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化工业园区构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研究

2011-04-08张泽峰

关键词:支撑体系园区经济

张泽峰

(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共青团河北省委,河北石家庄 050051)

重化工业园区构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研究

张泽峰

(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共青团河北省委,河北石家庄 050051)

循环经济支撑体系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重化工业园区的建设离不开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构建。在研究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具体内容和重化工业园区的作用机理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重化工业园区在构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了重化工业园区构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具体方策。

重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

支撑体系是指由若干支撑工作运行的调控载体和枢纽构成的,集多元性、层次性、动态性和整体性于一体的社会系统。循环经济支撑体系包括技术支撑、信息支撑和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由于重化工业园区面临众多环境压力和污染风险,构建重化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支撑体系倍加重要。

一、循环经济支撑体系及其在重化工业园区的作用机理

循环经济园区支撑体系是保证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技术支撑、基础设施支撑和信息支撑等几方面内容。

(一)技术支撑

循环经济技术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污染的减量和无害化排放为目标的,根据“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流动模式以及生产实践经验、自然科学原理,而研发出来的各种生产工艺、生产工具及设备、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是为建设生态企业、循环经济园区、生态城市提供必需的循环经济技术。

重化工业园区实施循环经济需要独特的技术支撑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技术是节能降耗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产业链接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其特征是污染排放量少,合理利用资源和能量,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并以不损害环境质量的方式处置最终废弃物。因此,面向园区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至少应包括节能节水的生产技术、企业清洁生产技术、生产排放物再利用技术、产业项目循环链接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垃圾处理与环境保护技术等。

节能节水技术主要目的是节约能源消耗和水资源的消耗,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节能节水技术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工艺、设备的改进来实现,是我国目前政府部门关注度最高、出台导向政策最多的技术。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节能工程有: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绿色照明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节能检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节水技术有: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冷却节水技术、热力和工艺系统节水技术、洗涤节水技术、工业给水和废水处理节水技术、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技术、工业输用水管网、设备防漏和快速堵漏修复技术、工业用水计量管理技术、重点节水工艺等。

企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生产过程的污染零排放和产品的绿色化,同时能够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它们在环境无害化技术体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清洁生产技术是循环经济所依赖的主要技术,要求对企业生产进行全过程控制,从源头消减甚至彻底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被认为是污染防治的最佳模式以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最佳方式,也是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清洁生产技术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生产;二是清洁的产品,即不仅生产过程无污染或少污染,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和最终报废处理过程中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

生产排放物再利用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废弃物和生产排放物的资源化处理。如高炉渣利用技术、粉煤灰利用技术、煤矸石利用技术、铬渣处理与再利用技术、赤泥利用技术,以及废塑料、废橡胶、废电池、废纸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等。

产业项目循环链接技术是指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或全新的产业链设计构建区域内企业间或企业内部的生产链条,以实现园区废弃物趋于“零排放”,它是建设生态工业园的核心技术。比如,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以蔗田、制糖、酒精、造纸、热电联产及环境综合处理为基础,构建产业项目循环链接。

系统集成技术主要指物流、水流、能量流、信息流的集成优化技术。物流集成技术是指通过各企业之间彼此利用废物,或者吸引从事资源回收和循环的企业来处理副产品,实现园区物质集成的技术。水流集成技术指通过中水回用技术和水的梯次使用设计,提高水的循环率的技术。能量流集成技术指根据各用能企业的能级需求的高低构成能量的梯级利用关系的技术。信息流集成技术指通过收集各企业资源能源消耗、生产工艺、污染排放、经营绩效等方面情况,建立统一、共享的园区信息系统。

垃圾处理与环境保护技术主要指用于消除污染的环境工程技术。其特点是不改变生产系统和工艺路线,只是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通过净化废弃物来实现污染控制。以这个技术支撑的环保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新的产业部门获得迅速发展。这类技术主要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类控制和净化废弃物的装置和设备,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理中心、生活垃圾填埋沼气发电、园区垃圾渗滤集中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处理、环保技术设备研发制造以及固体废弃物预处理中心、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噪声污染防治技术等等。

(二)公用基础设施支撑

公用基础设施支撑是指通过园区内港口码头设施、公铁通道设施、水电气供给设施、仓储物流设施、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及公用园林绿地的建设与维护来支撑园区正常、平稳、便捷地发展循环经济。包括交通运输设施集成系统、水资源利用设施集成系统、能源供给设施集成系统、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集成系统、公用园林绿地集成系统等。

