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本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11-03-20李兹良

文教资料 2011年9期
关键词:三本二本学风

李兹良

(南京邮电大学 通达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三本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李兹良

(南京邮电大学 通达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三本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同一本、二本院校一样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责。一所办学设施先进、师资条件优良的三本院校,只要能够认真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就一定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社会发展空间。三本院校应该依据学生学习的现状和特点,通过创新管理制度、建设师资队伍、狠抓学风考风,以及提供实践平台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本院校 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是衡量大学办学成效的根本尺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也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今后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在统招范围内的本科三批院校,学生在毕业时获得相应高校的学士文凭,其学历获得国家承认,与一本、二本院校并无区别。从这个角度上讲,就读三本院校绝不可以简单理解为“花钱上大学”或“花钱买文凭”。一所办学设施先进、师资条件优良的三本院校,只要能够认真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就一定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社会发展空间。如何培养三本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既是三本院校培养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的基本功能的体现,又是三本院校不能回避且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三本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及特征分析

1.学生的学科基础相对薄弱,自主学习能力缺乏。

三本学校学生的入学平均分数比普通本科低得多,说明这些学生的学科基础和一本、二本的学生不一样,除极少数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以外,他们中的大多数在高中阶段的各科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处于中下游水平,因此进入大学后,他们的学科基础是相对薄弱的。另外,从整体上讲,相对于一本二本的学生而言,三本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自身所具有的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相对欠缺。以高考成绩为最终目标的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往往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得到集中释放,大多数同学进入大学后都会面临一个学习管理的真空状态。很多同学在发现课时减少,课余时间增多的迹象之后,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空余时间需要自己进行很好的分配和管理。很多同学在省却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些自主学习环节之后,往往在开学之初即被大容量、快速度的大学教育模式冲击得无所适从。

2.学生的学习的热情普遍不高,自制力较差。

许多学生是由于高考分数不高而不得已来到三本院校就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和理想,不喜欢学习,自控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课堂出勤率不高,尤其是晨读与晚自修;课堂纪律不好,存在闲聊、睡觉、玩手机的现象;学习懈怠,抄袭作业;部分同学沉溺于网络,出现通宵情况。[1]之所以出现上述状况,第一,部分大学生入学后面临学习目标的真空状态,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缺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特别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降低使得一部分同学产生了上大学就是混文凭的错误思想,学习好未必就业好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对课本知识学习的热情。第二,自制力较差,缺乏吃苦精神。学习就是一个付出努力的过程,很多学生面对枯燥的知识往往坚持不下来。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没有被科学合理地安排到学习上,养成了一种慵懒、闲散的生活习惯。第三,部分专业老师的教学方法老套,对课堂纪律要求不严,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导致很多本三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甚至发展成为厌学情绪。

3.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较强,投机心理较重。

三本院校属于民办学院,学费相对较高。选择进入本三学院学习的大部分同学家境相对较好,加之独生子女从小到大普遍被照顾得过于周全,本三学院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面对较大的课程容量和课程强度,特别当遇到学习困难时,很多还是寄希望于老师的严格督促和耐心帮助。通常是经过班主任、辅导员或老师的教育和谈话后,学习上就会更用心一点;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又受不了学习的辛苦,逐渐松懈自己,无法做到稳定而持久地自我学习。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学习的态度并不端正。在平时,明明没有按时出勤和认真听课,却希望老师能给予较高的平时分数;考试前夕,期盼老师能够划出考试范围,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有的甚至选择投机取巧,将划出的重点通过各种手段做成小抄,带到考场抄袭。

4.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热衷社会实践。

三本学院授招收的学生,入学分数平均比普通本科低得多,说明其文化基础相对较弱,与其相伴而存在的心理状态和对未来追求的目标也与普通本科学生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能简单地用高低、优劣来描述。[2]较低的高考分数并不意味着三本院校的学生素质一定低于一本二本的学生。三本院校的学生往往不太喜欢死读书,特别是 “90后”的大学生有着非常强烈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欲望。他们对课本知识的学习热情不高,却有着非常强烈的社会认知和实践欲望。在一些与母体尚未完全脱离的三本院校里往往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三本院校学生举办的各类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数量和质量上丝毫都不逊色于与自己同处一所母体的一本二本学生。在科研上,社会实践中,各种国家级、省级大型比赛中很多三本院校的学生都斩获殊荣。特别是进入大二阶段以后,很多学生选择到校外兼职,通过打工等方式来提前认识社会,锻炼自己。实际上,有的学者也认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即‘应用+技能+素质’较为合适。 ”[3]

