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花货“石颜长青”创作感想

2011-03-19魏柏柯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10期
关键词:花货长青宜兴

魏柏柯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谈花货“石颜长青”创作感想

魏柏柯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众所周知,宜兴紫砂历史悠久,风格神韵独特,积攒着历代相传的文化底蕴和精髓,蕴含着丰富的紫砂文化内涵。

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美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和精神享受,愉悦了人们的心境。“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宜兴,在历史悠久的制壶史中,经过效法,造化,概括和提炼,把对自然界中的千姿百态的美的感受移植到紫砂壶上来,成为源于自然,高于生活的紫砂艺术作品,给人带来了高度的审美感官享受。

宜兴的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材质,浓郁的传统文化特征,卓越的使用功能赢得了世人的注目。传统的紫砂壶造型有光货,花货,筋囊器三大类,而其中的花货作为传统的造型的一大类,因其个性鲜明,风格突出而备受制壶艺术家的推崇。

凡是成功的花货作品,光从造型的外表就能让人直截明了,一眼就能感受到到飘逸着美的气息,体味到美的韵律的存在,对丰富紫砂陶艺、以及紫砂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

紫砂花货的造型形态,不仅仅是纯粹的思维产物,而是得之于客观世界,并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作为紫砂花货的作者,要善于发掘自然美,善于将自然美应用到花货创作中。

因此,我创作了花货《石颜长青》。

这是一件构思奇巧的“花货”作品,它不仅将泡茶的使用功能考虑的面面俱到,而且表现出神形兼备、物象合一的雕塑艺术魅力,其玲珑之姿,娴静之趣无不透视紫砂艺术之精髓。

《石颜长青》胎骨扁圆沉稳,用料黑中泛紫,美若黑漆古玉,黑得深沉凝重,紫的雍容华贵,还有那笛管型的纤细壶嘴和斜嵌壶窗的盖口,均凸显着极强的现代美学理念,颇具现代感。“壶钮”由一大一小的绞泥“雨花石”撑叠而成,黄绸缎般的色泽和柔和清晰的肌理,与壶盖、壶身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最令人称奇的是,一条遒劲有力的柏干从壶体腹部凌空飞出,顺势回曲,轻攀壶肩,巧妙地构成了称手如意的壶把,柏干迎风处,磷皱斑驳,饱经风霜,枝头断裂处,几缕柏针,疏密有致,经脉分明,栩栩如生,古木新枝形成鲜明的对比,清脆之色虽着墨不多,却更令沉寂地胎骨驻颜生辉,如此神来之笔似乎向人们传颂着一个有缘的故事:“盘古开天之时,炎帝神农氏有位雨师,酷爱柏树,常吸吮柏针上得露珠,最后成仙,能翻云覆雨,能降甘霖与苍生,于是柏翠有了青春永驻的寓意。”匠心独运,昭示着艺术生命之永恒。

我自幼与陶泥紫砂为伴,捏泥玩偶,嬉戏滚打于制陶作坊,耳濡目染,与陶艺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奠定了我献身陶艺的信念,于是我勤于思考,并认识到艺术家有别于工匠,不管是思想情操,还是学识和创造力都有明显的差异,所以我十分注重与陶艺相关学科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易被人们忽视的民间土俗之作中吸取营养,大胆创新,熔古铸今。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不禁让我在技艺上得到了锻炼,而且逐渐形成了我自然朴素,简练古雅的创作风格,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美学的思想,和现代艺术的取向而《石颜长青》正是以现代雕塑语言诠释传统文化的一次成功尝试和试练。

天工造化的自然美,令人惊叹,令人仰为观止。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却不会自己走入人们的审美视野中,如同生于荒山野岭之中的娇艳花朵,需靠我们凭借一双慧眼、靠我们披荆斩棘去探寻,不辞辛劳去发现。

天有四时,春风送来百花开,桃红柳绿,生机蓬勃;夏日瓜果飘香,蝉鸣荷开,色彩强烈;秋天是成熟的季节,菊黄蟹肥,丰收在望;冬天的雪霜让松竹梅更具有销魂摄魄的奇异风采……尽能唤起我们的奇丽想象,创造出无数花货杰作。

自然物象,给紫砂花货创作创造了许许多多个绝妙契机。只要我们打开思路,发挥创造才能,寻求各种形态,并让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功能,在欣赏和领悟过程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真正体味出美的价值的存在,那么我们就能创造出更多精致的紫砂艺术精品了。

[1]《中国美术辞典》沈柔坚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

[2]《工艺美术辞典》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宜兴紫砂陶艺》姚迁等编著台湾南天书局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猜你喜欢

花货长青宜兴
闪念大柳塔
宜兴釉陶
紫砂花货的艺术特色分析*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长青开启中马圆梦之旅
长青 迈步环保公益
艺术奇葩——宜兴紫砂壶象形器
浅谈紫砂花器
浅析紫砂《南瓜壶》的田园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