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安工作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关系

2011-03-19李云昭

卫生软科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感染者流动人口公安机关

李云昭

(云南警官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3)

艾滋病的蔓延传播已经超过疾病本身而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艾滋病防治工作涉及对卖淫嫖娼人员、吸毒人员和流动人口等高危人群的管理,预防和打击因吸毒、卖淫嫖娼等行为引发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因此,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司法机构,在预防控制艾滋病问题上责无旁贷。

1 静脉注射吸毒和卖淫嫖娼行为是违法行为

从艾滋病传播的途径来看,由于艾滋病传播与人的行为有关,特别是与静脉注射吸毒和卖淫嫖娼行为有关,这些行为不仅是高危行为,也是违法行为,对这些行为进行执法,是公安机关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范围。因此,公安机关应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管理工作,并与卫生等部门加强合作,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对于预防、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及传播十分重要。

云南地处边境、毗邻“金三角”毒源地,处于当今世界艾滋病急剧流行蔓延、疫情较为严重的湄公河次区域,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其他因素,使云南不仅成为中国深受毒品危害的重灾区,同时也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发区。根据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数据:云南省的129县(市、区)都有当地人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报告,在16个州(市)中有5个州(市)已进入艾滋病的高度流行区,其它11个全部进入中度流行区;吸毒人员和HIV感染者及患者超过了8.5万人,据2010年11月27日云南信息报报道:吸毒人员中80%的人有共用针具史,在个别强制戒毒所的戒毒人员中感染HIV的人高达 76.4%。能否有效地控制一个国家和地区吸毒人群中的HIV感染流行,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阻断吸毒人员之间由于共用注射器造成的血液传播。

2 公安机关在艾滋病防治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职责

公安机关是各级政府领导的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全部活动依据的行政职能部门,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赋予公安机关各种强制手段,使公安机关成为国家其他行政管理活动的坚强后盾。

公安机关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流动人口、卖淫嫖娼人员、静脉注射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管理,严厉打击吸毒贩毒、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安民警艾滋病预防教育,建立公安机关防治艾滋病应急处置机制。

随着艾滋病的蔓延传播,公安机关及其广大民警要提高认识,认真履行国家法律赋予的职责,切实发挥职能作用。要组织民警认真学习和掌握国家有关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法律、政策,充分认识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要依法严厉查处卖淫嫖娼、贩毒和吸食毒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努力阻断艾滋病的传播渠道;要加强对吸毒人员、卖淫嫖娼人员和流动人员等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要严厉打击利用艾滋病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要广泛宣传,增强群众预防艾滋病的意识。

3 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加强与卫生部门的合作

公安机关和卫生部门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虽然职责分工不同,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公安机关应在防治艾滋病多部门合作中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

3.1 转变观念、改变态度,加强多部门间合作

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是我国防治艾滋病的重要策略。在当前形势下,尤其是针对艾滋病病毒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的这一情况,公安机关应更新观念,改变态度,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实现公安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从专政工具向平等的参与力量转变,从职权实体向服务主体的转变,从静态向动态发展转变,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中的多部门合作,共同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多部门合作是在职责明确基础上的合作,“扫黃打非”和禁毒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是阻断艾滋病蔓延扩散的重要环节,公安机关要在履行法定职责的前提下对卫生部门的工作提供支持。在国外,如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警察机构与卫生部门在防治艾滋病问题上也存在冲突[1],双方合作的最佳方式是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建立默契,保障艾滋病防治干预措施的实施。因此,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公安机关与卫生等部门的合作模式。

3.2 标本兼治,打防结合

司法实践证明,在吸毒人员中有不少是HIV感染者,他们为筹集毒资,通常实施盗抢、贩毒、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据有关方面统计,在盗窃等刑事案件中 40%左右是吸毒人员所为,他们大多是流窜作案,有些甚至已成累犯、惯犯,长期危害社会治安。因此,针对HIV感染者违法犯罪日益增多的情况,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应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并加强对HIV感染者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在管理工作中,公安机关应会同卫生部门加强对被羁押或被监管的人员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3.3 消除歧视,维护HIV感染者的合法权益

