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双语教育对重庆小学双语教学的启示

2011-04-01括,徐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双语新加坡教材

朱 括,徐 梅

(1.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406000;2.重庆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30)

新加坡双语教育对重庆小学双语教学的启示

朱 括1,徐 梅2

(1.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406000;2.重庆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3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要了解中国,中国也要融入世界,双语教育正逐步从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内地推进,重庆市部分小学也开始开展双语教学。本文借鉴新加坡双语教育所取得的有益经验,结合重庆小学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力图探索出一条适合重庆城市发展的小学双语教学改革之路,以促进重庆市双语教育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

新加坡;双语教育;小学双语教学;启示

双语教育在国际教育界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受到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二战以后双语教育在世界许多国家受到重视,特别是加拿大、美国及新加坡等国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双语教育在我国也逐步得到了开展,一些沿海城市及大中型城市如广州、上海、南京、辽宁、成都等地相继从小学开展了双语教学。近年来,重庆市也陆陆续续有几所小学开始开展双语教学研究与实验。本文借鉴新加坡双语教育的经验,谈谈重庆小学应该如何开展双语教学。

一、新加坡的双语教育

(一)新加坡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多语言的国家,人口主要由华人、马来西亚人、印度人组成。[1]新加坡的通用语言是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后三种又成为该国不同民族的母语。历史上,新加坡曾被英国统治140年之久,是典型的英国殖民地。因此,英语实际上是该国名族主要的交际工具,是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965年独立后的新加坡,于第二年开始正式施行双语教育。当时新加坡政府采用了“英语为本”的双语政策,政策规定:华语、马来语及泰米尔语学校必须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而英语学校必须把华语、马来语及泰米尔语作为第二语言。从1968年起,无论是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学校,还是以民族语为主要语言的学校,都必须把英语作为中小学数学、科学等理科科目的教学语言,把民族语作为公民与道德及历史等学科的教学语言。1987年新加坡政府做出了所有的学校必须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并同时保持母语学习的双语决定。[2]双语教育在新加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加速新加坡从发展中国家迈向发达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新加坡实行双语教育的举措

新加坡成立55年以来,政治、经济及科技上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于1996年跃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堪称“亚洲四小龙”之一。目前,新加坡人口约500万人,国土面积为680平方公里,共有学校354所,学生约52 万,教师总人数约 2.9 万。[3]

为什么这样一个国家小、人口少的殖民地国家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呢?除了新加坡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国家领导人不断呼吁新加坡人要立足本国、放眼国外的发展战略外,还与所实行的双语教育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新加坡教育部部长陈庆炎所说“双语教育政策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根本基础,是教育的基石”。[4]那么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是如何实施的呢?具体来说,新加坡双语教育成果开展主要归功于采取如下的措施:

1.加强双语教育政策支持

新加坡各届领导人都很注重双语教育的发展,新加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行了不同的双语教育政策。1960年,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李光耀在谈到不同种族学习同一语言问题时就指出:“新兴国家如能使语言统一,避免分歧,必会促成建国路程顺利稳当。”李光耀在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推行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65年新加坡独立以后,又采用了“英语为本”的双语教育政策,即以英语作为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第一语言,同时还应学习自己的母语;1979年新加坡开始实行“新教育体制”,针对学生语言能力的不同,让学生在考试后分别进入不同类型的班级,学习不同的语言课程;此后,双语教育政策得到进一步的推进,到1978年新加坡政府做出了所有学校必须采用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同时保留母语学习的决定。[5]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推行,极大地推进了双语教育的发展和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2.明确双语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问题是双语教育体系中的核心问题。新加坡政府为确保双语教育政策的顺利实施,在双语课程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首先,新加坡大力引进国外教材,比如在启蒙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就是美国或加拿大出版的教材。后来,国家教育部编制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编写各个科目的双语教材。中小学各科教材(除了公民与道德及历史学科)都用英语编写。新加坡编写的教材系统性很强,实用性也很强。另外,新加坡所有教学用的教室全部为多媒体教室,为教师使用课件提供便利,教师讲课内容和过程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他教师和学生共享。

3.强化双语师资力量培训

在新加坡,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的一部分,正式的名称是 “教育官”(Education Officer)。新加坡的双语教师参加各种在职培训。[6]他们除了参加各种教育部组织的培训课程以外,还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讨会、座谈会、教学实践会等等。另外,国内的教师有很多机会出国进修。1999年以来,每年国内有四分之一的教师被派往国外学习并和世界一流的学府建立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到世界各地考察访问。国内在职教师除了要定期参加国家教育学院承担的正规培训课程以外,还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讨会、座谈会等等。新加坡在重视国内教师培训和培养的同时,又不惜花重金聘请世界名牌大学的专家、学者来新加坡任教。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师有一半来自国外,他们分别来自欧美、澳大利亚、日本等著名学府。由于有国内外优秀教师的加盟,新加坡双语教育才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

