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6例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评价

2011-03-22张伟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降压药服药血压

张伟红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100)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现患人数约2亿,而随着我国人口基数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患者还会不断增多,所以治疗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关键,而患者的遵医行为在治疗过程中极其重要。患者遵医行为指的患者对医生治疗方案的配合性和依从性,即患者执行医嘱的程度[1]。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全区试点,于2007年率先建立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通过对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服药情况,督促规范治疗,指导正确的生活行为方式等方法,加强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降低血压,同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社区高血压患者106例,其中男62例,女44例,年龄55~73岁,病程2~30年。其中22例同时患有糖尿病;19例患有脑梗死;2例患有脑出血;23例患有冠心病。所有病例均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为高血压随访对象。

1.2 方法

通过门诊就诊、上门访视、电话询问等形式,对10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同时从药物治疗、对疾病的认识、平时的饮食习惯、饮酒吸烟情况、运动情况以及精神状态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加强患者的遵医行为。

1.2.1 药物治疗方面 询问有无规范治疗、是否按时服药,治疗效果如何。通过随访得知,仅有60%的患者规范服用一或二三种降压药,17%的患者间断性或季节性(夏天不服)服药;8%的患者有头晕等症状时临时服药;9%的患者不服药,他们认为服药或不服药,血压无明显变化;6%的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血压正常,不需要服药。10%的患者不知道所服药剂量与种类;16.7%的患者不知道所服药物的作用;73.3%的患者不知道所服药物的副作用。告知患者正规治疗、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对目前服药效果不佳的患者,调整或加用降压药物后随访血压;针对部分老年人由于记忆力明显减退,又身患多种疾病、用药种类繁多,药物服用时间、方法、剂量不一致,容易出现服错药量或漏服药次的情况,建议选择口服长效降压药;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所用的降压药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特别提醒绝对不可随意增减药量。

1.2.2 疾病知识方面 49%的老年患者不了解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不知道高血压可导致多种并发症。有些患者知道自己血压偏高,但是平时无头晕等症状,认为不碍事;一部分患者因为工作繁忙,不能按时服药,也没有时间去了解和认识疾病;更有一部分患者,由家属代配药,虽然每天按时服药,却不愿测量血压。告知患者,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但是可以治疗,所以必须长期服用降压药,有效降低血压,才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需要定期监测血压,随时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建议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伴有高危因素或并发症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为佳[2],每年至少1次查血脂、肾功能等指标,了解有无心脑肾损害。本中心在每个居委会设有血压测量点,每周1次免费为社区居民测量血压;高血压条线管理人员每季度组织健康讲座和发放宣传资料,进一步加强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1.2.3 生活行为方面 生活方式改变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措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和治疗轻度高血压,减少盐的摄入对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非常重要[3]。55%的患者不知道正确的治疗饮食。大多数老年人饮食偏咸,他们认为盐放少了菜没味道。随访中反复告知高血压与食盐摄入过多有一定的关系,并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吸烟和喝酒可导致血管硬化血压升高,建议老年男性戒烟限酒,饮酒以适量黄酒、葡萄酒为宜;定期组织患者参加社区举办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经验交流;建议患者遇事学会自我调整情绪,放松心情,保持平和心态,切忌长时间搓麻将、打牌等;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建议适当的运动量和科学的锻炼方法,要求每周至少3~5次,每次持续30min以上。如肥胖者体重减轻10kg收缩压可下降5~20mmHg,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收缩压可下降2~8mmHg,规律运动和限制饮酒均可使血压下降。

表1 高血压患者随访前后的遵医行为比较(n)

2 结果

随访1年后,对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的按时服药率提高19.0%;行为生活方式改进达33.0%;对疾病知识了解提高19.0%;血压稳定率提高20.0%。由表1看出,通过随访,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提高,血压稳定率升高。

3 讨论

本调查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加强与其按时服药、对疾病的认识及生活行为方式改变等密切相关。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血压达标,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甚至是终身服用降压药。从调查资料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不了解这一点,导致用药中断或用药不足;一部分患者平时不服药,不测量血压,直到出现症状时才服药;小部分患者因为工作或经济因素不用或少用药。这就需要医患之间的进一步沟通交流,医务人员要花费一些时间、使用通俗的语言来教育患者,使其真正懂得自己的疾病特点、用药目的、正确方式与持续时间;同时社区医生要充分考虑到治疗的长期性和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应根据病情、经济状况及患者意愿,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这些无疑有利于患者的遵医行为。指南还提出,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有明确的降压效果,建议高血压患者不论是否已接受药物治疗,均需改变生活习惯,并持之以恒。针对目前我国居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还处于较低水平,社区医院还应经常性向社区居民提供一些医疗咨询、健康指导等,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也是防治高血压有效、经济、方便、可行的措施。

[1]周秀红.住院老年病人不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4):319-320.

[2]卢玉强.台湾脑中风学会高血压治疗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2010,7(5):558-562.

[3]党爱民.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及临床试验证据[J].老年心血管病学,2010,7(3):45-51.

猜你喜欢

降压药服药血压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服药先分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