民警在工作中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认识,对具有违法者、受害者和病人三重身份的HIV感染者,进行管理的原则是:作为违法者,公安机关要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加强教育,在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同时,应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注意维护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对于受害者,公安机关要进行正面引导,鼓励帮助,并通过民警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体现在他们的身上;对于病人,公安机关应给予关爱,配合卫生部门加强治疗,体现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要注意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等政策,注重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歧视、不侮辱、不打骂,使每一位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都能得到基本保障、医疗救助和社会的宽容,帮助他们摆脱沮丧、绝望和报复心理,改变态度,在不歧视的环境中,让他们能够主动接受治疗,这也是对全社会的一种保护,使艾滋病在传播速度上得到有效的控制。

3.4 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提升管理和执法水平

艾滋病问题既是医学问题,也是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对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关系到民族兴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较强的法律性、政策性和专业性,为促进公安机关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管理,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应加强对民警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及培训工作。

目前,基层民警对艾滋病的认识呈两种状态:一是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防范意识;二是谈“艾”色变,开展工作十分被动。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民警对工作的正确处理,导致职业暴露的风险增大。因此,对民警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教育和培训,有利于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促进对高危人群的管理工作,改变对HIV感染者的态度和行为,进一步发挥公安机关在艾滋病防治中的职能作用。

3.5 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理

静脉注射毒品是艾滋病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吸毒人员共用注射器,加快了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另外,他们的性行为也比较混乱,普遍存在多个性伴侣,导致传播途径从以血液传播向性途径传播转变,吸毒人群的双重传播途径是我国艾滋病流行和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公安机关应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理。

3.6 加强对卖淫嫖娼人员的管理

我国的HIV感染者和病人累计74万[1]。其中经性途径感染传播的比例相当高,历年报告病例中异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8年的40.3%上升到2009年的47.1%; 男性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从 2008年的 5.9%上升到 2009年的8.6%。由此可以看出,性途径感染传播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卖淫嫖娼是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因此,应切实加强娱乐场所管理,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和卖淫嫖娼活动。

3.7 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中国每年流动人口的总量为8千万至1.2亿[2]。人口流动既是社会经济进步的标志之一,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流动人口具有与常住人口不同的特征,在迁移过程中,他们不仅成为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同时也成为艾滋病扩散的重要媒介。

目前,我国艾滋病患者中,有 40%在农村,80%为流动人口。流动人群中艾滋病患者的特点是流动性强、收入少、年龄小、文化程度低。在深圳已发现的 78 例艾滋病患者中,农民、无业人员、三陪女及市场业务人员占了总数的 95%以上[1],其中有不少是文盲。深圳发现的最小的艾滋病患者只有 9岁,这位来自新疆的小孩也属于流动人口。有关人士指出,流动人口正日益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的高危人群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难点。因此,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环节。

4 结语

我国目前艾滋病传播蔓延的危险因素仍然广泛存在,高危人群中的吸毒、卖淫嫖娼等丑恶行为在短期内难以根除。同时,由于城乡流动人口的增多,也给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遏制艾滋病不断上升的趋势,公安机关与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合作的力度。首先,要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其它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对高危人群进行经常性宣传,使艾滋病防治知识在高危人群中及其他人群中不断得到普及;其次,艾滋病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已经完全超越出了医学的领域,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高危人群的管理,公安机关与卫生等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与合作,根据艾滋病病毒不同的传播途径,对高危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遏制HIV的传播。

[1]高运弘.公安民警预防控制艾滋病教程[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2]卫生部.6.8万余人死于艾滋病—云南等6省区疫情严重[N].春城晚报,2010-11-30(A13).

猜你喜欢

感染者流动人口公安机关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公安机关将开展3个月行动 深化打击食品药品农资和环境犯罪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对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当事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是否涉嫌渎职犯罪?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假说、推理和证据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
艾滋病感染者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