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英汉语言学词典》的宏观结构

2011-04-02辜同清

辞书研究 2011年2期
关键词:词目英汉术语

辜同清

试析《英汉语言学词典》的宏观结构

辜同清

《英汉语言学词典》是一部简明实用的语言学专科词典。文章从词目选立和词目编排两方面来探讨该词典的宏观结构,指出词典在这两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以期为语言学词典的编纂提供参考。

《英汉语言学词典》 宏观结构 收词 立目

《英汉语言学词典》(以下简称《英汉》)是200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部简明实用的语言学专科词典。在国内出版的为数不多的语言学词典中,该词典收词量大,收词7800余条;内容覆盖面广,涉及语法学、语音学、音位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语体学、文字学等学科领域;适用对象广泛,适合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及语言研究者使用。

词典的宏观结构指的是“词典中按一定方式编排的词目总体,因此也可以称为总体结构”(黄建华1987)。宏观结构的确立与词典的质量息息相关。词典的宏观结构主要包括词目的选立和词目的编排。这两者都取决于词典的性质、词典的规模和读者对象。本文拟从收词和立目两方面探讨《英汉》的宏观结构,指出其在这两方面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编纂建议。

一、《英汉语言学词典》的收词

选立词目首先要依据词典的读者对象确定收词范围。根据《英汉》前言,该词典的适用对象有“语言学及语言科学领域内的研究人员及实际技术工作人员、语言学专业的教师及学生、大学及中学的语言教师、在学的语言学科研究生和准备投考语言学方向研究生的人员,以及其他对语言研究有兴趣的人员”。那么,《英汉》所选立的词目是否符合专科词典的收词原则,能否满足词典使用者的实际需要呢?以下从四方面来分析《英汉》在选立词目方面的优点与不足。

1.收词量

《英汉》是一部语言学专科词典。共收语言学术语7800余条。与几部同类词典相比,其收词量最大。例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牛津英汉双解语言学词典》(2006)和Routledge出版社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1996)都只收录3000多个词条,Blackwell出版社的《语言学和语音学词典》(第五版)(2003)只收词2500余条。鉴于《英汉》收词涵盖面广,适用对象广泛,其收词量还可以增加,以便收录更多语言学领域使用频率较高、运用范围较广的“核心”词汇。一般来说,收词量大的词典能满足更多的查询需求,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词典使用者需要。

2.收词范围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其涉及领域极其广泛,不仅有研究语言本体的核心领域,如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语言学还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英汉》从语言学学科的固有体系出发,收录了各主要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术语,主要的语言学理论、流派以及世界上的大小语种。除了收录一般语言学教科书所涉及的术语之外,还收录了专著及论文中出现的重要术语如 statistical linguistics(统计语言学),biological linguistics(生物语言学),quantitative linguistics(定量语言学),parametric 1inguistics(参量语言学)等。为了满足广大外语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英汉》还收录了一定数量的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测试学方面的常用术语。此外,词典还收录了少量文学术语,有关标点符号、电化教学、教学仪器及工具、逻辑思维等方面的术语。所收词目涵盖了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早期的语言学研究,包括从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的语法研究中提取的传统语法术语;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后所出现的一大批描写语言历时性变化的术语;以及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兴起出现的大量术语。总体上来看,《英汉》的收词覆盖面广,系统性强。

但是,《英汉》也漏收了部分语言学学科的重要术语。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界新兴的一个语言学学派,现已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英汉》只收了一个相关术语,cognitive science(认知科学),没有收录与认知语言学有关的任何其他术语。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迄今已有三十几年,我国的语料库建设和研究也有近二十年了。但《英汉》也未收录语料库语言学方面的术语。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重要句法理论,《英汉》收录了许多相关术语,但却忽略了“管约论”下的各理论术语以及core grammar(核心语法),E-language(外部语言),I-language(内部语言)这类重要而且也往往是语言学学习者难以理解的术语。语义学是关于语言意义的研究的科学。但《英汉》却没有对主要的意义类型逐一收录。对于Leech(1981)的七种意义类型,只收录了connotative(内涵),denotative(外延)和associative meaning(联想意义),没有收 social meaning(社会意义),affective meaning(情感意义),reflected meaning(反映意义)和thematic meaning(主位意义)。主要的语义学理论也只收了field theory(语义场理论),componential analysis(成分分析)和lexical gap(词汇空缺),而忽略了 collocational theory(搭配理论),frame semantics(框架语义学)等重要理论。语用学领域只收了微观语用学的术语如deixis(指示),presupposition(前提),politeness(礼貌)等,未收录各分支下的具体术语以及宏观语用学领域的任何术语。

