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紫砂艺术中创新

2011-03-18谭海鸥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12期
关键词:艺术性宜兴紫砂

谭海鸥

江苏宜兴 宜兴214221

在紫砂艺术中创新

谭海鸥

江苏宜兴 宜兴214221

紫砂艺术以它材料的唯一性、成型工艺的独特性、造型形态多样性而闻名于世。但在大多数人眼里,它依然是一种日用品,也就是民间工艺品,不能与书法、国画等高雅艺术等量齐观的,难登大雅之堂。其实,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聚集了中国书法、篆刻、玉石、青铜、陶瓷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身,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富表现力,也最直观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

紫砂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在满足当代社会的日用基本要求下,使紫砂沿着艺术的方向发展,是当代紫砂从业人员的首要任务。紫砂,因其工艺制作精湛,严谨朴实,落落大方等风格特点,深受国内外大众喜爱。这是紫砂工艺优秀传统的精髓,是先辈们呕心沥血造就而成的。

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如何在创新上更好地推陈出新?做到符合当代社会的生活习惯和审美心理紫砂器?笔者从近几年的创作实践中,在雕刻与装饰作了一些尝试,作品更富艺术性。而且从审美的角度及个人情趣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从单纯、古朴发展为生动、有朝气,并广泛地从雕塑、书画、金石及民间的剪纸、建筑装饰中吸取营养,使作品更生动。其装饰手法的运用,同样是集捏、塑、堆、贴、刻划、印戳、浅雕、浮雕、粘接相结合的综合性装饰,在传统工艺手法上,结合现代技术,使作品更有活力。

创新上也有一些盲区,电脑技术的运用,作坊式流程化加工,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性;一些描金点彩,甚至用上了春宫图来吸引客户,庸俗低级;现实中的一些所谓创作,张冠李戴,缺乏自身特色;更有甚者学艺不精,沽名钓誉。

为此笔者认为,学艺先学做人,静下心来打好基本功,认知紫砂传统。因为任何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社会延承性,所以,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紫砂艺术也是如此。我们在研究传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紫砂艺人在注重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同时,也要提高综合素质,前辈大师集紫砂设计、创作、成型,书、画、雕塑等一身的艺术造诣,是我们后生学子的楷模;淡泊名利,潜心泥案,把自然溶入创作,把思想赋予作品,打好基础,紫砂艺术只有在基础工艺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充分表现出设计者的艺术构思,完美地呈现出它的艺术性,所以,打好基础是每个艺人成功的前提。

从明代万历年间制壶大师时大彬发明用竹简在壶身上雕刻到现代工艺美术大师蒋蓉那可以乱真的果品微雕,紫砂艺术那多种装饰手法来衬托其美,历经千年,就现有的装饰手段而言,已十分丰富多彩,用雕、刻、磨、印、染、镶、嵌,以及清代所创的局部点彩、用其他非紫砂材质的装配等。

笔者坚信,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更多的可以运用在紫砂艺术上的装饰工艺将应运而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我们有志于紫砂艺术的艺人不断耕耘,紫砂艺术一定会更加发扬广大。

猜你喜欢

艺术性宜兴紫砂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