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的释义原则与方法

2011-04-12

海外华文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词典语义词语

崔 乐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北京100024)

释义是词典编纂的中心环节,也是词典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不同类型与功能的词典采用不同的释义原则与方法。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是面向以汉语作为外语的中高级水平学习者的外向性学习词典。学习词典更加重视用户的需求,编纂者在释义时必须体察和满足用户的学习需要。要切实提高词典释义的质量,必须秉承科学的释义原则,采取适宜的释义方法。本文基于编纂实践,结合详实的语料,试图论述外向性新词语词典释义的原则与方法。

一、释义的原则

(一)表义的准确性原则

语言意义的建构虽然离不开人类思维认知的主观因素,但当约定俗成后,语义就具有了客观性。作为提供正确、规范的语言知识的词典,其释义必须客观、准确地描述语义所指。准确性原则要求释义避免夹杂编纂者的主观因素,避免模糊含混的表达,避免歧义表述。

(二)语言的简易性原则

外向性词典的用户是目的语能力有限的外国学习者,词典在释义时,应尽量以学习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来表达。这就要求释义语言浅显易懂,控制释义语言的难度,包括词汇控制与句法控制两方面。首先,外向性词典要限定释义用词的范围和数量,用简单的、有限的词语来解释复杂的、无限的概念。释文中尽量不出现比被释词更难理解的词语,尽量不出现明显超出词典用户语言水平的词语。其次,在句法结构方面,外向性词典的释义应尽量使用简单句、短句,不用或少用复杂句式、长句。词典释义的所有句式都应尽量控制在对外汉语语法大纲的甲、乙两级语法项目的范围内。

(三)方式的多样性原则

词语的释义方式往往由词语本身的属性决定。不同类型的词语采用各自适合的释义方式,不同的释义方式达到不同的表义效果。“释义是对义位的描述,而义位是由无数的典型用法抽象出的若干义点构成。义位有‘宽’有‘窄’,较‘宽’的义位往往有比较多的义点,且各义点指称内容之间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差异;有时单一的释义无法覆盖这种义位的‘语义跨度’。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借助多种方法来释义。”(章宜华、雍和明,2007)多种释义方式相结合比单一的释义方式更有助于读者理解词义。

(四)维度的全面性原则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型学习词典逐渐取代消极型理解词典成为辞书市场的主流产品。词典的释义内容与释义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词语的意义不只是概念特征,概念只是意义的一部分。“学习词典的意义表征组元比传统理解型词典多,释义结构也复杂得多。”(章宜华,雍和明,2007)释义组元框架下的词语意义是一个“复杂特征集”。多维度的释义方式强调从形态、概念、句法、语用等多层面揭示被释词的语言属性。只有这样,学习者才能系统、全面地掌握词语的语言信息。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在释义时采用多维释义法,从多个角度系统全面地解释词语。为了便于读者区分词语意义的不同层次,词典把不同类别的意义分化在了不同的板块。释义板块主要解释概念意义,语法意义与语用意义主要安排在词语用法板块。

(五)模式的一致性原则

释义模式的一致性是指同类型的词语应尽可能采用相同的释义模式。“相同的释义模式”是指针对同一类型词语的共通之处采用相同的释义用语与表达方式。相同的释义模式可以凸显出同一类型词语在语义、构词、造词方面的共同特征。对于外向性词典的用户而言,有助于引导学习者把具有共同特征的词语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词群整体识记;对于词典编纂者而言,有助于释义语言的精简和统一,体现词典释义的规范化。释义模式的一致性可以分为下面三种情况。

1.语义类属相同,释义模式相同。有共同的上义词,同处于一个层次的一组词语形成类义词。类义词如果具有共同的语素,其构词方式往往是一致的。在释义时,可以用统一的释义用语和表述方式来解释相同语素。