4.创设双语教育环境

新加坡的教学环境充分体现了双语教育的特征。[7]各级各类学校校园中处处彰显着双语文化氛围,无论是教室、阅览室、实验室,还是走廊、礼堂、餐厅、卫生间等其他活动场所,处处都有双语的标记,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双语信息。同时,在新加坡很多家庭,父母都非常重视从小对孩子进行双语教育。除了学校和家庭拥有良好的双语教育环境以外,新加坡还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创造双语教育环境。新加坡电视台有两个频道为华语节目,两个频道为马来语节目,一个频道为泰米尔语节目,其余频道全部为英语节目。新加坡广播电台同样也使用4种官方语言。由此可见,良好的双语教育环境也是提高新加坡双语教育水平的另一重要因素。

二、重庆小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现状

(一)重庆小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需要

双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连宁司长在阐释基础教育新课改更新课程内容方面指出:要精选终身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性的东西很重要,而在基础性上特别要加强外语和信息技术教育。外语教学要适度整合到各门学科之中,鼓励大家研究“双语”教学。[8]目前,小学的双语教学研究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开展得如火如荼,辽宁、苏州也开展较好,而作为直辖市的重庆则相对滞后,只有几所小学在进行研究与实验,而小学双语教学是我国双语教学的基础。作为直辖市,重庆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对外交流和合作日益加强,特别需要国际性人才。因此,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实施双语教育,培养双语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解决英语教学弊端的需要

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已经暴露一些缺陷:单纯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轻视语言的工具性和交际性。结果,学生仅仅是学了英语而已,却不能发挥它的交际作用,成为“聋哑英语”。不能学以致用困扰着许多受过英语教育的人,我们的问题处在学习与应用环境的脱节,过于强调英语学习的专业化,忽视它的学科应用性,导致英语成为纸面文化。双语教学是对这些缺陷的最好弥补,为英语语言知识注入学科知识的活力,把英语课和双语课结合起来,学生就会找到语言学习的“用武之地”和“练兵场”。

3.学生发展的需要

大量事实证明,儿童在5-6岁是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时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顾问吉姆·爱温博士认为:1.5-6岁是儿童开始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9]新加坡双语教育自幼儿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相对于初、高中而言又较少,小学生有较多的学习时间和较大的思维空间。心理学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掌握了双语的儿童比单独会讲本民族语的儿童头脑更趋灵活,分析、综合和认知能力更强。因此,我国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工作应及时承担起培养未来具有双语或多种语言能力的人才是必要的。

(二)重庆小学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双语教学已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重庆部分小学,如南坪实验小学、中山路小学、新村小学、青龙路小学及长寿实验二小等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也先后开始开展了双语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些学校特别是部分新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重庆市小学双语教育之路将异常艰难。

1.双语师资水平薄弱

教师的素质和使用双语教学的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但是,目前重庆小学双语师资不容乐观。双语师资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英语教师兼一部分学科课程,如数学、科学、健康、音乐、地理;另一类是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科教师用英语教授部分学科课程。这些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且缺乏专门、系统的双语培训,优秀的双语师资极为匮乏。而小学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语言,还要懂得其他学科的知识,凭我们已有的双语师资根本无法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10]今后一段时间,师资问题必然会成为制约重庆市小学开展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因此,迅速提高师资队伍的双语教学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2.双语教材匮乏

与我国学科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系统的双语教材的缺乏是双语教师们遇到的最大困难。目前,重庆市开设双语教育的学校所用教材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引用新加坡和香港的原版教材,根据校情、学情对教材做了一些删减、增补。二是部分学科没有原版教材,学校老师临时自编了一些教材,这些自编的教材是否规范、科学、系统,都不得而知。因为没有系统的双语教材,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法、备学生,又要花很多时间查找或确认一些术语和学科知识的英语表达,这确实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3.双语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双语教学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制度。新加坡的考试制度和双语教育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其建立了配套的双语考试和分流制度。而重庆市在小学双语教学的研究上,还刚刚起步,对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还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对教师的评价。如何评价教师的双语教学主要是看双语教师的双语课堂教学效果,而目前对双语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尚未出现明确的体系。(2)对学生的评价。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受益多少是双语教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而目前尚未制定明确的关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现在急需制定双语教学的评价制度,使双语教学能科学、常态、有效、持续发展。

4.语言环境缺乏

众所周知,如果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要学好语言是不可能的,而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一直是我国学生所缺少的必要条件。我国是进行双语教学难度最大的一类国家,因为从双语教学的社会环境来看,目前在我国汉语仍然是第一语言也是官方语言,而英语只能算是一门外语,还不能称其为第二语言。学生除了在英语课堂上接受到一点点英语外,他们没有机会更深入地接触英语。语言本来就是一种用来交流的工具,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与交流才能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11]因此,目前发展滞后的语言环境影响了小学双语教学的开展。

三、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对重庆小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启示

