎

腱鞘炎是临床常见病,又有狭窄性腱鞘炎之称。笔者运用滞针治疗本病1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18例,其中男5例,女13例;年龄44~65岁;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3例,屈指肌腱腱鞘炎15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患者均有局部压痛,抗阻试验阳性,关节弹响,部分患者局部肿胀,影响生活、工作或运动。

1.2 诊查方法

以拇指指腹沿各经筋循行路线逐一按压,寻找阳性结筋病灶点即痛性条索或硬结。

2 治疗方法

选择0.35 mm×25 mm毫针刺入结筋处,右捻针至滞针后提拉针体5次左右出针。如一次未愈,隔2日治疗1次。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 疼痛、肿胀消失,伸屈活动自如,无弹响及交锁现象。

好转 局部肿痛减轻,活动时有轻微疼痛,或有弹响声,但无交锁现象。

无效 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变。

3.2 治疗结果

18例患者中,治愈15例,好转3例。

3.3 病例介绍

患者,女,56岁。右食指疼痛、活动受限2个月,查体见指间关节掌侧疼痛、压痛,局部有增厚,手指伸屈时有弹响声。经上述方法治疗2次后疼痛、肿胀消失,伸屈活动自如,无弹响及交锁现象。随访1年未复发。

4 讨论

滞针疗法就是源于“夹针”现象和张信“滞针术”,并借鉴针刀术和微创术。它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针灸学术思想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推出的一种新的针刺治疗方法。滞针疗法,包括滞针和手法两种基本技法。滞针是前提,将针刺入病变、穴位、经络部位后行捻针使之形成滞针;手法是关键,笔者治疗本病是当滞针形成后再行牵拉肌腱如牵拉绳索的手法来完成治疗。这样,既可以使粘连组织得到松解软化,也可以增加穴位针感强度,从而改善和提高病变组织、穴位、经络气血运行速度,达到舒筋通络、散瘀止痛、恢复功能之目的。

2011-09-20

R246.2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12.840

1005-0957(2011)12-0840-01

张春侠(1983 - ),女,医师

猜你喜欢

弹响腱鞘炎穴位
关节一动就响有问题吗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听声排切法”小针刀单点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观察
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
膝关节有弹响 该如何治疗?
夏季穴位养心
膝盖有弹响该如何治疗?
膝关节弹响如何治疗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