【宅男】喜欢待在房间里、很少出门的男性。

【宅女】喜欢待在房间里、很少出门的女性。

【哈韩】喜欢、迷恋韩国的流行文化。

【哈日】喜欢、迷恋日本的流行文化。

2.构词方式相同,释义模式相同。例如,由前缀“零”构成的附加式复合词释义采用“没有……”的模式。

【零风险】没有风险。

【零投诉】没有投诉。

【零缺陷】没有缺陷。

【零排放】没有污染物排放。

3.造词理据相同,释义模式相同。例如,缩略语都采用“……的简称”的释义模式。

【春晚】“春节联欢晚会”的简称。

【电游】“电子游戏”的简称。

【残奥会】“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

需要注意的是,释义模式的一致性原则只是一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使用的释义原则,不能作为教条。如果为了刻意追求释义模式的统一而忽视不同词语特殊的语义特征,就违背了释义的准确性原则。例如,“零容忍”一词的释义为“一点儿都不能容忍”,突破了“没有……”的释义模式。

二、释义的方法

(一)词语释义法

词语释义法即用同义或反义词语释义。例如:

【出糗】出丑。

【发飙】发怒,发脾气。

【贴士】提醒,提示,建议。

词语释义法最大的弊端是容易给读者造成释词与被释词可以混用的误导,易于导致学习者的用词偏误。因此,这种释义法广泛应用于以查疑解惑为目的的消极词典,不大适合外向性学习词典。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只有少数词语采用了这种释义法。事实上,一种语言中绝对等义的词语是很少的,学习型词典在同义对释时要注意解释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二)语素释义法

语素释义法即分别对词语的各个语素进行释义。例如:

【恐婚】害怕结婚。

【支恐】支持恐怖主义。

【止跌】(股票、商品的价格等)停止下降。

语素释义法的优点在于:释文简洁明快,释文与被释词之间具有形式上的同构关系、意义上的对应关系,能在特定的句子中替换被释词,释文的句法功能与被释词保持一致。这有助于学习者根据释义推知语素义,理解词语的构词关系。

(三)定义释义法

定义释义法即以下定义的方式说明词义。典型的下定义的方式是采用“属+种差”的释义结构。(下划线部分表示“属”)例如:

【农民工】到城市打工的农民。

【自驾游】自己开车旅游的旅游方式。

【民心工程】政府进行的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工程。

(四)描述释义法

描述释义法即通过描述词语的语义特征来解释词义。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一定形象色彩的词语,有助于揭示被释词的概念特征。例如:

【寿司】一种日本传统食物。用紫菜包着米饭,米饭中间可以夹肉、海鲜、菜等。(对食物做法的描述)

【围城】比喻一种矛盾的局面: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多用来比喻婚姻。(对局面的描述)

【复式住宅】指在一层楼中增加一个夹层,形成上下两层的住宅。下层一般是客厅、餐厅;上层一般用来睡觉。(对住房结构的描述)

(五)说明释义法

说明释义法即对语义内容较为抽象或复杂的词语进行具体说明。例如:

【官本位】一种观念,以是否当官或官职大小来评价人的社会地位。

【话语权】通过说话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在某个领域发言的权威性。

【木桶理论】在一个集体中,决定整体实力强弱的不是其中能力最强的,而是能力最弱的。就像一只木桶,盛水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一样。

(六)举例释义法

举例释义法即通过列举词语所指对象或某一概念范畴内的典型个体来释义。这一方法适用于语义内容抽象、难以准确描述的词语,被释词必须有清楚具体的指称物。通过举例可以让读者对语义所指有更形象的理解。释义一般是由抽象解释和典型个体两部分组成,前者是为被释词的概念下定义,后者是罗列出这个概念范畴内的典型个体(释义中下划线部分)。例如:

【嘻哈】由说唱音乐、街舞、涂鸦艺术等内容构成的一种流行文化。

【洋快餐】外国的快餐,多指麦当劳、肯德基等西餐。

【软实力】指文化、制度、媒体等的影响力。(与经__济___、_军__事_等“硬实力”相对)

(七)功能释义法

功能释义法即重点解释词语的语法分布与语用功能,多以“表示、表达”的形式释词,包括两种情况:

1.语法功能解释。从语法上解释被释词的功能和用法,多适用于概念意义不明显的虚词。例如:

