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茶业会展经济发展的策略探讨

2011-03-31陈淼芬周跃斌

茶叶通讯 2011年4期
关键词:会展经济茶业会展

陈淼芬 周跃斌

(湖南农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长沙·410128)

“茶业会展经济”是利用一定的地域优势、经济特色、资源优势,由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召集供需双方,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的专业性或综合性的茶叶产品布展、宣传、交易和服务为内容的特色型经济活动[1]。也是近年来随着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促进茶业经济贸易的经济形态。

1 茶产业与茶业会展经济

茶叶起源于中国,我国茶叶资源丰富,茶叶产量大,产品种类多。多年来,茶叶都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茶业从业人员已有上亿人,2008年茶叶种植面积达155万hm2,茶叶产量达120万t,茶叶出口26.69万t,出口金额6.82亿美元[2]。中国茶在国际茶叶贸易市场上有一定的地位,但近几年来,由于来自TBT(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挑战日益严峻,茶叶出口门槛不断提升,各国茶叶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而我国茶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技术力量不足,经营管理落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何让我国茶产业赶上时代的步伐与世界茶叶需求市场接轨,实现茶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目前我国所有茶叶企业密切关注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茶叶生产企业不仅需要知识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市场信息交流需要与国际接轨。在这种背景下,茶业展会的举办,就成为我国茶业经济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重发展战略的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可以通过与国际茶业展会结合起来,重点推介我国茶叶特色产品。茶业展会可通过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协助茶农和茶叶企业了解市场行情、把握市场动态。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便捷畅通、反馈及时等特点。会展期间可为茶业的合作伙伴、经销商、供销商、消费者提供交流的机会,通过展会让他们增进了解,更准确地捕捉到整个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动态。这不仅活跃了茶叶市场,也带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为茶产业的标准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会展是一种对产业依托性极强的展示产业发展的盛会,茶产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也丰富了茶业展会的内容与主题,更好的推进茶业会展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 茶业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茶业经济的发展,茶业会展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逐步与世界接轨。笔者通过社会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我国茶业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举办与茶相关的展会有上百次,大部分省份都有举办茶业展会或与茶相关的展会的经历,但这些茶业展会的规模、水平参差不齐,主题和名称不一,归纳起来主要内容是围绕着“绿色、健康、生命”的时代主题。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笔者发现目前我国所举办的专业性的茶业展会,主要是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主办单位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各地的茶叶协会、政府部门等。专业茶展按展会的主要内容划分,可分为茶叶商品博览会、茶文化节、茶业高峰论坛等。根据展会规模划分又可分为:(1)国际性茶业展会,如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举行的中国国际茶业大会暨博览会(2)全国性茶业展会,如在北京农展馆召开的茶叶博览会;(3)地方性茶业展会,如云南的普洱茶博览会、福建安溪的乌龙茶博览会、广西横县的花茶加工订货会、安徽的黄山茶叶展销会等等。

茶叶企业积极参加展会主要有三方面目的,即展示公司形象、扩大产品销售、了解茶叶市场信息和发展方向。一些茶叶企业还有专门的人员和经费安排用于参加展会,中大型规模的茶叶企业除了参加国内的一些茶展外,还会积极参加国外的国际性茶展。根据展会内容的专业性,目前我国茶叶企业参加的展会可分为两大类,即专业茶展和综合性展会。专业茶展,如各种类型的茶业展销会和茶业博览会。综合性展会,如在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全国综合性展会——广交会,有规模的和有出口贸易的茶叶企业都会参加;各地市所举办的农产品博览会也有相当多的茶叶企业参展。这些展会虽然没有专业茶展的集中性和专业性,但对于茶叶经济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明显。

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笔者曾对湖南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产品展会——“农博会”的组委会进行了走访。“湖南农博会”从1999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每届都有几十家湖南茶叶企业积极参与。在农博会上茶产业亮点频现,每一届农博会都会有新的茶叶企业、新的茶产品出现,有效助推着湖南茶产业的发展。现在“湖南农博会”已发展成为长沙的一张城市名片,我国农业界的一个知名品牌,带动着湖南茶叶企业更真实、准确地贴近市场,扩大销售。例如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坚持每年参加,十一年间,通过农博会这个平台,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和巩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年销售额近10亿元,年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并成功打造和大范围推介了“君山银针”、“湘益”茯茶、“白沙溪”黑茶等一系列黄金品牌,现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第三名,已发展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湖南“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也曾在农博会上与中英华侨协会签定了500万美元的绿茶销售合同,还创下一天卖掉980万元茶叶的记录。

3 茶业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茶业会展经济推动着我国茶业经济不断发展,但由于我国会展经济起步较晚,组织管理发展还不成熟,加上茶产业发展的特殊性,我国茶业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3.1 数量过多,展会的档次、水平有待提高

会展业是一个利润丰厚的朝阳产业,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国际上会展经济的行业带动系数是1∶9[3]。但如果不加选择和控制地举办茶业展会,不仅不能为茶叶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而会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从数量上来说,近年来我国的茶业展会办得过多,高规格、高档次和高水平的国际性茶业展会却少有。举办单位、时间、地点、主题都缺乏统一规范与管理,部分茶叶企业疲于奔波在大大小小展会之中。目前我国茶业会展经济的发展多表现为量上的增长而并非质上的提高。层次低、重复办展的现象是我国的茶业会展经济发展中很严重的问题。

