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现代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性特征

2011-03-31申素熙

茶叶 2011年4期
关键词:文化界茶道红茶

申素熙

(浙江大学茶学系 杭州 310029)

在韩国,“茶文化”一词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此开始在韩国书刊报道中不断出现。目前,“茶文化”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了。从“茶文化”衍生出来的茶文化节、茶文化旅游、茶文化产业等也已经被普遍使用。同时,韩国茶文化实现了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今天的茶道文化也自1970年人们开始寻找传统文化的根源虽然学术界对“茶文化”一词的出现时间还存在争论,但对目前韩国“茶文化”词语使用的普遍性与韩国茶文化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观点基本达成共识。从1948年大韩民国政府成立至今,韩国现代茶文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韩国现代茶文化的发展过程

1.1 第一阶段(1948-1975年)

这一阶段,韩国茶文化在以毅斋许百练、晓堂崔凡述等为主的一批先知先觉者的努力下,勉强维持着生存。这段时期韩国以红茶生产为主。随着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政府禁止了红茶及咖啡的进口,导致国内对国产红茶的需求量激增。同时,作为农村特色事业(1969-1973年)的重要环节,政府对在全罗南道宝成新建茶园实施补贴政策,使得韩国茶园面积出现较大规模的增长。然而,正当韩国茶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国内红茶供不应求的良好形势下,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了假红茶事件。从此,韩国茶叶失去了国内消费者的信赖,给韩国茶产业及茶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可幸的是,在这惨淡的现实下,由一些先知先觉的茶人仍然不断努力维持着韩国茶文化的一线生机。尤其是许百练、崔凡述等,他们通过在韩国高中学校实施茶道教育,创办茶文化杂志等办法,加大茶文化对大众的影响力。

1.2 第二阶段(1976-1990年)

第二阶段是现代韩国茶文化的萌芽时期。

假红茶事件之后的20世纪70-80年代,韩国消费者的需求从国产红茶转向清凉饮料、代用茶,韩国茶产业一度处于停滞状态。国内茶产业的问题引起了茶文化界的高度关注。韩国茶文化界为了保护国内茶产业及茶文化,促进它们的健康发展,一方面继续深入开展韩国茶文化研究,另一方面,不断举办各种茶文化的组织活动。这为20世纪90年代的茶产业及茶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出现了《茶经》、《茶疏》、《考盘余事》、《大观茶论》等的韩文译本,大批茶文化组织也在这一时期纷纷成立,主要有韩国茶人联合院(现韩国茶人联合会)(1979年)、光州窑茶道文化研究会(1980年)、全国大学茶道联合会(1982年)、韩国茶道协会(1983年)、韩国茶文化学会(1985年)、韩国茶文化研究会(1985年)、陆羽茶经研究会(1988年)、韩国茶文化协会(1990年)等。同时,各种茶文化杂志的创刊和大企业进入茶叶市场也是这一时期主要特点之一。此外,为了韩国传统茶文化的振兴,韩国政府于1982年制定了传统茶道的振兴政策及传统茶道教育方案。

1.3 第三阶段(1991-2000年)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特点是,韩国茶文化不再只是茶文化界的研究专属,民间茶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为韩国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在20世纪70-80年代成立了大量的茶文化研究组织,但还没有能专门培养茶文化人才的机构。直到1999年诚信女子大学设置了礼仪茶道学硕士学位课程,这是在韩国的大学正式设置的第一个茶文化专业课程,翌年(1991年)国家专门设立了宝成茶试验站,试验站主要工作是对茶树育种和栽培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韩国茶学的人文与科学结合发展的基础。同一时期还出现了茶文化研究所与研究会,他们所发表的研究成果对21世纪韩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此外,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性的茶文化团体的增加,不仅韩国茶文化界非常活跃,并且大规模茶文化活动也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关注和参与,民间茶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以女性茶人为中心的茶文化及礼仪教育机构设立也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虽然她们的教育方法及内容以传统礼仪为主,但对茶文化的普及和宣传还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1.4 第四阶段(2001-2010年)

21世纪是韩国茶文化进入一个整体发展的时期。在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背景以及在茶人和有关茶团体、政府、大学等各个相关部门的协作与努力下,韩国茶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时期最大的变化是茶文化及茶产业人才的培养、茶文化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国际茶文化交流的增加、茶叶主产区地方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等。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变化:

首先,在10个大学设立了本科专业及硕士、博士课程。1999年有了韩国最初茶文化硕士专业课程以后,这十年的时间内在成均馆大学(2000)、釜山女子大学(2002)、韩瑞大学(2002)、圆光数字大学(2004)、木浦大学(2004)、圆光大学(2004)、西原大学(2006)、高句丽大学(2007)、全南道立大学(2008)、朝鲜大学(2009)等10个大学设立了以茶文化为主茶学专业课程,进一步完善了茶文化人才的培养体系。其次,在宝城、河东、济州岛等韩国的主要茶叶产区,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茶历史与文化结合,茶旅游、茶文化节等茶文化产业得到深入开发,大众参与度不断提高。目前,茶文化相关活动已经成为这些茶叶产区的最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此外,国际茶文化交流的频繁进一步促进了韩国国内茶文化界对茶文化更加深入的研究。这一系列变化不仅加深了对茶文化的研究,推动了茶文化的大众化,也对茶文化及茶产业发展起到很大拉动作用。

2 韩国现代茶文化发展的启示

韩国虽然种茶与饮茶历史悠久,但因茶叶占韩国农业的比重较小,长期以来不是重要的产业对象。然而,在过去的60年的韩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包括政府、茶文化界学者和社会大众都非常重视茶的文化价值。大韩民国成立后韩国茶文化经历了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整体发展阶段。总结现代韩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茶文化界的努力是茶文化发展至今的重要动力。尤其在茶叶产业遇到危机的时候,茶文化界更是为茶产业振兴做出重要贡献。第二,茶文化发展推动力由茶文化团体及学术界为主,扩大到包括大众和政府在内的三股力量的相互结合,并已形成一股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合力。第三,茶文化从学术领域扩大到产业领域,成为韩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韩国茶文化正在学界及大众的高度关注下,以政府为引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正在全力打造区域茶文化及茶产业新的发展模式,谋求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

猜你喜欢

文化界茶道红茶
《幸福的红茶时光》
体验茶道魅力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蜜香红茶
Happy Afternoon Tea
茶道人生
推进文化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文在寅政府首次就“文化界黑名单”道歉
《茶道六百年》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