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社会视域下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剖析

2011-03-31杨相琴

关键词:矛盾建设发展

杨相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004)

和谐社会视域下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剖析

杨相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004)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具有深刻的和谐意蕴。它启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本着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着力解决造成社会不和谐的根源问题,既要避免导致平均社会主义和政治社会主义,又要避免导致经济社会主义和两极分化。

和谐社会;视域;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具有深刻的和谐意蕴。在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全国人民奋斗目标的新时代,尤其是在当今中国多数下层民众受社会贫富悬殊及拜金主义风气盛行之刺激,十分怀念毛泽东式社会主义的心态下,从和谐视角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从认识辩证矛盾角度出发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辨证矛盾是指事物或过程自身所具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和谐即是事物内外部辨证矛盾双方的同一和一致,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平衡状态。和谐不是没有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1](P44)从认识社会辩证矛盾角度出发,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形成的重要动力和方法论基础。

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二次结合”的任务,源于解决两个矛盾,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矛盾,二是苏联模式与我国国情的矛盾。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讲话,也是围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中的十大矛盾,提出了在国家生活各个方面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相应原则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中共八大之所以能够制定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初步改进、健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并确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加强执政党建设,根本在于正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党的主要任务。1957年2月,毛泽东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针对社会大变动后社会矛盾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的现实,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研究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和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学说。1959年底1960年初,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的理论,即是对大跃进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三个世界理论”作为毛泽东晚年坚持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社会基本矛盾演变做出的正确反应,也是运用矛盾观点解决社会主义中国对外关系问题的一个典范。

二、从辩证系统观出发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主义

辩证系统观认为,系统是一切物质和整个世界及其反映存在的基本形态,一切事物都自成系统,又与其他事物构成更大系统。毛泽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总体战略构想[1](P439);关于要正确处理农轻重、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和生产单位与生产者个人、中央和地方、汉族和少数民族、党和非党、革命和反革命、是非、中国和外国等“十大关系”的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主张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强调要区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能采取专政的方法,而应普遍倡导和善于运用“团结—批评—团结”方针[1](P369)的“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学说”;强调各领域、各部门、各环节、各方面都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工作方针,等等,实际上都是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一个有机体,一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主体与社会客体等矛盾要素互动互生的复杂系统,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看成是一个合力交互作用过程。反映出辩证系统观的整体性、动态性和过程性,彰显全面发展和整体协调,是实现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出发实现社会公平和人人平等

自由、民主、平等、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马克思认为,自由以人们对自身生存条件的拥有和支配为前提,真正的自由以及体现自由的平等、民主、公平等都建立在人们经济地位平等的基础之上。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必然使社会集团和人群之间存在根本利益上的不同,不可避免会有冲突和斗争。而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使每一成员的政治和其他方面的社会地位有了本质上最根本的相同保障”,不和谐的最主要因素不再起作用或影响。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成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和实践的指南。新中国一成立,“人人平等”为主要内涵的价值理念即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并在新中国的经济制度、社会政策、国家法律和意识形态领域体现出来,毛泽东关于社会公平和人人平等思想也趋于成熟,内容涉及个性解放、男女平等、劳动平等、教育平等、政治民主、基本人权、反对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利益兼顾、关注农民命运、独立自主、平等相待的国际正义原则等多个方面。

其中,通过建立平等的劳动关系实现社会公平和人人平等,是毛泽东的一个重要思路。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中指出,“在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分配制度三个方面”。在他看来,要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真正困难的是劳动生产中平等关系的实现问题,因为这种关系“是不会自然出现的。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一定要从各方面妨碍这种平等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和相对稳定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是改变还是不改变,对于推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直接影响”。

毛泽东在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创造,提出建立与公有制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制度,让人民群众参与上层建筑的管理,如在人民公社体制中大力提倡干部下基层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企业管理中大力倡导推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以此来避免官僚主义,推动劳动关系平等。

为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在收入分配上,毛泽东提出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方面利益的原则,强调国家、工厂和工人,国家、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无论只顾哪一头,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这是一个关系到六亿人民的大问题,必须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反复进行教育。”[1](P275)

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实现,有力地促进了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的社会平等和公平正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除了用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投资外,其余则集中于国防、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这些全社会成员受益的领域,初步实现了人们理想中的社会平等,其中不少实践富有创见性,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尝试。

四、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入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即“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也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理论归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他的人性论和个性观基础上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个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1](P1058)。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双百”方针,倡导言论自由、创作自由、学术自由,从各个方面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同时又进一步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入手,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探索,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P385)。1958年他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不仅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目标,而且具体地指明了消灭“三大差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虽然在贯彻执行中出现不少问题,但这的确是一条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正确方针和路线。

毛泽东还要求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提出自由是社会的自由,社会道德制约着人的自由。一个人为社会贡献越大就越自由,就越具有全面发展的条件。他把“真正共产主义者”作为一种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并多方面论述了其独特的时代和阶级特征。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涌现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毛泽东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五、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本保持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本”,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毛泽东认为,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只是人民实现自身的价值、目的和权利的工具或中介。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1](P1094~1095)他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的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1](P326)他曾几度发动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毛泽东对于那些依仗权势、贪赃枉法、欺压人民的坏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深恶痛绝,要求依法严办,以平民愤。在毛泽东领导下,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政府利用有限的财力尽力解决民众公共利益,使人民安居乐业。尽管那段时间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使个人生活水平、经济收入、购买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非但没有因此产生不满,反而增长了自豪感和主人翁感。

总之,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中的和谐意蕴表明,从认识辨证矛盾和辨证系统观出发,坚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统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民主与法制的统一,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本着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着力解决造成社会不和谐的根源问题,既要避免导致平均社会主义和政治社会主义,又要避免导致经济社会主义和两极分化。

[1]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A84

A

1673-1395(2011)03-0120-03

2011-01-22

杨相琴(1966一),女,河南桐柏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猜你喜欢

矛盾建设发展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