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1-03-22彭敏邹育庭阳庆军廖公平吴珂袁勤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脑瘫总分小儿

彭敏 邹育庭 阳庆军 廖公平 吴珂 袁勤

(1.湖南博爱康复医院康复治疗科,湖南长沙410329;2.湖南省儿童医院脑瘫康复中心,湖南长沙410004)

小儿脑瘫(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大脑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表现多样,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听觉和视觉障碍、行为异常等,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若不能得到及时诊治极有可能造成患儿终身残疾,不仅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以往人们认为此病属不治之症,无有效方法,只能寄望于患儿的自然康复。因此,应积极探索小儿脑瘫的有效治疗方法,以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患儿的伤残程度,提高治疗效果。本资料旨在通过康复治疗的介入,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性瘫痪的影响,对开展小儿脑瘫治疗提供依据,并进一步叙述康复治疗介入的重要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12月在笔者所在科室接受治疗的小儿脑瘫患者80例。根据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型标准参照2004年全国小儿神经学组主办的全国小儿脑瘫专题学术研讨会分型[2]。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37± 2.43)岁;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3±2.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小儿脑瘫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0~6岁;能够按计划坚持治疗满3个疗程者。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标准者;(2)不合作者,不能坚持治疗;(3)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器质性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主要采用Bobath法训练[2],此方法的特点是在患儿身上寻找一些运动的关键点,对痉挛的部位采取一些反射抑制模式进行抑制,待肌张力下降后,让患儿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太用力的和不引起痉挛的关节活动;或通过平衡、翻正反应引起运动,然后再负重取得平衡;用这样的方法训练对运动的控制。刺激固有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手技:主要手技有压迫、位置反应、保持反应、拍击四种。具体方法有:①竖头训练,有抱球法、Bobath球训练法、三角垫法等;②翻身训练,有全身伸展模式、手口足协调、躯干回旋、单臂支撑等;③坐位训练,有体位转换、坐位平衡等;④爬行训练,有手支撑、四爬位骨盆分离训练、立直和平衡反应促通、下肢交互运动促通等;⑤站立训练,有扶站、骨盆控制、姿势转换等;⑥行走训练,有交叉步态抑制、步幅训练、Bobath法抑制异常姿势、静态及动态平衡训练等。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训练内容上增加:①针灸治疗取百会、四神聪、夹脊、悬钟、足三里、合谷,用毫针补法或平补平泻法;②高压氧治疗;③功能和智力训练与水浴疗法。两组均治疗30d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 评定方法

两组综合功能改变采用《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本量表包括认知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语言功能、自理动作和社会适应性5个方面,每个方面10个小项,共50项。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每项全部完成得2分,大部分完成得1.5分,完成一半得1分,小部分完成得0.5分,不能完成得0分,总分满分为100分。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总分提高20%或以上;有效:总分提高1%~19%;无效:总分未提高,甚至减少。

残疾程度评定标准:轻度:总分>75分;中度:总分25~75分;重度:总分<25分,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各进行1次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情况: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数据均以(±s)表示,治疗前、后参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80%,组间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评分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提高(P<0.01,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刺组高于运动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0 99.46±52.18 136.30±39.23*对照组 40 99.46±52.19 108.20±35.89

3 讨论

脑瘫病因多样,研究发现发达国家脑瘫的病因多以产前为主,而发展中国家以产时和产后病多见[4]。脑瘫是一种顽症,过去称为不治之症,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脑瘫患儿得到有效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在不断的提高,致残率在不断的下降,同时也应注意到脑瘫患儿治疗时间长、费用昂贵,社会各界应给予关照[5]。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单纯的运动疗法,还是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从两组对比结果来看,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也就是说与单纯的运动疗法相比,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状况更明显。

[1]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1-24.

[2]Russell DJ,Rosenbaum PC,Cadman DT,et al.The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a means to evaluate the ellect of physical therapy[J]. Dev Med Child Neurol,1989,31(3):341-352.

[3]关华.临床康复[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42-143.

[4]黄东锋,刘鹏.脑性瘫痪医学康复的研究趋势和对策[J].现代康复,1999,3(2):162-163.

[5]马粉华,赵仲和,吴佳明.综合治疗69例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6):149-150.

猜你喜欢

脑瘫总分小儿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