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得失寸心知
——守望语文教育的理想

2011-03-24武汉市硚口区东方红小学特级教师汪飞

成才 2011年12期
关键词:名师语文老师

■武汉市硚口区东方红小学 特级教师 汪飞

得失寸心知
——守望语文教育的理想

■武汉市硚口区东方红小学 特级教师 汪飞

言画五彩池,

身教梅花魂。

——编者画外音

强迫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1987年7月,作为优秀中师毕业生的我,被分配到刚刚创办的县师范附小。那时的我,还没有能力思考站在那里对我的人生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有些委屈,原本自己是想当一名高中老师的!所以时过20来天也不去报到。总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直关心我的师范班主任姜学群老师来到我家,他告诉我,附小从学校推荐的16名优秀毕业生中挑选了4个人,其他同学都挺羡慕的。“幸福工作的秘诀,不一定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从即刻起,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正是恩师的这句话,于是懵懵懂懂地,我开始了当小学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的生涯。

出生农村锻造了我坚韧朴实的性格,该做的就要做好,哪怕是自己不情愿的也要强迫自己去做好。会强迫自己的人,才会管理自己,会管理自己的人,才有资格管理别人。慢慢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和纯洁的心灵荡涤了我内心的不悦,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这样,我强迫自己爱上小学语文教师这份职业,而且一干就干了20多年。2001年我被破格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2002年获得“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5年被评为“湖北名师”,2007年被聘为“硚口区首席教师”。2008年被评为“武汉市第四届教育界名师”。

我明白了,当初不喜欢的事情,也可以做得很出色。我因追求人生的价值而渐渐爱上教师这个职业。今天的我,经过岁月的历练,对人生、对教师职业感悟良多,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其中的悲壮多于崇高。我常常想,教师不应该是这样一种生存状态,教师应该能享受职业的快乐,享有职业的尊严。所以我总能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身工作,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收获着快乐。

每天我置身学生中,孩子们一声声虔诚的尊称让我爱心荡漾,总忘不了热情回应,不时俯下身子,摸摸他们聪明的小脑袋。打开孩子们的作业本,我总能闻到他们的味道,同事笑问我是什么味儿,我说是一股淡淡的幽雅的奶香味儿。看到孩子们蹦跳着进入教室,我感激他们,是他们给了我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是他们和我一起演绎着灿烂的生命。我准备有两副眼镜:孩子有成绩的时候,我是近视眼,凑过去看清看透,夸大其辞。我相信,孩子今天的成绩就是他明天成功的积累;当孩子犯错误时,我赶紧换上望远镜,谁不是在不断犯错中长大的?给他时间,给他空间,我更相信错误是他成功的垫脚石。有人说我是在妥协错误,不!我是在与生命交流,因为生命需要我去尊重,去理解,去帮助,去升华。

我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从不放弃,孩子们在宽容中进步,在关爱中坚强,在和谐中成长。在享受孩子们成长的喜悦中,我也同时体验到了自身成长的快乐。而这快乐的背后有时也藏着内心的一丝歉疚,毕竟许多事情难以兼顾。为了学生,我无暇反哺乡下年迈多病的父母,无暇顾及妻子和女儿,但父母和妻子的宽容,时时让我感动;逐渐懂事的女儿理解了她的爸爸,更让我感到欣慰。

由于工作的成绩突出,我的荣誉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就是一些诱惑。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朋友多次给我来信,劝我择木而栖,另巢高枝。为了说服我,他们给我算了一笔帐:“你只要走出来,一年的工资相当于现在五年的收入,五年差不多等于一辈子,何乐而不为呢?”

我深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我毅然选择坚守。也许是一种执着的情怀,但也许不仅仅如此,教育人生20余载,我已和它血脉相通,命运相连,把精力用在育人上,把爱心倾注于学生,自然就少了许多自卑与不安,多了不少从容与乐趣。

滴水渐积成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

肖川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性格只能由性格来塑造,人格只能由人格来培养。”从本质讲,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不仅仅要教给受教育者知识,更要为受教育者的生命奠基。师生间一桶水和一碗水的比喻已经过时,即使只从知识传授的层面来理解,教师也应该是有着不竭源泉的活水。为有源头活水,我觉得自己应拥有充满书香的生活。“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是一种很美好的境界。在忙碌后的些许闲暇,端一杯茶,翻几叶书,感觉很惬意。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修养;通过读书走近名师大家,从他们身上我深深体会到:今天的教育已经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教师的秉性修养、人格魅力是最宝贵的课程资源。

