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回肠闭锁并胎粪性腹膜炎1例护理

2011-03-31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科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29期
关键词:腹膜炎胃管胃肠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科,湖北 荆州434000)

回肠闭锁是新生儿期急腹症中较为少见的一种消化道畸形,一旦确诊,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1]。胎粪性腹膜炎是胎儿肠穿孔,胎粪进入腹腔引起的无菌性腹膜炎,在我国居新生儿腹膜炎首位[2],其愈后差,病死率高,国内报告病死率为55%~73%[3]。我院于2010年8月6日成功为1例回肠闭锁合并胎粪性腹膜炎的新生儿实施了闭锁肠管切除、回肠端端吻合、腹腔粘连松解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1d。剖腹产出生,足月产儿,出生体质量3.7kg。因出生后反复呕吐1d于2010年8月4日6∶30pm急诊入院,来时查体:T 37.7℃,HR 152次/min,R 32次/min,意识清楚,精神及反应尚可,腹部稍膨隆,考虑肠梗阻、肠功能紊乱。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治疗,以开塞露纳肛通便后有少量墨绿色胎粪排出,置温箱保暖,箱温31.5℃。8月5日腹部立卧位片示腹部宽大液平面,下腹部无气体影,仍间断呕吐,为黄色粪汁样,较粘稠,胃管内引流出粪汁样液体50ml。自解墨绿色大便1次,量少,继续观察,保守治疗。8月6日复查腹部立卧位平片结果示:肠管积气扩张较前加重,保守治疗无效,初步考虑小肠闭锁。完善术前准备后于9pm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证实为回肠闭锁、胎粪性腹膜炎。行闭锁肠管切除、回肠端端吻合、腹腔粘连松解术,手术顺利,术后仍行禁食、胃肠减压、给氧、心电监护、抗感染、静脉高营养治疗。置温箱保暖,箱温32℃。8月10日患儿自解墨绿色大便,拔除胃管后,试进糖水,无呕吐,8月12行母乳喂养,8月21日精神及反应好,吃奶好,大便通畅,出温箱。8月23日患儿切口愈合好,行拆线,痊愈出院。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常规护理 ①保暖:患儿为刚出生1d的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成熟,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环境温度敏感度高[4],为保持患儿体温的恒定,置患儿于31.5℃温箱保暖,每2h测患儿T、P、R 1次,以防发生意外。②新生儿护理:每日脐部护理、臀部护理2次,脐部以碘伏外涂,臀部清洗干净后以强生护臀霜外涂,以防止红臀的发生。

2.1.2 心理护理 陌生的环境、对于该疾病知识的缺乏,加之爱子心切,家长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慌的不良情绪,对此我们采取及时与家属沟通,热情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详细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及手术的必要性等措施,迅速打消了家长顾虑,使其全力配合,迎接手术。同时,患儿置温箱后,很不适应,哭吵不安,应指导家属多抚摸患儿,增加其安全感,必要时使用安抚奶嘴,减少患儿哭吵,减轻腹胀。

2.1.3 禁食及胃肠减压 留置8号硅胶胃管,引流出肠腔内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避免呕吐和误吸。严密观察和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为医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2.1.4 呕吐的护理 先天性肠闭锁是完全性肠道阻塞,其主要的症状为呕吐、腹胀和不排胎粪。新生儿出生后最初几个小时与正常儿无区别,可自解胎粪,但由于呕吐频繁,症状会迅速恶化,且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并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早期观察呕吐、腹胀、胎粪排出异常等对早期诊断很重要[5]。该患儿8月4日入住我科,经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保守治疗后腹胀较前缓解,呕吐次数较前减少,8月6号呕吐次数增多,呕吐物为粪水样粘稠液体,开塞露纳肛、直肠指诊均无大便。腹部立卧位片示:腹部宽大液平面,下腹部及盆腔无气体影,亦初步确定小肠闭锁。由于患儿间断呕吐,极易导致误吸及窒息的发生,我们指导家属保持患儿平卧,头偏一侧。呕吐发生后,及时清理呕吐物,更换床单,擦净口角,做好口腔及面部的清洁护理,增进患儿舒适,并密切观察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及时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有效防止了误吸的发生。