重要的语言学团体、著作和语言学家也应该是语言学专科词典的收录范围。《英汉》只收录了两个语言学团体:ARELS(合格英语学校联谊会)和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IPA)(国际语音协会)及为数甚少的几名语言学家如Bloomfield(布龙菲尔德),Chomsky(乔姆斯基),Panini(帕尼尼),Muller(穆勒),Saussure(索绪尔),Schleicher(施莱歇)和Jesperson(叶斯柏森)。其他重要语言学家收录不全。作为一部语言学专科词典,加之适用对象广泛,《英汉》应尽量收录这类词语。

与之相对的是,对一些与语言学关系不大的术语《英汉》却予以收录。如essay(杂文),composition(作文),film(胶卷),recorder(录音机),tape(磁带),answer sheet(答题纸),interpreter(口译者),broadcast system(广播系统)等。这些词条的意义十分明了,其意义和语言学没有直接的联系,也没有人会专门到语言学专科词典里去查阅这类普通词汇,以不收为宜。

3.词目的平衡

词目的平衡主要指一部词典的词目中各类词的比例,这与词典的性质、类型和使用者密切相关(文军 2006)。《英汉》中的词目按学科的重要性酌情收录。语言学本学科的术语所占比例最大,交叉学科次之,相关学科只收录少量术语。因此,《英汉》的收词符合词典的性质和使用者的需要,体现了宏观层面词目的平衡。

然而,综观《英汉》的所有词目可以发现有关语种,特别是小语种词目所占比例很大。据笔者统计,在A字母下共有127个词条,各语种词条就有84条。笔者查阅了国内外出版的语言学教材和专著,并在 Google上对A字母下的小语种词条逐条检索,发现以下术语根本没有在语言学文献内出现:Achaean(亚该亚语)、Apache(阿帕切语)、Aragonese(阿拉贡语)、Aquitanian(阿基坦语)、Ashanti(阿散蒂语)、Avar(阿瓦尔语)、Aztec(阿兹台克语)。这类小语种词条收录的必要性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在收录小语种术语时应考虑词典使用者的实际查询需求,根据这些小语种的重要性及在文献中的出现频率酌情收录。

此外,处于同一层级的语言学理论术语的收录不平衡。在语言学的六大核心分支学科中,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的收词量明显多于语义学和语用学。大量语义学和语用学方面的术语漏收。单个学科内的收词也不平衡。以句法学领域内的四大理论为例:传统语法术语收录最多,结构语法次之,转换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相对较少。与传统语法和结构语法相比,转换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的历史较短,但发展很快,是目前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因此,语言学词典应更多收录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以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查询需求。

收词的不平衡还体现在一些相关条目的收录上。如:《英汉》只收了20世纪形式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Chomsky(乔姆斯基),未收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 Halliday(韩礼德);收录了转换规则affix-hopping(缀词跳位),未收 dative shift(与格转移),whmovement(wh-移位)等转换规则;收了古印度梵语语法学家Panini(帕尼尼),未收与之齐名的其他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印度的语言学家;只收了L1(一语),未收L2(二语);收了会话原则中的 CP(合作原则),未收 PP(礼貌原则);收了 CA(对比分析),interlanguage(中介语),未收 EA(错误分析);收了BBC(英国广播公司),未收VOA(美国之音);收了field/mode of discourse(语场/语式),未收tenor of discourse(语旨)等。一些词目只收了全称,而其常用的缩略形式未同时收录,如LAD(语言习得机制)、SLA(二语习得)等。收词的不平衡不仅影响使用者查阅,也会降低词典的质量,影响其系统性。

4.新词的选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语言学的迅猛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新术语。词典作为记录语词的工具书,在反映词汇的变化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军2006)。因此,《英汉》应增收新术语,体现语言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尽管《英汉》收录了部分新术语,但所收术语大多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其后的术语鲜有收录。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语用学新理论如relevance theory(关联理论),memetics(模因论)及相关术语,新学科如 social pragmatics(社会语用学),cognitive pragmatics(认知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中介语语用学),experimental pragmatics(实验语用学),neuropragmatics(神经语用学)等都未收录。体现转换生成语法新发展的the minimalist program(最简方案);认知语言学领域内的术语如iconicity(象似性),prototype theory(原型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概念隐喻),image schema(意象图式)等尚未收入。鉴于收词应稳定和新颖相结合,在充分注意词目的相对稳定的同时,应力求避免只有老词目而没有新词目(杨祖希1981),《英汉》应在新词的选收上多下功夫,尽可能缩小词典与语言学发展现状之间的差距。

