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医院社区医疗中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做法

2011-04-12冯凯崔毅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部队医疗

冯凯,崔毅

军队医院社区医疗中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做法

冯凯,崔毅

社区医疗;信息化网络;患者信息资料库;入户急救

自1999年国家卫生部等10个部门已经制订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社区服务的具体政策措施和2010年发展目标。在2002年,卫生部等11个部门更是制订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服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它是由全科医师和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在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搭建一套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和政府监管于一体的“6+1”区域医疗数字化平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协同医疗、终身健康管理和一体化网络医疗是理想的信息化平台。这套平台对政府实施监管、规范医疗行为提供了全程完整的信息,并能确保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将有力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同时区域医疗数字化平台利用先进的网络设备,使原本封闭的医疗资源可以实现共享,“这项工程将使医疗信息和医疗资源由中心城市向落后地区、边远地区进行渗透,使广大群众能够通过网络设备和数字技术,享受到中心城区先进的医疗资源,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但实施起来所需的投入,所需协调的关系等因素决定了中小城市医疗系统不能一蹴而就的建立起如此理想的信息化医疗平台。

笔者认为,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小范围覆盖、逐级推进,发挥部队医疗机构的技术优势,帮助社区医疗点,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及时收治急、难、险、重患者,为驻地群众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具体做法如下。

1 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与帮扶社区医疗机构联网

通过建立保障部队或帮扶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数据共享的计算机网络,集中存贮保障部队或帮扶社区住户医疗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保障部队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之间互相传递、交换信息,通过对保障部队或社区住户医疗数据的共享,实现医院对保障部队或帮扶社区卫生服务医疗管理的信息化,建成一个可以浏览、报告并附带决策支持系统的最终用户访问工具,当保障部队或社区住户疾病发生时,保障部队军医或社区医师可根据患者以往的病历,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一旦无法治疗时,可及时通过网络平台与医院联系,提供当前诊疗情况,方便医院专家对其进行指导或转院治疗,从而提高保障部队卫生部门或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水平,便于医院帮助保障部队或社区医疗机构克服软硬件发展落后的不良局面。小范围覆盖的模式即减少了一次性投入的问题,又可以对需要重点保障的部队和帮扶的社区尽快实现联网,在重点保障、积累经验、不断完善、逐步推进的模式下,达到发挥部队医疗机构的技术优势,帮助部队卫生队和社区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救治水平的目的。

2 定期安排专家到社区义诊,帮助社区医师提高诊疗水平

根据信息化网络平台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归档后,建立家庭和个人的健康电子档案,对患者信息进行分析,定期安排保障部队或社区住户最迫切需求的专家到保障部队或社区义诊,不仅可实际指导保障部队军医或社区医师的工作,解决保障部队或群众的切实需求,同时也可以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不会使专家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不切合实际情况的义诊过程中。

3 建立一卡通,利用小小卡片,简化就医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医院就其服务宗旨而言,是为患者供应医疗服务。医院在未解决“实名制”看病前提下均是通过id号来管理患者资料。然而,在实际中往往会产生一个患者拥有多个id号情况,这使医院无法将患者病历,就诊资料,费用资料等解决方案归档与汇总,也不利于患者对资料查询,特别是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发后,医院实行“举证倒置”,更不利于医院对其自身保护。医院能否为患者供应方便、快捷、优质服务,是医院增强竞争力有效手段。采用IC卡作为患者在医院电子身份证解决方案患者就诊、资料查询、电子货币等功能的“一卡通”系统,实现一卡通行、区域协同、信息共享,让“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成为可能。利用“一卡通”系统,提前将保障部队或帮扶社区卫生机构所保障的人员信息进行归档录入,建立好相关资料。当需要就医时,患者就近在社区或单位卫生所进行治疗,如需转院时,直接拿卡进行就医,无须挂号,直接进入绿色通道,简化就医流程。接诊医师直接从数据库中调取历史诊疗记录和病案记录,方便患者就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平时,可根据数据库资料有针对性地提示部队和居民进行卫生保健检查,提高保障范围人员的医院的认同感、归属感,间接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解决疑难杂症、提供慢性病治疗诊疗方案、处理慢性病的急性发作,这才是三级医院应起的作用,医院的专家也才能体现价值。”如果只为看个感冒发烧,或者慢性患者的正常取药都要到大医院排队,既给群众造成不便,也是对医院资源的浪费。使用一卡通后使患者得到有效分流,也使大医院受益。门诊大楼往日人潮汹涌、拥堵不堪的场面得到缓解,医护人员也减少了许多重复性劳动。

4 安装入户的紧急呼叫按钮可以直接连通医院急诊科,为急、危、重病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与日俱增,这跟我国的老龄化趋势密不可分。老年人属特殊群体,也是慢性病的多发人群。多数子女忙于事业,疏于照顾老人,而部队要随时处理突发事件的性质,也决定当代军人不能忠孝两全,社区医疗服务在老年人群的医疗服务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驻地医院则更应该做好军队后勤保障工作,使前方将士的老人、孩子得到照顾。在社区中应用计算机网络呼叫系统不失为对老年患者的良好照顾手段。另外,还对在家恢复患者、残疾人、高发病人群、孕妇等的监护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托建立好家庭和个人的健康电子档案系统,在住宅小区安装入户紧急呼叫按钮,当家中有急诊病号时,特别是家中只有老人,突发急病时,只要按动门口的紧急呼叫按钮,在医院急诊科的显示器上,就会出现该住户家中所有常驻人员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血型、过敏史、原慢性病的信息,方便急诊人员准备急救相关条件。同时,救护车直接上门,减少了以往打电话、找住户位置、甚至路线不熟需要人员的小区门口接车的时间,为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尤其为家中只有老人和小孩的留守家庭提供了安全保证,社会效益明显。

“让信息走在人的前边、把信息送到医师桌面上,凡能让机器干的尽可能让机器完成。”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医院服务新方法、新思路,建立完备的家庭和个人的健康电子档案,方便患者就诊、医师诊断,打造“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为主体”的新型数字化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好部队,服务好驻地群众,进而提升军队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2010-08-24收稿,2010-09-20修回]

TP393.1

B

453000河南新乡,371医院信息科(冯凯,崔毅)

[本文编辑:羡秋盛]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部队医疗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