交通运输设施集成系统是园区统一布局建设公路和铁路交通通道、各类需要的港口码头、综合性或专业性仓储物流设施,将交通线路的设计、规划与产业布局、企业间循环经济项目梯次分布相结合,做到交通运输流程以循环经济流程为基础,用最短的路线、最合理的交通工具搭配,最便利的仓储物流为园区内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服务;水资源利用设施集成系统是确定不同工艺流程的水质需求,统一规划水资源供给和逐级利用系统,建设一系列园区排水公用设施,重视“雨污分流”的设计;能源供给设施集成系统是根据不同工艺的用能质量规划、设计和布局建设园区一体化的能源供给设施,以有利于能源梯级利用的目标。根据园区所处的自然区位特性,统筹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的供给设施建设,并采用热电联产集中供能,提高供热效率;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集成系统是要求园区建设污水集中处理、废弃物集中回收和再生、应急处理系统等必备的基础设施和专业化配套设施,以便设施集中发挥作用,达到高效、集约、快捷地处理园区废弃物的目的;公用园林绿地集成系统是在园区建设高标准的园林绿化体系,统一建设布局合理的绿色廊道、园林绿地和完善的防护林集成系统。

(三)信息支撑

信息化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广泛推进,在促进清洁生产、资源能源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深入应用,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实现路径。信息化的手段对提高节能减排检测,污染物排放动态监控,环境污染情况的科学分析及预测、预报和预警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立循环经济综合信息共享集成系统是发展园区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

建立循环经济信息共享集成系统主要指对生态链上所有循环经济的信息,都应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链和共享平台,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重化工业园区建立循环经济信息共享集成系统,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建设园区范围的环境监测和管理体系,提高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和公共监管水平;(2)建设社会公共资源基础数据库和相关信息资源系统,为实施资源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支持平台;(3)建立政策信息交流平台,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运用信息技术从全局的角度对中小企业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指导和服务,帮助中小企业了解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扩大对外合作,提升竞争力;(4)建立多层次的资源循环利用信息服务系统,满足废旧物回收、交换和再利用的需要,使资源得到有效回收和利用。

二、重化工业园区构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一)园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建设有所进展,但主要偏重于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中国重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近几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一批国家级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了公用的水、电、气集中供给设施,建成了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一批园区企业和园区管委会开发了物流、水流、能量流等集成优化系统,通过引进焚烧发电、机械化垃圾堆肥处理等技术,实现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园区支撑体系建设开始成为园区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之一,但是,当前的支撑体系建设主要偏重于公用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在技术支撑和信息支撑领域中仍然没有显著的作为。这与目前普遍存在的对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认识误区有关,在人们的常识中,谈到支撑体系一般是指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了技术和信息的特殊作用。

(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技术供给远远小于技术需求

根据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等专项科技计划中,正在组织实施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在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中,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目前已编制发布了《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目录》《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和《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从目前技术支撑体系构建情况看,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分别应用了钢铁、热电等循环产业链接技术,上海的某个化学工业区构建了五个一体化发展模式,其主要经验就是大量应用了系统集成技术,但这些尝试均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中国重化工业园区对循环经济技术需求非常庞大,而循环经济技术供给明显不足,清洁生产所需的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短缺,产业链接所需的元素代谢、物质循环等产业共生技术薄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所需的精确分类、科学鉴别、深度加工等技术匮乏。究其原因,有资金的制约,政府对循环经济技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而企业作为从事循环经济行为的微观主体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信息支撑体系的层次偏低,局限于园区信息网站的建设

当前,中国几乎所有的重化工业园区都未建成面向循环经济的信息支撑体系,已经实施的信息支撑行为主要是依托园区管委会的网站,定期公布园区有关企业清洁生产的相关信息或国家发布的一些支持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园区层面的产品、副产品和固体废物的信息交流、企业层面的技术需求、循环经济准入标准等最基本的循环经济信息都没有体现。更深层次的信息系统集成,比如,构建数字循环经济系统,包括管理信息数据库、集中统一物流信息数据库、环保产业网、废弃物交换网、远程教育网、园区内部局域网等于一体的数字循环经济园区系统,在中国还未出现。虽然一些高新技术园区信息支撑体系比较健全,而在重化工业园区中,还无法实现为企业提供清洁生产;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等技术信息共享;辅助规划园区内设施和服务共享;帮助园区外的企业与园区内的企业构建虚拟循环经济链;循环经济信息发布和公众参与;对园区内企业的循环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等等功能。