二、《英汉语言学词典》的词目编排

1.词目形式

《英汉语言学词典》的词目形式多样,不仅以单个名词术语立目,还以词素、名词短语、缩略词、专有名词、少数以术语为基础形成的某种专门性说法和一些约定俗成的固定词组等形式立目,如“antonymous expression identical in structure”(结构一致的反义表达),“grammatical function not in a thematic role”(不充当主位角色的语法功能)等。词目形式多样不仅方便使用者查询,还可以增强词典的可读性。此外,缩略词与全称同时收录并单独立目,方便使用者根据完整词目查阅释义。但《英汉》中的少量词目形式不符合规范。如synonyms(同义词)、antonyms(反义词)、homonyms(同音异形异义)这几个术语均以复数形式立目,而同类的hyponym(下义词)又以单数形式立目。黄建华、陈楚祥(1993)曾指出,凡属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词目均以规范的原形出现。名词以主格单数形式立目,只用或常用复数的名词则以主格复数形式立目并用括号注明单数形式。因此,《英汉》应避免此类失误,规范词目的形式。

2.词目的编排方式

《英汉》按照英文字母顺序,采用词目分立的编排法,但遇到相互联系的术语时又把它们编排在一起。词目排列的原则是“单词-以该词为首的复合词或短语”(劳允栋 2004)。这种编排法的优点是检索方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术语间的联系。例如:在consonant(辅音)词条下,依次编排了以consonant打头的名词短语consonant cluster(辅音丛),consonant deletion(辅音省略),consonant mutation(辅音交替),consonant shift(辅音移位),consonant system(辅音系统),然后才排consonantal(辅音的)及相关术语。将意义相关的术语全部编排在一起体现了条目之间的意义连贯性,读者在查阅某个术语时可以阅读彼此相关的条目,了解术语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对相关概念形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印象。如果一个词项有一个以上的意义,则分词目排列,并在词的右上角注号码以示区别。如“phonology”的五种不同意义,分别立为五个词目,有助于读者了解术语的多重意义及区别。

然而,《英汉》在词目的编排上也存在一些瑕疵,一些词目未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或按“单词-以该词为首的复合词或短语”顺序排列。如IC(直接成分分析)排在Iberian(爱比利亚语),Ibo(国际广播组织)之前;English proficiency test(英语水平测试),排在English-based creole(依据英语的克里奥语)之前;allo-(同分异构的)词目下先排与allo-意义无关的allocution(呼语),打断了其他以allo-开头的相关术语之间的语义联系等。

《英汉》在词目编排的体系性方面也存在疏漏。没有出现在词典宏观结构中的词目却出现在微观结构中。词典释文中出现的词目,未在词典正文中立目。如:在 systemic linguistics(系统语言学)及functions of language(语言功能)的释文内都出现了英国语言学家 Halliday(韩礼德),但词典中却没有 Halliday这一词条。在archiphoneme[原(始)音位]的释文中出现了 Trubetskoy(特鲁别茨科伊),词典正文中没有该词等。以上种种疏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汉》宏观结构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1.黄建华.词典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9,50-52.

2.黄建华,陈楚祥.双语词典的宏观结构(上).现代外语,1993(1):68-71.

3.劳允栋.《英汉语言学词典》前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李明,周敬华.双语词典编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孙志农.试论语言学词典的编纂.辞书研究,2008(1):83-93.

6.文军.英语词典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0-121.

7.杨祖希.专科词典编纂法初探.辞书研究,1981(3):103-105.

8.姚喜明.OALD第四版宏观结构分析.辞书研究,1999(3):127-136.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充 637000)

(责任编辑 王慧敏)

猜你喜欢

词目英汉术语
藏语传统辞书词目编排法探析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日语中“V1+V2型复合名词”的分类
——基于《广辞苑》从有无对应动词形角度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3-2005》词目年代研究——兼论《编年本〈汉语新词语〉系列词典部分词目的著录年代》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