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2011-04-08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左心利尿剂吗啡

刘 曼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

急性左心衰是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简称,是指因某种原因在短时间内使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肺循环压力急剧上升,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竭病情危急,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病情,医护协作积极抢救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郑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09年 8月 ~2010年 3月期间成功救治了 69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该组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69例,其中男 37例,女 32例,年龄39.2~83.6岁,平均年龄(67.5± 4.15)岁。全部病例参照 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急性左心衰诊断标准[1],明确冠心病急性左心衰的诊断。

2 方法

2.1 早期病情观察 急性左心衰竭常发病急骤,患者表现为突然气喘、强迫端坐位、大汗淋漓、唇紫绀、烦躁不安、恐惧和濒死感觉、可咯出或自鼻、口腔涌出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甚至咯血、早期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啰音、晚期双肺对称性地布满干、湿啰音或哮鸣音、心率增快(一般大于 120次· min-1),血压初期表现为上升、以后随病情变化降至正常或表现为休克血压[2]。护士应严密观察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上述表现,应迅速处理,及时报告医生。

2.2 抢救期的基础护理 ①体位。一旦发现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应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于床下,以减少静脉回流。取坐位时最好在前面有依托物,半坐位或半卧位时背后要有舒适和柔软的靠背物,以减少病入的体力消耗。对于所有患者均应该使用护床栏,以防摔倒或坠床等意外。②吸氧应给高流量吸氧 4~8 L·min-1,最好在加压下(4~8 cm H2O)经20%~30%酒精湿化、鼻管吸入。加压可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酒精能降低肺泡泡沫的张力,使之易于破裂,从而促进通气,改善缺氧状况。给氧前应先调节好氧流量,避免氧流量剧增而损伤鼻、呼吸道黏膜和肺泡。当用鼻管吸氧时,氧气通过酒精湿化瓶,瓶内水位不能太高。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紫绀,肺内体征变化,及时调整给氧流量。③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急性左心衰发生急骤,病情变化迅速,故一旦发生,立即予以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④饮食护理:急性左心衰发作期间需禁食。病情稳定后宜给低热量,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尤其是注意晚餐不宜过饱,饭后不再进食,避免夜间发生左心功能不全,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根据病情轻重控制在1 g/天以下,适当限制进水量,减轻心脏负担。用利尿剂者应食用一些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瘦肉、紫菜、新鲜蔬莱、桔子等,合理搭配膳食。⑤大、小便护理:适当限制液体入量的同时,应严格记录24 h出入量。一定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的发生。便秘者可通过食用香蕉、芹菜等水果蔬菜进行调整,必要时使用通便药物[3]。

2.3 抢救期的药物护理 ①镇静药物:遵医嘱皮下或肌内注射吗啡5~10mg。因吗啡有扩张动脉,降低血压的作用。用药后一定要注意防止血压过低。且吗啡有呼吸抑制作用,用药期间严密观察呼吸状态,尤其合并有阻塞性肺部疾病史患者更应注意呼吸频率的变化。该组有 61例使用吗啡,其中 33例用吗啡5 mg皮下注射,28例用10 mg肌内注射,均取得良好镇静效果,未发现不良反应发生。②利尿剂: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尤为重要,首选速尿 20~40mg溶于生理盐水 20 ml缓慢静脉推注。因利尿剂易引起电解质紊乱,用药后及时、准确记录尿量对于利尿剂的再应用及纠正电解质紊乱有重要作用。③血管扩张剂:多应用硝普钠扩张血管,但有氰化物中毒的可能,且操作较复杂,滴注系统和溶液均须避光。硝酸甘油静滴起效迅速,大剂量也可扩张动脉;应用硝酸甘油还可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使用血管扩张剂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④强心剂:所观察病例均应用西地兰静脉给药首次剂量为0.2 mg,总量不超过0.4mg,缓慢静脉推注,未出现西地兰中毒事件发生。护理上应注意观察洋地黄中毒现象,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及心电监护仪中的血压变化。

2.4 抢救期的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尤其是反复多次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大多数患者有恐惧心理及濒危感,而窒息感和胸部压迫感加重患者恐惧,使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进一步限制心室充盈[4],再加上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医务人员紧张的抢救场面,更加重了患者的紧张心理,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机体缺氧状况加重。因此,加强心理护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护士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鼓励、关心、帮助、疏导为主的护理手段,以消除患者急性发病造成的心理压力[5]。

2.5 恢复期的护理 嘱患者取半卧位,低流量持续吸氧,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限制活动量。患者要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限制液体量的摄入,严格记录 24 h出入量。同时,还应加强健康教育,保持环境安静,嘱患者适当活动,但要避免劳累,肺部感染等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

3 体会

急性左心衰竭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患者起病急骤,若不及时抢救或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急性左心衰竭发病的症状、体征,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急性左心衰竭的早期征象,熟练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此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强化急救意识及急救技能,使其拥有扎实的医学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此外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消除诱发因素,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 SCCommitte for Pmcdce Gtlideline(CPC).Executive Summary the Guidelines on tlie Diagnosisand TmeatmentofAute HeartFailure: the Task Force on Acute Heart Failur of 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J].Eur Healt,2005,26(4):384-416.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 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 姜秀文,高梅珍,梁景化,等.不同浓度酒精湿化给氧对肺水肿致缺氧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7):375.

[4] 范秀珍.内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 郭克锋,苏景宽,朱银星,等.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3,5(5):9-10.

猜你喜欢

左心利尿剂吗啡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勘误: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
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应用效果观察
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