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例分娩镇痛临床病例分析

2011-04-09王爱玲王仁存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硬膜外产程出血量

王爱玲 王仁存 李 娟 李 芳

河南焦作市妇幼保健院 焦作 454000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众多原因,剖宫产手术已不仅是产科领域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的的同时,一些人为因素使剖宫产率大幅增高,其并发症后遗症威胁着母儿的健康已引起社会各界及妇产科领域的关注。分娩镇痛虽应用于临床多年,但临床覆盖面有限。本文收集了我科2009-12~2010-12分娩镇痛200例进行分析,观察其对产程活跃期、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率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经临床评估足月单胎具备阴道分娩条件者3 100例。选择阴道分娩2 715例,在选择自然分娩的孕妇中有1 120例选又选择了分娩镇痛。本文随机选择资料完整分娩镇痛效果满意(VAS评0-3分)和未选择分娩镇痛组病例各200例分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在年龄、孕周、孕产次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本组采用硬脊联合麻醉(CSE)。是由麻醉师在脊椎的椎管内和硬膜外腔注射麻醉药,在头脑清醒情况下阻断产妇腰部以下的痛觉神经传导,很大程度上减轻宫缩痛,产妇活动正常,可轻松愉悦的度过分娩过程。

1.3 分娩镇痛实施时 机产妇在宫口开大2~3 cm,经L3-4向蛛网膜下腔推注 0.75%甲磺酸罗哌卡因 0.5 mL,再向硬膜外腔头端置管3 cm,先推注1%利多卡因3 mL。观察5 min,无脊麻阻滞和局麻药中毒征象后,再注入0.1%的罗哌卡因15~20 mL,感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连接镇痛泵。镇痛泵药物配制:0.1%罗哌卡因75 mL+舒芬太尼50 μg,持续输入量8 mL/h,若产妇感觉疼痛,可追加5 mL,间隔15 min。麻醉后实施心电监护了解产妇生命体征。同时行全程电子胎心监护了解胎心变化以及宫缩,每隔30~60 min肛查1次,了解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情况,产程异常及时处理,宫口开全停药,胎儿娩出拔出硬外导管。

1.4 分娩镇痛评价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发:0分为无痛,3分为轻痛,5分为不满意,10分为剧痛,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宫缩情况及双下肢活动情况。

1.5 观察内容 分娩镇痛完成后视宫缩加用或不用缩宫素,以保持良好有效的宫缩前提下,观察宫缩、胎心变化、记录产程、产后出血量,最后总结产后出血率及剖宫产率。

1.6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平均产程时长101.56 min,对照组平均产程时长161.96 min。2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出血量249.1 mL,对照组平均出血量296.3 mL,2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见表1。

表1 2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比较

3 讨论

众所周知,人类自出现起产痛就是伴随母亲的痛苦。而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可以导致体内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使产妇发生血管收缩、胎盘血流减少、酸中毒等,对产妇及胎儿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分娩镇痛非常有意义[1]。近百年来医学领域不断探索减轻和消除产痛,并取得相当程度的进展。分娩镇痛可减轻产痛,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减少剖宫产率,发达国家达到80%以上的产妇在“平静而无痛”的状态下享受得子欢乐[2]。在我国对分娩镇痛有很大分歧,椎管内阻滞的分娩镇痛接受率不足1%。且有资料显示,因惧怕疼痛主动放弃自然分娩要求剖宫产的的孕妇60%~70%。这也是我国近年来剖宮产率急剧上升且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研究显示,有效的分娩镇痛,在减轻产妇分娩疼痛同时,可加速产程活跃期进展,促进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且不增加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究其原因:CSE是先从蛛网膜下腔少量给药以快速起效,结合了腰麻和硬外麻的优点,需要时再从硬膜外持续给药,可以任意延长镇痛时间,它的镇痛效果迅速、确切,对运动神经影响小,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小[3]。同时麻醉药有使肌肉松弛的作用,从而加速了宫颈的扩张,促进产程进展。又由于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得以最大限度缓解,使导致体内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使产妇发生血管收缩、胎盘血流减少、酸中毒等不良反应减轻,故对产妇及胎儿无不良影响,新生儿窒息机会减少,虽然麻醉药的肌松作用会影响子宫收缩有增加产后出可能,但这种担心完全可以由催产素的及时规范使用而得到弥补,这也就是观察组产后出血量(率)不高于对照组的原因所在。

总之,对产妇实行有效的分娩镇痛,不仅可以降低产妇痛苦,且对产妇和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在促进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同时,能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因剖宫产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真正意义上推动和促进我国妇女分娩回归自然,提高生活生存质量的目标,故非常值得在各级各类医院推广应用。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5-76.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1-83.

[3]由杨.论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0,29:180 -182.

猜你喜欢

硬膜外产程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