【狂】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的程度深。

2.语用功能解释。从语用上解释被释词的表义功能与使用情境,多适用于使用灵活、表义宽泛的形容词,尤其是一些口语词。例如:

【顶】网络用语。表达支持、赞同、欣赏。

【牛】实力很强,多表达赞叹、羡慕之情。

【囧】表示丢脸、郁闷、无奈。

(八)完整句释义法

完整句释义法即将被释词置于一个句子中,并对句子进行解释。

自20世纪80年代末《柯林斯英语词典》首创完整句释义法以来,这种直观的、可读性强的释义方法渐渐被各种学习词典采用。完整句释义法在释义结构上多为复句,可以分为“引导句”和“解说句”两部分。“引导句”的作用是把被释词放在一个典型的完整句中,让读者在句内语境中理解词义;“解说句”的作用在于解释这个句子的句义,使读者理解被释词的词义。这一释义方法的特点在于:被释词的论元结构以及论元与被释词之间的关系都在自然语句中直观地呈现出来。为了体现完整句释义法的释义功能,我们将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的完整句释义与其他内向性新词语词典的传统释义比较分析,以论证完整句释义法的优越性。首先以两个动词(含动词短语)为例。

【浮出水面】如果一个事物浮出水面,就是原来人们不知道却一直很想知道的事物终于被公开了。(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

【浮出水面】比喻产生;显露出来。(《新华新词语词典》)

完整句释义可以提供下列信息:(1)被释词为不及物动词,其后不接宾语;(2)被释词的主语为某事物;(3)提供了更多的语境信息,与被释词相关的事物是“原来人们不知道却很想知道的”。《新华新词语词典》的释义不仅无法提供上述句法和语义信息,还可能给学习者造成“浮出水面”可以与释词“产生”混用的误导,从而造成“浮出水面”其后接宾语的偏误。

【感冒】如果你对某人或事物不感冒,就是你对其不感兴趣。(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

【感冒】对某事物感兴趣。(《当代汉语新词词典》)

完整句释义可以提供下列信息:(1)被释词一般用在否定句中,与否定词“不”连用;(2)被释词是二价动词,一般用在“A对B……”的句法模式中。《当代汉语新词词典》的释义不仅无法提供上述搭配信息,还会给学习者造成“感冒”多用在肯定句中的误导。事实上,“感冒”在表示此义时主要用在否定句中。

从上述两组动词释义的比较分析可见,利用完整句对动词释义的优势在于:(1)释义语言更通顺易懂;(2)包含着被释动词的引导句能够给人以直观的句法结构,易于启发读者积极模仿,生成新的句子;(3)引导句可以显现出被释动词的句法功能与常见搭配;(4)在语境中释义比孤立的词语释义能提供更多的语用信息。下面再来看完整句对于名词的释义:

【二手烟】如果说你吸二手烟,就是说你不得不吸进抽烟的人吐出的有害烟雾。(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

【二手烟】吸烟者吐出的使周围人被迫吸入的有害烟雾。(《新华新词语词典》)

完整句释义体现出被释词常常与动词“吸”搭配。

【粉丝】如果他是某个明星的粉丝,说明他非常喜欢这个明星。(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

【粉丝】狂热的迷恋者或崇拜者。(《中国当代流行语全览》)

完整句释义指出“粉丝”常常与另一个人(“明星”)相关,而且避开了“迷恋者、崇拜者”等难度较大的词。

【干物女】如果说一个女人是干物女,说明她像香菇那样干燥,不谈恋爱、生活缺少乐趣。(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

【干物女】指像干贝、香菇等干货那样干巴巴、生活缺乏生机的年轻女子。多为城市白领,工作认真,但工作之余待在家里,生活懒散,不修边幅,拒绝社交,基本放弃恋爱。(《2007汉语新词语》)

比较上面释义可见,传统释义法的释文都是一个被较长复杂定语修饰的名词性短语,中心语成分置于释义末尾。而如果改用完整句释义,引导句可以体现出被释名词的属性(指人还是指物)和常见搭配,解说句相当于是把传统释义中的定语以句子的形式表述出来,原本冗长而复杂的定语可以转化为几个小句。对于读者来说,阅读起来更加通顺,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九)括注释义法

