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烧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调查

2011-03-22罗念容周青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铜绿埃希菌金黄色

罗念容 王 丽 周青峰 高 华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医院烧伤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

1 对象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标本来自2008年1月~2010年11月烧伤科收治烧伤患者的创面分泌物、血液、尿液、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共计829份。质控标准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29213,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大肠杆菌ATCC 35218,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

1.2 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由笔者所在医院细菌室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compact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MH琼脂扩散法。选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结果判定。

2 结果

2.1 病原菌检出情况

共计分离出518株菌,检出率62.48%。其中细菌为488株(94.2%),包括革兰氏阳性菌(G+)176株(36.1%),革兰氏阴性菌(G-)312株(63.9%);真菌30株(5.8%)。G+菌中检出率较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35.2%)和表皮葡萄球菌(21株,11.9%)。G-菌中检出率较高的是铜绿假单胞菌(38株,12.2%)、大肠埃希菌(27株,8.7%)。

2.2 产酶菌株检测

从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中分离出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5株(56.5%),其中2009年12株、2010年23株。在78份大肠埃希菌标本中,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40株(51.3%)。

2.3 药物敏感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敏感率100%),对氟喹諾酮类中度敏感,对青霉素高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妥布霉素及环丙沙星类敏感率为13%~4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及亚胺培南中度敏感。大肠埃希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较敏感。

2.4 标本细菌检出率

829份不同标本中创面分泌物标本为583份,检出菌446株,其检出率76.5%;血培养标本121份,检出菌19株,检出率15.7%;静脉导管标本29份,检出菌14株,检出率48.3%;尿标本82份,检出菌26株,检出率31.7%;气管插管标本14份,检出细菌13株,检出率92.9%。各类标本常见菌检出情况见表1。

2.5 停药引起细菌耐药性变迁

2008年12月~2009年5月,病房停用头孢呋辛钠,氨苄西林/舒巴坦。2009年6月复查其耐药情况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呋辛钠敏感率由2008年的25.8%升至2009年的58.2%,恢复使用后2010年又降至30.0%。而表皮葡萄球菌对其敏感率2008年为47.9%,2009年为44.2%,2010年61.4%。

表1 3年间主要菌种检出率(%)

停药后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由2008年的0升至2009年的20.0%,恢复使用后,2010年为41.7%。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对其敏感率:2008年分别为30.0%、0.0%,2009年为53.3%、6.8%,2010年为34.4%、10.0%。

3 讨论

本次调查材料显示,笔者所在医院近3年烧伤感染革兰氏阴性菌分离率最高的为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菌中分离率最高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为烧伤侵袭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在非发酵菌中最为常见,有资料称环丙沙星对其具有极强的体外抗菌活性[1],本次调查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敏感率仅为40.0%,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65.7%,由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性,使临床治疗棘手,过分依赖广谱抗生素,结果使其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明显降低。临床医师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正确选用有效抗生素,尽量减少经验性的、不加区别的应用亚胺培南,以保护其使用寿命。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别是MRSA,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红霉素和四环素等,目前对MRSA的治疗除万古霉素外,尚无更好的针对性药物,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选用万古霉素时亦应强调适应证,以防耐药菌株的大量出现而使其失去效用。

大肠埃希菌产ESBLS占51.3%,ESBLS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ESBLS可通过接合、转导和转移方式在菌株间传播,具有潜在危险性[2],临床医务工作者要注意其药物敏感监测的变化。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仅次于大肠埃希菌,位居革兰氏阴性菌第3位,它是引起各种感染的常见机会致病菌,近年来的分离率逐年上升,且呈多重耐药性[3]。该细菌并非毒力特别强,只因其存在天然耐药性,一旦过度繁殖,可能成为无药可治的难治菌[4]。应加强对其耐药机制的研究。

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在静脉导管尖端和中段尿标本中检出率较高,可能与肠道细菌容易污染会阴部及其周围皮肤有烧伤创面有关。本研究还观察到,停止使用多种病原菌高度耐药的抗生素后其敏感率有所回升,可恢复使用该抗生素。

[1]Zhanel GG,Ennis K,Vercaignel L,et al.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fluoroquinolones:focus on respiratory infections[J].Drugs,2002,62(1):13-59.

[2]卢江云.革兰阴性杆菌医院肺炎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8):995-996.

[3]张海军,夏照帆,胡晓燕.不动杆菌新流行趋势与耐药机制及其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杂志,2007,23(1):75-78.

[4]肖光夏.烧伤感染的现状、对策与防治新动向[J].中华烧伤杂志,2007,23(2):81-83.

猜你喜欢

铜绿埃希菌金黄色
2018年-2020年凉山彝族地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检测分析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川白芷抑菌活性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抑制作用
那一抹金黄色
那一抹金黄色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治分析
金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