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加强中小企业科技管理的对策研究

2011-03-17王建钢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4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管理委员会科技局天津300450

天津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科技型产学研科技成果

王建钢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300384;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管理委员会科技局 天津300450)

浅谈加强中小企业科技管理的对策研究

王建钢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300384;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管理委员会科技局 天津300450)

介绍了科技管理的方法,通过分析管理途径,提出建议,促使一般中小企业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变,旨在帮助滨海新区中小企业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科技含量,加快中小企业成长速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中小企业 科技管理 途径 政策 研发费用

0 引言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突破性发展,2010年9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津党发 [2010]9号),随后市政府及相关委办局出台了《关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津政发[2010]33号)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各区县(功能区)陆续也制订了适宜本地区发展的具体措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支持。

1 中小企业概述

1.1 中小企业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行业不同,标准也不同,其中工业中小企业标准是:职工人数在2 000人以下,或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在4亿元以下。

1.2 中小企业的特点

1.2.1 规模小、决策快、反应灵 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但凡是小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

1.2.2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市场定位不同 中小企业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1.2.3 中小企业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 现代科技在工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发展方向上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向着大型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向着小型化、分散化方向发展。产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生产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3 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因而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现有中小企业约1 000万户,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和一些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大多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0%;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部分被中小企业所吸纳。中小企业每年为国家缴纳的工商税收占总额的50%左右。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的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1.4 科技型中小企业概念的提出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拥有一定科技人员,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专有技术或先进知识,通过科技投入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

2 中小企业加强科技管理的意义

2.1 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代表了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要求,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迫切需要,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不断加快,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培育了一批技术含量高、竞争实力强的新产品,打造了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知名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科技管理的定义及主要内容

科技管理是指通过对管理科学的运用,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管理行为。目前科技管理存在信息化的趋向,体现在科技管理信息化的速度与成本上。对中小企业来说,科技管理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认真研究并精确把握政策;科技成果管理与技术合同认定;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申请与财政拨款;知识产权保护等。

3 加强科技管理的途径

3.1 认真研究并精确把握政策

研究并精确把握政策不仅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打下基础,而且可以获得政策支持、财政拨款及税收优惠。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其他政策(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技术合同等)。

政策可以横向归类,横向归类是指支持某一点的所有政策文件的归集,这是中小企业比较难做到的。例如,凡是涉及到高新技术企业的条目都放到一起。

3.2 政策法规时效、作用范围判断

由于政策法规经常变动,且条目繁多,因此时效、作用范围显得十分重要,企业需及时更新信息。

3.3 科技成果管理与技术合同认定

3.1.1 科技成果登记 科技成果登记是申报各级科学技术奖励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重要条件之一,企业应给以重视。

科技成果包括以下3类:①应用技术成果。鉴定成果、验收成果、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取得专利授权证书并实施应用一年以上。实用新型专利应单年度实现经济效益或节支30万元以上。外观设计专利不予登记)、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版权和经市卫生局、医科大学、中医药大学组织认定的成果。②基础理论研究成果。通过验收的国家或省级科技计划基础理论项目、学术论文、科普类科技著作。③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软科学类)成果。

成果登记有4种方式,以方式2、3为主:①项目验收成果登记(适用于市级以上项目);②开鉴定会,出鉴定结论;③用专利(发明、实用新型)直接进行成果登记;④行业准入。

3.1.2 技术合同认定 技术合同是当事人就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或者服务订立的确立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合同。

技术合同分为4类: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

3.1.3 开展产学研合作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院所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引进和吸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形成有效对接和良好互动,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塘沽已出台了《产学研科技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小企业可适时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等,根据新建的科技研发机构级别不同,政府无偿资助50~500万元。具体条款是“主要用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集团与本区企事业单位共建以本区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化基地等相关项目。”

4 对中小企业加强科技管理的建议

4.1 加强科技管理体系的建设

中小企业主要领导要有科技创新的强烈意识,真正把科技创新当作企业的第一生产力抓紧抓好。要健全科技创新领导体系,主要领导亲自抓创新,并有得力的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要健全科技管理组织和科技机构,并把科技管理与科技开发区分开来。企业在搞好生产性技术研发的同时,应成立战略研发机构,开发新的产品,为企业永续发展做好战略储备。要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为科技人才搞好研发提供平台。

4.2 完善激励机制

要完善和落实技术创新考核奖励办法,逐年提高科技创新奖励份额,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施重奖。要修订科技人才薪酬,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使科技人员的收入高于企业平均水平。在不断提高科技人员工资待遇的同时,还要积极为科技人才争成果、争荣誉、争地位,提供广阔的个人成长空间。

4.3 加强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平台,为整合资源提供纽带,为借力发展提供通道,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联合办学,培训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可以联合成立开发机构,共同开发市场需求的高科技新产品;可以解决企业的一些技术难题,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也可以共同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和成果,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4.4 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费用单独列出

中小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原则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投入不得低于去年主营业务收入的2%,高新技术企业不应低于3%。科技投入资金可以用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改进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水平,也可以用于开展产学研活动,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等。研发费用应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单独列出,包括以下8个方面:人员人工、直接投入、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无形资产摊销、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其他费用。■

2011-09-06

猜你喜欢

科技型产学研科技成果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科技成果