2.1.5 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患儿呕吐频繁,根据患儿体重及病情,依据医嘱全量补液,以输液泵控制速度,保证液体安全、准确、速度均匀的进入体内,改善患儿的一般情况。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 患儿术后6h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指导家属注意保持该体位,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呕吐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而引起的窒息。通过护理,患儿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窒息发生。

2.2.2 保暖 因术后患儿往往有一段时间的体温不升,术后的保暖极为重要,为了保持患儿体温的恒定,将温箱准备好后,待患儿手术结束后直接用温箱从手术室接患儿回病房,每30min监测箱温及患儿体温1次,维持患儿体温在37℃左右,有效防止了硬肿症、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2.2.3 呼吸道护理 为防止长期用氧对患儿视力的影响,我们采取间断氧气吸入。术后6h,取头高脚低位,抬高床头15°,使新生儿腹部脏器及膈肌下移,有利于肺扩张及呼吸,同时辅以拍背、温箱内雾化吸入,有效的保证了呼吸道的通畅,且无肺部并发症发生。

2.2.4 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每日严密观察胃管引流物的颜色、性状、量及患儿排便、排气情况和腹部体征情况,保持胃管通畅,协助患儿改变卧位、被动运动,促进肠功能的恢复。

2.2.5 并发症观察 ①严密观察患儿面色、神志、生命体征、尿量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给予患儿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儿在给氧情况下,有无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神志恍惚,若出现该情况,应警惕窒息可能,立即通知医生处理。通过观察,患儿呼吸平稳,面色红润,无上述情况发生。②严密观察患儿腹部情况的变化。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呕吐腹胀,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定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防止粘连性肠梗阻、吻合口出血、感染、瘘等并发症的发生。该患儿于术后d4通气通便,拔掉胃管,试饮水,未出现腹胀及呕吐。

2.2.6 营养支持 ①胃肠外营养支持。患儿禁食时间为8d,主要采取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以保证正常的能量需要。营养液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小儿氨基酸、人血白蛋白、血浆,使用输液泵24h经外周静脉匀速输入。在此期间,每天准确记录出入量,监测肾功能、肝功能、电解质、血糖,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营养液的比例。②饮食护理。患儿术后第1天胃管引流出墨绿色液体,第3天转为清水样,肛门排气排便,于第4天拔除胃管,开始试进糖水:首日10~15ml/2h,每次递增2~5ml;次日30~45ml/3h。48h无呕吐,开始指导母亲为患儿正确母乳喂养,少量多餐,循序渐进,患儿进母乳后无呕吐,吃奶好。

2.2.7 防止交叉感染 新生儿本身免疫力低下,加之疾病和手术双重打击,抵抗力更弱,极易发生各种感染。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做好各种防范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①减少陪护。医护人员及家属在接触患儿时须戴口罩,消毒手,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和陪伴人员均不能接触患儿。护理操作,尽可能集中进行。②温箱护理。温箱内外每日用0.5% “84”消毒液擦拭,每日更换水槽内蒸馏水,更换小床单,保持温箱清洁干燥,使用中的温箱1周轮换消毒1次。③皮肤护理。每日沐浴2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臀部护理,防止红臀发生。

3 小 结

新生儿手术的耐受力低,抗感染能力差,胎粪性腹膜炎病死率高。严密的病情观察,迅速有效的胃肠减压,积极的营养支持,细致的饮食护理,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1]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02-706.

[2]余亚雄.胎粪与胎粪有关的疾病 [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5,6(2):104.

[3]王慧贞,李正.胎粪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J].实用外科杂志,1985,5(5):253.

[4]张晓芳.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9):37.

[5]杨巧玲,梁丽君,曾丽英,等.新生儿肠闭锁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617.

猜你喜欢

腹膜炎胃管胃肠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自发性肝内胆管破裂致胆汁性腹膜炎的急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