3.2 缺乏行业自律标准和法律规范的约束和指导

目前举办的茶业展会多,针对会展的组织管理,笔者走访了有关政府部门、展会的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等,从交谈中发现,会展活动缺乏规范管理,组织协调较混乱,主管审批无专门的机构,甚至有的展会的承办单位还不知道展会应该有哪些条件来保障其顺利、有效进行。茶叶是一种外贸出口数量较大的商品,茶业会展活动也应与世界接轨,与国际上会展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茶业会展经济缺乏行业的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的约束,也没有相应的政府部门给予指导。

3.3 茶业展会的信息资料缺乏统计分析

众多的茶业展会有哪些会对参展企业的发展带来预期的效果,促进茶业经济的发展,而哪些是在浪费精力和资金,组织者难提供足够分析展会举办效果的数据和资料,更难提供某展会连续几年举办情况的资料,在展会结束后缺乏系统全面的信息资料、投资与效率评估分析。参展茶叶企业只能从大体上感受参加展会对于茶叶产品销售、公司总体形象提高等确实是有积极的效果,但对参加展会所带来的效果,不管是直接经济效益,还是潜在的市场拓展和推动作用,企业同样也缺乏统计和分析。这样不但影响展会业今后的发展,也难以对参展企业提供全面充足的服务,这是我国目前很难建立起品牌展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对促进茶业会展经济发展的建议

针对茶业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茶业会展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4.1 精心组织,归口管理与审批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政府对于会展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支持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法律法规是政府调控一切经济活动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我国虽已出台了《关于在境内举办涉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的决定》及《展销管理办法》,对申办各种会展的管理作出了一些规定,但这些措施已明显难以适应目前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速度[4]。纵观一些会展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其相关的法律法规都非常健全,并且都有相应的行业协会来负责监督和管理。根据调查,我国目前还未有一家专门的茶业会展经营公司或组织机构,对全国的茶业会展活动进行协调。为促进茶业会展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需精心组织,归口管理与审批,政府尽快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申报审批制度,使茶业会展经济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4.2 明确会展主题,提高会展活动质量

茶业展会的举办应该遵循会展经济的发展要求和茶产业生产规律,我国茶业会展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质量的提高,而不是数量的扩张。应大力扶持和发展有国际水准的大型茶业展会,努力提高展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可采用联合举办的方式,如几个省份联合举办主题明确的展会、几个部委联合举办大型展会等,避免低层次重复办展,促进资源整合和提高展会的水平与档次。其次根据我国茶叶生产和销售特点,建议茶业展会的举办选在销区,做到生产和销售的对接,产销结合。再次,可以结合茶类的健康效果举办茶业展会,如普洱茶与健康,黑茶与健康等。第四,也可通过举办茶文化节等会展经济形式,用文化的力量来宣传中国的茶产业,扩大茶叶产品的影响力,从而带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4.3 积极宣传,正确引导,行业协会指导企业参展

要扩大展会和参展企业的影响力,积极的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可通过电视、报纸、业内较权威的国际性杂志等媒体对展会的准备、企业参与情况和成果进行宣传,也可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或行业协会的网站开展宣传工作。但宣传策划工作应注意长期的综合效果,不能只靠一时的舆论轰动,而需要潜移默化的宣传渗透,不断加深公众对展会和参展企业及其产品的良好印象。

另外,行业协会担负着沟通政府与企业、行业与外界以及行业内企业之间等诸多方面的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5]。目前我国的茶业展会基本上都是由政府部门与全国和地区性的茶业协会主办的,因此要让茶业展会快速健康发展,除了政府应加快法律制度的建设外,全国性和地区性的茶业协会也应建立起相应的自律性原则,从源头对展会的举办进行筛选,指导茶叶企业参展。

4.4 完善会展活动效益分析评价体系,建立会展信息共享平台

对会展活动建立效益分析评价体系,既可以检验实际工作与实现目标的成效,又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将总结的经验教训反馈到将来的会展活动中去,以提高以后决策、策划、管理与实施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该项工作很重要但也易忽视,完善会展活动效益分析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组织举办单位应对活动的宣传策划、开展方案、预期目的等有明确详细的说明,对活动举办的情况如主题内容开展、企业参与情况、观众反馈意见等进行资料收集与统计,在展会结束后进行效益评价;其次是参展企业应在明确参展目的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参加展会,并进行成本预算安排,对参展全过程的人、财、物投入有记录,在参展后对所取得的效果,如成交金额、客户群体变化、产品展示效果等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汇总和统计分析,并将评价结果做适当的保存。这样为企业今后选择展会的决策提供帮助,也有利于提高参展效益。

由于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我国没有专门的茶业会展组织举办单位,大多是由政府和行业协会参与组办,缺乏系统详细的会展信息资料,所以笔者建议,在行业协会网站上开辟一个专门的展会信息共享平台以收集各种类型的茶业展会举办信息和效益评价信息,供茶叶企业参考和选择,从而引导茶叶企业参展。

5 结束语

我国茶业会展经济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其发展初期各种现象和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但我们应该看到茶业会展经济对促进我国的茶叶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在中国加入WTO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应适应新的世界经济秩序,以国际茶叶市场为目标,认真组织和开展我国茶业会展工作,促进我国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 杨江帆,管 曦.茶叶经济管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 苏洪生.强化品牌意识,提高茶叶产业水平[J].中国茶叶加工,2002(4):11~12.

3 刘宏伟.中国会展经济报告2002[M].上海:中国出版社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3.

4 陈向军,田志龙.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

5 王永奎,袁伦渠.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技术经济,2003(6).

猜你喜欢

会展经济茶业会展
会展经济发展现状与风险管理分析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互动初探
贵州茶业大事记
茶业新星——“冷泡茶”
对中外会展经济的比较分析
广西会展经济与东盟主题经济的发展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