括注是一种辅助性的释义手段,指在释义中用括号的形式标注附加的辅助性信息。括注根据在释文中出现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前括注、后括注、中括注。从括注的功能来看,有如下四种:

1.提示论元。

不同位置的括注在释义中可以引出不同的论元成分。括注的这一功能有利于学习者根据括注提示的论元选择正确的搭配成分,避免错误的组合形式,从而积极生成新的句子。前括注可以引出行为或状态的主体,后括注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按照括注在释文中充当的语法成分,前括注按照语法结构分为“(主)谓式”、“(状)中式”、“(定)中式”三种。后括注多为“动(宾)式”。

(1)(主)谓式

【推盘】(房地产开发商)推销楼房。

【单飞】(歌手、运动员等)离开组合或团体,独自发展。

(2)(状)中式

【双开】(对违反纪律的领导干部)开除党籍,开除职务。

(3)(定)中式

【招牌菜】(饭店或某个地方)有名的、有代表性的菜。

【跳楼价】(商品)极其便宜的价格。

(4)动(宾)式

【群发】同时向很多人发送(短信、邮件等)。

【抢注】赶在别人前面注册(商标、网站地址等)。

2.限定语义范围。

“语文词典释义务必考虑词义的三个特征:必有特征、可能特征和不可能特征。”“对词义必有特征的解释,是释义的主体部分;对词义可能特征的解释,是释义的括注部分;对词义的不可能特征则予以排斥。”(解正明,2003)以括注的形式限定释义的必有特征可以缩小语义的所指范围,使释义更趋于精确;用括号将释义的必有特征与可能特征区别开来,还可以凸显释义的主体部分。

【去功能化】去掉(核设施)具备的功能,使不能发挥作用。

【知性】形容(女性)有思想、有气质。

【试讲】(应聘教师时,或正式上课前)试着讲课。

括注的这一功能可以避免学习者的使用偏误。例如,根据“知性”只能形容女性这一括注信息,可以避免用“知性”形容男性的偏误。

3.解释说明。

以括注的形式补充相关信息,解说释文中出现的词语,辅助读者理解释义。

【小长假】人们对我国休假制度中实行的三天假期的俗称。“小长假”(三天)是相对于“长假”(七天)来说的。

4.提示对应词。

被释词与对应词大多具有某个共同的语素,结构相同,具有反义关系。不少新词语就是基于对应词的构词特点“仿词”而来。学习者抓住造词的理据线索,比照对应词的语义与构词特征学习被释词,能够更好地理解词义,掌握用法。例如:

【小众】数量相对较少的一群人。(与“大众”相对)

【真唱】由本人现场演唱,而不是放录音、对口型。(与“假唱”相对)

【高调】形容做事故意让别人都知道。(与“低调”相对)

【灌水】网络用语。指在网络论坛上说一些无聊的、不重要的话。(与“潜水”相对)

三、简化释义语言难度的手段

(一)提炼重点

对于外向性学习词典来说,释义的简易性与完备性是一个矛盾体。如果追求完备,就不可避免加大语义容量,使用难词;如果追求简易,就要在精确性上做出妥协。邵敬敏(2000)认为,“我们要兼顾科学性和通俗性,但在科学性与通俗性发生矛盾时,我们宁可选取通俗性而在科学性方面做出一些牺牲,从而使外国学生能比较容易掌握这些词语的表层意义及其深层意义的文化内涵。”所以,释义时应该在完备性与简易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删减无关紧要的旁枝末节,提取出最核心的语义信息。

下面以“隆鼻、供车”为例,比较《新华新词语词典》与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的释义差别。

【隆鼻】通过植入自体组织或组织代用品来增加鼻背、鼻端高度,以改善鼻外形。一般选用硅胶鼻支架等不易被吸收的材料,也可选用自体肋软骨或异体、异种软骨,但其有被排出或吸收的可能。忌用液态硅胶注射。(《新华新词语词典》)