二、提高三本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对策研究

1.大一阶段实行适度宽松的固定教室晚自习制,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对于刚脱离高中阶段的本三学生而言,在进入大学伊始,就要帮助他们培养自身的自学能力。在灌输自学理念的同时,高校应该尽一切可能为刚入学的学生提供各方面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使得他们更好地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大一阶段必须实行适度宽松的固定教室晚自习制。首先,自习教室一定要固定。刚入学的新生对大学的环境比较陌生,固定的教室不仅有利于新生寻找自己的学习场所,而且有利于入学初期同班同学之间的熟悉和交流。其次,自习氛围要适度宽松。高中阶段的很多自习最后都演变为老师授课的第二课堂。大学阶段要想使得晚自习真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班主任老师就要学会适度放手,每周进行一到两次的纪律监督,并及时进行自学方面的思想引导和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

2.求真务实,注重引导,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重要的平台,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三本院校要实现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必须依据学生的特点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第一,在教师的选聘上要引入市场机制。绝大多数的三本院校都具有民办性和一定企业性,三本院校的教师大多数都不具备正式的国家编制,要想聘请到高质量的教师,需要在保证底薪的前提下,实行更为灵活的薪酬奖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既要确保高质量师资队伍的稳定,又要促使教师依据三本院校学生的实际,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第二,要实现教学岗位和学生管理岗位的和谐发展。既要注重教学岗位师资队伍的建设,又要关注学生管理岗位的师资队伍的培养。第三,要鼓励教师大胆革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对新概念、新思潮正确地加以分析,运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第四,加强对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学方法论等方面的培训,积极鼓励教师进行学术和技能方面的深造,规划人才引进、选拔与晋升机制,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着力加强打造在实践经验,应用能力,岗位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将“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重中之重。[4]

3.狠抓学风考纪,实现学风考风的互补共进。

学风主要反映学生的求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学生既是学风的主要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学风的建设者和得益者。[5]要塑造良好的学风,首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上课出勤率。三本院校的学生相对于一本二本的学生而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均不高。因此三本院校要在制定出详细的校规校纪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督察机制。对于出勤率极低的课程,校方不要把原因全部放在学生身上,而要从课程的编排是否合理、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诸多方面来寻找原因,对症下药。其次,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作业的上交情况,以及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要对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班主任、辅导员一定要树立狠抓学风的决心,抵制不良风气对学生学风的侵袭,特别要注意良好的班风和寝室风气对带动学风所起到的集体效应。再次,要完善考试机制,严抓考试纪律,塑造严肃向上的考试风气。一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和考试风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从现行考试的考试方法、命题内容、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不给大学生提供作弊的空间和条件。最后,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对大学生的不良竞争心理、侥幸心理和虚荣心理等心理失调现象进行及时的纠正,通过多种方式教育大学生做诚实守信、光明磊落的人。

4.构建优良的实践性课程平台,强化校企间合作。

浙江大学校长来茂德教授指出:“本科应用型人才有其特定的知识结构、层次和学术水平,既不同于传统的本科人才,更不同与专科人才,“本科+应用型”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和质量监控等方面也有其特点,既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又不是学科教育的改良。”[6]界于一本、二本高校和专科院校之间的三本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又要注重学生的进行社会实践能力。针对三本院校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热衷社会实践这一特征,院校要积极组织课外科研竞赛、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机会。通过组织开展一些学习类、科研类、实践类的活动,如学术讲座、科研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应当主动建立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等方面的硬件设施,构建优良的实践性课程平台,通过课程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提升他们对自身专业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积极尝试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联系,了解企业对学生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培训工作。对于一些资质过关、条件优秀的企业,可以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在进入大三高年级阶段之后,探索进行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从而为学生认知社会、融入社会提供切合实际的学习锻炼机会和人才培养方案。

[1][5]严密,王中财,胡志洪.关于加强三本院校的学风建设的建议与措施[J].科技信息,2008,(26):206.

[2]鲍丽娜.创新三本学院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理论与实践,2009.(4):41.

[3]徐伟.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探微[J].铜陵学院学报,2008(4):104.

[4]张晨文,高静颍.独立学院“应用+技能+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5).

[6]来茂德.独立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探索[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4.

猜你喜欢

三本二本学风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三本院校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与构想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这三本,你家有吗?
“三本提”葡萄芽变“11-06-25”的遗传鉴定
二本: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同分数段的志愿方略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