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对比

2011-03-22颜坚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摘除术眼科乳化

颜坚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眼科,广东深圳518116)

白内障是致盲的首要原因,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大多数盲人的视力都可以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目前,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及超声乳化吸出术均已在临床广泛开展[1]。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治疗的68例(80眼)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87岁,平均63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56眼(70.0%),并发性白内障4眼(5.0%),糖尿病并发白内障2眼(2.5%),外伤性白内障1眼(1.3%),其他白内障13眼(16.2%)。晶状体核硬度以LOCS11分级为标准。术前排除角膜、玻璃体及视网膜严重病变者。入选的68例(80眼)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为A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和B组(超声乳化吸出术)各40眼,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A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手术:以12点为中心,角膜缘后2mm处做水平型切口,深约1/2巩膜厚度,隧道刀分离至角膜缘内约2mm处,使黏弹剂充满前房,行直径约7mm的环形撕囊,将隧道内口扩大,首先分离晶体核,再以圆匙托出核,植入人工晶体[2]。

B组:超声乳化组采用劈核法将晶状体核粉碎后吸出,扩大巩膜板层切口5.5mm,植入光学直径5.5mm硬性人工晶状体,置换黏弹剂。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

1.3 统计学处理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视力及散光情况比较(n)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A组术后7d裸眼视力改善较B组明显,但术后3个月最好矫正视力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7d和术后3个月的角膜散光程度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A组术中及术后发生后囊破裂并玻璃体拖出、角膜水肿、虹膜损伤、悬韧带断离等并发症均少于B组,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白内障(Cataract)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是眼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1]。近年来,白内障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其中以中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随着现代眼科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白内障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超声乳化术广泛应用于白内障的治疗[3]。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不需要昂贵的特殊设备,操作简单。术中撕囊和娩核时前房内注入黏弹剂,可保持理想的前房深度,操作时不易损伤角膜内皮,娩核时又避免了核与内皮接触,保护角膜内皮不受损伤。术中进行连续环形撕囊,进行充分水分离,使中央硬核部分尽可能变小并从囊袋内分离出前房,以避免操作损伤后囊及晶体悬韧带,降低了术中并发症的发生[4]。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是利用超声波带动手柄乳化头作40kHz高频振动,把核击碎乳化吸出眼外。在硬核处理上利用压碎、分劈镊技术,使95%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0.5[5]。超声乳化技术具有切口小、无痛苦、手术时间短、不需住院、快速复明的优点。但超生乳化术对老年Ⅳ、Ⅴ级硬核需要提高超声能量及延长乳化时间,易引起角膜内皮等眼内组织的损伤,而且超声乳化设备昂贵,技术不易掌握,初学阶段易发生并发症[6]。

本组资料中,A组术后7d裸眼视力改善较B组明显,但术后3个月最好矫正视力与B组比较,P>0.05。两组术后7d和术后3个月的角膜散光程度分别比较,P>0.05。A组术中及术后发生后囊破裂并玻璃体拖出、角膜水肿、虹膜损伤、悬韧带断离等并发症均少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手术效果与超声乳化术基本相似,且术后7d裸眼视力改善好,合并角膜水肿等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和应用。

[1]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85-2594.

[2]尹宝存.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5):84-85.

[3]沈妹,孔令娜,张学华.超声乳化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效果比较[J].职业与健康,2007,23(17):1569-1570.

[4]王育文,金龙儒,徐兆宏.白内障手术切口大小与疗效的临床分析[J].美中国际眼科杂志,2008,1(1):68-69.

[5]林映兹,庄鹏,韩雅玲,等.白内障小切口手法摘除术与超声乳化吸出术临床疗效比较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0,18(3):225-226.

[6]罗光辉.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8):36.

[7]陈嘉宁.白内障非超乳小切口与超乳摘除术的疗效比较[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30(3):161-163.

猜你喜欢

摘除术眼科乳化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结直肠息肉经内镜摘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电子喉镜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