【隆鼻】通过手术使鼻子增高。(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

《新华新词语词典》的释义包含大量专业术语,尤其对手术选用的材料进行了详细介绍。好处是可以增加释义的深度与广度,扩大读者的知识面,但却提高了理解难度,要透彻把握释义内容,必须有专业背景知识。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变繁难的专业释义为通俗释义,大大降低了语言难度。手术材料只是附加的背景知识,并非词义的必要义素,故不予解释。

【供车】购买汽车的人提供担保,银行提供贷款,购车人支付首付款后分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购房方式。(《新华新词语词典》)

【供车】向银行贷款买车的人买到车后慢慢还贷款。(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

《新华新词语词典》的释义对贷款双方履行的义务作了具体说明,不可避免使用了一些专业词汇,如“担保、首付款、分期偿还、本息”。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解释的是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通俗义,即语言使用者最容易感知的意义。需要说明的是,《新华新词语词典》与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的释义并无高下之分。之所以会有上述差别是由不同词典的性质与功能决定的。前者是以解惑为目的的内向性词典,要求释义精确完备,信息量大;后者是以学习为目的的外向性词典,要求释义能够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语义。

(二)转换句式

把句法成分复杂的长难句转换为几个短句,以免去读者分析长难句结构的困难,让读者把注意力放在理解被释词的语义上,而不是理解释文语言上。例如:

【安居工程】指由政府负责组织建设,以实际成本价向城市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宅建设示范工程。(《新华新词语词典》)

【安居工程】一项让老百姓安心居住的住房建设计划。由政府负责组织建设,以成本价格出售,提供给住房困难的家庭,具有社会保障性质。(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

《新华新词语词典》的释义是一个由超长定语修饰的复杂短语。三个定语分别为“由政府负责组织建设”、“以实际成本价向城市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提供”、“具有社会保障性质”,其中第二个定语的中心词“提供”是受两个状语(“以实际成本价”、“向城市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修饰;而与被释词的语义最为相关的中心语成分(“住宅建设示范工程”)置于释义末尾。可以想见,外国学习者在解读这条释文时不仅需要将这一结构复杂的短语进行层次切分,还要理清不同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整个释义短语是定中结构、三个定语之间是并列结构、第二个定语是状中结构)。由于中心语成分位于释义末尾,读者仿佛要翻越一座座崇山峻岭(复杂定语),才能最终抵达目的地(中心语成分)。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对该词的释义则开门见山地以一个短语介绍出词语最核心的语义,然后以四个小句介绍附加的语义信息。这种表述方式相当于把《新华新词语词典》释义的中心语成分提前,定语后置,并把冗长的定语切分为四个小句。由于短语与小句都短小独立,理解起来更为顺畅。

(三)替换词语

这是指用常用词替换非常用词,用大纲词汇替换超纲词,用大纲甲、乙级词汇替换丙、丁级词词汇。替换的手段包括选用近义词替换、选用上位词替换、用简单的语言转述词义。例如:

【谢师宴】

[替换前]专门感谢老师的酒宴。(酒宴:超纲词)

[替换后]为感谢老师而请老师吃的饭。(吃、饭:甲级词)

【婚前财产公证】

[替换前]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请相关部门证明各自婚前的财产,明确财产归属问题。(归属:超纲词)

[替换后]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请相关部门证明各自婚前的财产,明确财产是 谁的。(是、谁:甲级词)

【唱衰】

[替换前]不看好,发表言论认为会衰落。(看好:超纲词)

[替换后]不认为 会 发展 得 好,发表言论认为会衰落。(认为、会、发展、得、好:甲级词)

侯敏、周荐:《2007汉语新词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曲伟、韩明安:《当代汉语新词词典》,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

邵敬敏:《HSK汉语水平考试词典》,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夏中华:《中国当代流行语全览》,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

解正明:《语文词典释义括注体例的一致性》,《辞书研究》2003年第2期,57-61页。

章宜华、雍和明:《当代词典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周洪波:《新华新词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猜你喜欢

词典语义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语言与语义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一枚词语一门静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漫画词典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