与此同时,我一方面业余苦读三年,取得了湖北省师范学院中文本科学历;另一方面,虚心求教,不断丰富充实教学经验。我从不放过一次学习的机会,只要碰上观摩课,我总是场场必到,课课必听。一次省优秀教师到县里作教学示范和专题讲座,由于场地限制,我就在窗外走廊上听了两天,并记下了近万字的笔记。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时常困惑:一直以来,语文都是备受社会关注的一门课程,也是所受非议最多的一门课程。回望过去,肩负着传承祖国母语教育任务的语文教学,虽历经多次改革,却始终难以摆脱高耗低效的困境,甚至落得个“误尽苍生是语文”的骂名。于是,之后的课堂教学,我更多了一份认真,一分虔诚,一份执着。我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认真编写每一份教案,拿着教案对着录音机演练,然后回放,重新修改完善,有了把握再上课。作为学校语文中心教研组长的我,和老师们一道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之中。每次研讨课前,和同事们常常讨论到深夜,力求精益求精;每次研讨课后,还要在学生中进行细致调查,听学生的反映,了解学习效果。因此,我的备课本中多了两项内容:课后信息反馈与思考、教学修改意见。坚持了将近10年,我逐渐领悟了阅读教学的真谛——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晓其意、悟其法,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中积累语言。

那几年,我们作为县直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教学开放日,接纳全县农村教师推门听课。每一次,我的班上总挤满了听课的老师。我先后执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狼牙山五壮士》、《太阳》、《新型玻璃》、《课间十分钟》、《可爱的草塘》、《再见了,亲人》……我尝试着展示不同类型课文的教学,得到了教研员的好评,老师们也觉得听我的课时常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他们认为我的课堂正凝聚出“扎实有效、朴实大气、理性智慧”的教学风格。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此我有深深的体会。我清晰地记得,1996年的秋天,为迎接省教研室下校视导,我执教了《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反馈的时候,省教研员肖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那几天,我真幸福。

1997年,我连续参加各级赛课,获得黄冈市首届青年教师语文优质课竞赛第一名、湖北省第五届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全国第二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二等奖。起始于平淡,收结于幸福。我在这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中历练着,倾听破茧化蝶、拔节成长的快乐声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2001年,我参加了第三期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脱产学习三个月,跟踪培养一年。及时的充电让我对教育的认识和思考有了新的境界,我的眼光不由地投向了青年教师,因为他们如我当年一样,充满了热情和朝气,有着追梦的理想。

从2001年开始我一直被聘为市、县教师继续教育讲师团主讲教师,2006年开始,受聘为全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授课教师,作为湖北名师,我还对口援教红安县。几年来,足迹编及城乡各地,举行专题讲座,示范教学近50场,听课教师逾万人次,老师们听后反响强烈,各级领导也给予高度评价。我主动承担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研究,2003年,在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讨会上作专题讲座,多篇教育科研论文、案例获全国、省、市奖励或发表,拿着一本本大红的获奖证书,看着被印刷成书的文稿,我心里总有一种成功的愉悦。

2007年以来,我借助东方红小学名师工作室、硚口区首席教师工作室和武汉市名师工作室等阵地,致力于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在与老师们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享受着更多的快乐与幸福。我时常告诫年轻教师:心态左右命运,气度影响格局;经历决定阅历,阅历成就思想。要求他们追求专业发展,享受教师职业的尊严。引导青年教师集智备课、实践研讨、深度反思;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优化设计和处理作业,作业进课堂,当堂训练,当堂落实,狠抓常规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学生“学得欢、考得好、睡眠足、发展优”。

在武汉市第二届“名特优”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我执教《梅花魂》,在“武汉名师魅力课堂展示”活动中,我执教《少年闰土》,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评课时说:“汪飞老师的课堂举重若轻、大气自然,平实中彰显智慧、朴实中透出雅致、扎实中显露底蕴。”这对我的徒弟们有很好的启示,他们也把我当成了良师益友,工作中的喜怒哀乐、教学中的成败得失都愿意跟我讲。我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搭梯子、铺路子、压担子,让他们摘果子、享乐子。看到他们在参加各级优质课大赛中频频获奖,带领他们送教下乡、跨区研讨、全省全国交流,他们的成熟与进步对我来说,是最有滋味、最幸福的享受。

在工作室三年总结时,有徒弟说:“回首三年之旅,相聚是快乐的,研究是热烈的,交谈是随性的,工作室充满学术和生活气息,聚书斋之文气,享生活之陶然,真是‘入世又出世’的洞天学府。相识是偶然,相交是师徒缘,很喜欢汪老师的随和、清雅;喜欢工作室成员之间的交流无间,更喜欢大家和您在一起的自然、怡然……”

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的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深深体会到我们既要俯视大地,也要仰望星空,对教育充满理想。我追求的境界是——教育更富创造、教学更添智慧、师生更加和谐、校园更有朝气,相信经过破茧化蝶的阵痛和蜕变,语文教育一定会焕发出生命的精彩和活力。

特约编辑 刘中林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名师语文老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