虽然,重庆市同新加坡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社会环境及教育发展水平不同,我们还不能完全照搬新加坡的双语教育经验,但是,可以有所取舍地借鉴新加坡的双语教育经验,为重庆市小学开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一)加强对双语教学的政策支持和系统规划

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与制度层面强有力的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重庆市小学双语教学的实施制定系统规划,确定双语教学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在双语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双语教材的开发与利用、中小学双语教学的衔接以及研究经费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及制度保障。要切实加强对小学双语教学的管理与指导,建立科学的双语教学评价机制,规范与引导双语教学的发展,确保双语教学的质量。

(二)加强双语教材的开发与利用

优质的双语教材是双语教学非常重要的条件,随着双语教学的不断深入,双语课程教材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教材的选用和开发上,除了执行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外,需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需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选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和课程的不同情况,编写与我国课程标准相一致的、系统的学科双语教材。另外,国内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要联合合作,广开渠道进行双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新加坡的一些学校所使用的自编教材是在国外专家的建议下修订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三)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双语师资问题,是我国目前所有双语学校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正规学历师资培养

高等师范院校要创造条件,开设用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有计划地为中小学培养和输送合格双语师资,重庆教育学院已经在进行双语教师专业的学生培养,这将会为重庆市解决好双语师资提供一定的条件。同时,该院还专门成立了双语研究中心,将从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2.在职教师的双语教学培训

在职教师的双语教学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教师进行语音、语调的正音培训,保证教师能用正确、地道、流畅的英语进行学科教学;二是对任教双语学科的学科教师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技能培训;三是对进行双语教学的英语教师进行学科知识的培训;四是对所有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双语教育基础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

(四)注重双语教学环境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环境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学习兴趣和积极性。[12]重庆缺少双语教学环境,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小学开展的双语教学正是在这样的现实中培养人才。我们可以通过环境的布置让学生感觉到双语教学的氛围,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特别是学科英语的意识。如在教室、走廊上、餐厅、卫生间等各个场所都布置中英文对照的图片和文字,使学生的可视空间充满双语。另外,学校可以经常举办双语教学汇演、各类双语课外活动、双语艺术节等活动,平时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用英语问好等。同时,也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大众传媒的经验。

(五)建立科学的双语教学评价机制

双语教学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学校双语教学的不断完善为目的;要研究制定双语学校、双语教师和双语课程的评价标准;要逐步完善双语教学的测评形式,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促进双语教学的不断完善和持续发展。如在平日测验和期末考试、甚至升学考试中,适当加入一定比例的双语考试题目,随着双语教学的不断推广和深化,逐步加大双语考核的力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双语学习和双语能力的发展。[13]

四、结语

双语教学是我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适合经济全球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然而,我市现有的英语教育环境和师资条件决定了我们的双语教学必定是艰辛的、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我市小学开展双语教学时间短、经验不足,因此在以后双语教学工作中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及我国沿海城市的成功经验,从政策制度支持、师资队伍建设、双语教学环境创设、课程资源开发及双语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出发,结合本市教育教学实际,构建出一条适合重庆教育发展的双语教学之路。

[1]黄岳辉,略论新加坡的双语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6):34-37.

[2]杨传鸣、李佳斯,比较的视野:新加坡双语教育与我国双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58-60.

[3]杨培根,新加坡的教育简介——全国小学英语双语研讨会,2010.10.

[4] 王晓丹,新加坡教育的特点[J].当代亚太,1996(1):52.

[5]杨传鸣,李佳斯,比较的视野:新加坡双语教育与我国双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58-60.

[6]谢泽文,教学与测试[M].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出版社,2003:37-40.

[7]曹惠蓉,新加坡实施双语教育的具体措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0):129-132.

[8]李连宁解读基础教育新课改[N].现代教育报,2001年 2月29日第七版.

[9]李军娇,小学实施双语教学要注意的问题和前景[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116-118.

[10]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98.

[11]林方榕,新加坡双语教育发展历史与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12]郭瑞燕、陈泽诞,小学双语教学的实施与管理[J].上海教育科研,2006(4):86-87.

[13]于立平,课程开发视域中的小学双语教学—对青岛市一所学校的个案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6(6):58-63.

[责任编辑 怀 静]

Implications of Singaporean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the primary 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ongqing

ZHU Kuo,XU Mei
(Chongqing Nan’an Institute of Teachers’ Further Education, Chongqing 406000, China;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world needs to know China and China has to integrate into the world.As bilingual education is gradually moving from the eastern coastal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 to the interior area of China,some Chongqing primary schools have also started bilingual education.Drawing on the successful bilingual education of Singapore and combi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ongqing,this article tempts to explore a reform path suitable for the primary 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of Chonqing so as to promote its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Singapore; bilingual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bilingual teaching; implication

H319.1

A

1008-6390(2011)01-0023-04

2010-10-15

朱括(1960-),男,重庆涪陵人,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英语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双语教学;徐梅(1984-),女,河南信阳人,重庆大学外国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双语新加坡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