(四)公共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的建设缺乏规划和统一部署

从公用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构建的情况看,中国重化工业园区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理念还未形成,落实较好的目前只有上海化学工业区和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部分重化工业园区在基础设施体系规划和设计中存在着考虑不甚周全,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的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为了能尽快招商引资,在企业准入和落户布局上存在着短期行为,客观上影响了公用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的完整配套。如一些园区在引进巨型重化工企业时,企业自身被迫建设了一些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能源供应设施。在引进企业较多后,园区再统筹考虑建设园区公用的污染物处理设施和能源供应设施,就造成了公用基础设施分散建设与经营的混乱局面,有些情况较好的重化工业园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用基础设施分散与集中建设并存的现象。

三、构建重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方策

(一)提高对园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认识水平,尤其加强对技术支撑和信息支撑体系建设力度

通过对重化工业循环经济园区调研发现,地方政府和园区管理者对重化工业园区构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重要性重视不足,并没有认识到循环经济动力机制与支撑体系的相辅相成,往往一谈到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就考虑在政策、法规等动力机制上做文章,而没有将公用基础设施、技术支撑体系和信息化园区改造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后盾和基础来抓。因此,要破解这一难题,政府要率先提高对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认识和重视,并通过在激励约束政策、建立科技服务体系等方面着力,园区要重视技术和信息支撑体系的建设,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支撑体系。

(二)积极促成支撑体系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引进国外最先进理念,大胆创新,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子

国外经验表明,重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建设的主体往往多样化,不仅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园区管理者,还有战略投资者、社会机构、中介组织和私营企业。中国的重化工业园区应该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将支撑体系作为项目来“经营”,通过BOT(建设-经营 -移交)、BOOT(建设-拥有 -经营 -移交)、BOO(建设 -拥有 -经营)、BRT(建设 -租赁 -移交)、DBOM(设计 -建设-经营-维护)、ABS(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吸引业主投资建设和经营港口、公铁通道、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通过合资合作、技术作股等方式吸引多元社会主体参与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通过信息化改造或业务分包、租赁改造等形式鼓励从事网络开发、网络媒体经营的网络信息公司建设经营园区信息支撑体系,从而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循环经济支撑体系建设新机制。

(三)抓好重化工业园区支撑体系一体化规划和设计,严格制定园区准入的循环经济标准,科学合理布局产业项目

园区管理者要抓好重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一体化规划、设计与建设经营,新建园区在引进项目前要基本做到主要循环经济公用基础设施完善,管网布局设计科学合理,全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业主要到位,保证开工率。技术支撑体系和信息支撑体系项目要规划齐全,有条件的园区可先行建设,最晚的也必须保证在项目投产前建成基本支撑体系。在一体化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前提下,引进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入园,对入园企业采取严格的循环经济准入标准,项目摆布要严格遵循规划设计方案,不准突破规划擅自开口子,以免对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建设带来影响和困难。

(四)组织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公共技术瓶颈,为循环经济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各级政府应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尽快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再向零增长转化,使污染排放量从正增长向零增长、再向负增长转化,从源头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的作用,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推行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引进核心技术与装备。

[1]赵涛,徐凤君.循环经济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思锋.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武春友.资源效率与生态规划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张扬.循环经济概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张小冲,张学军.循环经济发展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王冰冰.循环经济企业运行与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7]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Study on Problems and Ways of Building Circular Economy Support System in Heavy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ZHANG Ze-feng
(College of Economics,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Hebei Provincial Party Commitees,Shijiazhuang,Hebei 050051,China)

It is not only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but also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to study on circular economy in heavy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on the power source and mechanism of circular economy support system in heavy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the thesis analyzes the status quo,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building circular economy dynamic mechanism in China,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heavy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circular economy;support system

F4

A

1005-6378(2011)05-0041-05

2011-07-25

张泽峰(1972-),男,河北蠡县人,共青团河北省委副书记,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郭玲]

猜你喜欢

支撑体系园区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超重梁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要点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